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經驗與概念的矛盾-七十年代香港詩的生活化與本土性問題

并列篇名

The Antinomy of the Empirical and the Intelligible: Everydayness and Localism of Hong Kong Modern Poetry of the 1970s

DOI

10.6637/CWLQ.2000.28(10).130-141

作者

羅貴祥(Lo-Kwai Cheung)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28卷10期(2000 / 03 / 01)

页次

130 - 14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Heidegger、 Martin(1962).Being and Time.
  2. 也斯(1996)。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
  3. 李國威(1991)。只有今生
  4. 杜家祁(1996)。消失中的草根聲音。呼吸詩刊,1,6-8。
  5. 洛楓(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
  6. 梁秉鈞(1978)。雷聲與蟬鳴
  7. 鄧阿藍(1998)。一首低沉的民歌
  8. 錢雅婷(1998)。十人詩選
被引用次数
  1. 顏訥,須文蔚,翁智琦(2019)。1970年代《香港時報》「時報詩頁」與「詩潮」之研究。中國現代文學,36,137-155。
  2. 余君偉(2019)。論一九七零年代香港城市詩的特色:以舒巷城、羈魂及梁秉鈞為例。東海中文學報,37,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