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A Place Pedagogy Approach to th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of Cross-cutting Issues
课程与教学 ; 19 卷 2 期 (2016 / 04 / 01) , P83 - 102
繁体中文 DOI: 10.6384/CIQ.201604_19(2).0004
跨议题 ; 环境教育 ; 人权教育 ; 地方 ; 地方教育学 ; cross-cutting issues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human rights education ; place ; place pedagogy
- 王俊斌(2011)。论C. A. Bowers「共有文化」取向的生态教育理念及其实践。教育科学期刊,10(2),1-20。
连结: - 洪如玉(2013)。地方教育学探究:Sobel、Theobald 与Smith 的观点评析。课程与教学,16(1),115-138。
连结: - 洪如玉(2013)。「地方」概念之探究及其在教育之启示。人文社会学报,9(4),257-279。
连结: - 教育部(2011)。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2011 年发布)。取自国民教育社群网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 教育部(2008)。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97 年发布)。取自国民教育社群网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header
- 顾瑜君,吴明鸿(2022)。以生态性生计活动进行环境教育的议题融入教学:以丰田五味屋的乡村教育小旅行为例。课程与教学,25(2),57-86。
- 林孟炜(2022)。高中与社区合作多元选修课程实施探究:以「地方创客」为例。教育理论与实践学刊,46,53-84。
- 刘亚汶,张琇仪,吕金燮(2022)。未有资优生之前:地方模式偏乡校本资优方案之行动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学刊,47(2),65-94。
- 苏宥儒、雷立芬、黄圣茹(2018)。从游客观点探讨还就教育、满意度与重游意愿之关系-以台北植物园为例。农业经济丛刊,24(1),57-82。
- 颜琼芬,谢百淇,郭子瑜,邱俊瀚(2022)。根深蒂固:地方本位户外教育对原住民学生地方连结之影响。课程与教学,25(2),12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