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

并列篇名

On Literary For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esthetic-oriented," the "Social-oriented," and the "Aesthetic-social" Balanced Literary Form

DOI

10.6503/THJCS.2005.35(2).04

作者

顏崑陽(Kun-yang Yen)

关键词

文類體裁 ; 藝術性向 ; 社會性向 ; 雙向成體 ; literary form ; aesthetic-oriented, social-oriented ; "aesthetic-social" balanced literary form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5卷2期(2005 / 12 / 01)

页次

295 - 3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從清朝末年到當代,有關中國古代及現代文章體裁的分頸,一直存在「藝術性文類」與「實用性文類」二分,或「純文學」與「雜文學」二分的論述框架,而形成文學的二元本質論。此一論述框架,使得「藝術」與「社會」斷裂為內外不相及的二元存在。不管從理論或從作品而言,這一論述框架的邏輯都令人質疑。它的本身就隱涵著自我解構的因素。本論文即從批判這一論述框架為起點,經過解構之後,重新提問:文類體裁有「藝術性」與「實用性」之分嗎?我們所提出的觀點是:文類體裁無所謂「藝術性」與「實用性」或「純」與「雜」之分。它並無先於創作實踐的恆定性本質,而只是在文學傳統與社群的共識上,「原則」地建立了創作、批評與社會互動的公約性、中介性的言語形構。它本身沒有現成的「藝術性」與「社會性」,只在創作實踐的動態過程中,以其工具的結構性及功能性,提供作家實現其作品的藝術性與社會性的可能。因此它只具有這兩種潛在的向度,亦即「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而且任何一種文類體裁必然同具這兩種向度,形成「雙向成體」的關係。

英文摘要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has been a common critical practice to divide Chinese prose writings-modern as well as ancient-into two categories: the prose of art and the prose of utility or , in another set of terms, the pure literary writing (chunwenxue) and the mixed literary writing (tsawenxue). This framework of discussion views literature as essentially divided by a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the artistic and the useful, a binary that results in the perpetual rupture between art and society as if the former existed in an inner realm isolated from the external realm of society without any inter action. This framework is problematic either as a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or for creative writing-and, in itself, are embedded the elements of deconstruction.This paper takes this classification of styles as its point of departure. After deconstructing its framework, we have to ask: is there an essential distinction of literary styles between the artistic and the useful? My argument is that such a distinction- the artistic in opposition to the useful , or ”chun” in opposition to ”tsa”-does not exist as the eternal essence prior to the actual practice of writing. T he classification of literary styles is only a mediating common ground made in and by language for the social interaction among critics and writers; it is only a ”principl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a literary tradition and the consensu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ere is no ready-made ”artistic nature” or ”social nature” in literary styles, but there is the instrumental structure an d function for writers to crystallize artistic and/or social possibilities in their works. Therefore, there are only two potential dimensions: that is, the ”aesthetic-oriented” and the ”social oriented.” Any literary style must simultaneously possess these two dimensions, forming a co-existent relation, ”aesthetic-social” balanced literary for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利器(1983)。文鏡秘府論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 朱光潛(1990)。談美。台灣國文天地雜誌社。
  3. 朱光潛(1969)。文藝心理學。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4. 李士彪(2004)。魏晉南北朝文體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1986)。中國美學史。台北:里仁書局。
  6. 周振甫(1984)。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
  7. 武島又次郎(1904)。作文修辭法。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
  8. 施畸(1933)。中國文體論。北平:立達書局。
  9. 胡適(1961)。胡適文存。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10. 徐復觀(1966)。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台灣民主評論社。
  11. 高語罕(1922)。國文作法。上海:亞東圖書館。
  12. 張灝、中央研究院。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
  13. 曹旭(1994)。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郭紹虞(1994)。中國文學批評史。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5. 陳獨秀(1917)。文學革命論。新青年,2(6)
  16. 陳鵠(1979)。應用文。台北:三民書局。
  17. 舒茲、盧嵐蘭譯(1992)。舒茲論文集。台灣久大:
  18. 逯欽立(1984)。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 詹鍈(1984)。文心雕龍的風格學。台北:木鐸出版社。
  20. 褚斌杰(1991)。中國古代文體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1. 趙士林(1988)。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2. 劉半農(1917)。我之文學改良觀。新青年,3(3)
  23. 劉半農(1994)。半農雜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4. 劉永濟(1967)。文學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5. 劉師培(1979)。中古文學史。台北:世界書局。
  26. 蔣伯潛(1979)。文體論纂要。台北:台灣正中書局。
  27. 蔡元培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1997)。蔡元培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8. 蔡鍾翔、黃保真、成復旺合著(1987)。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出版社。
  29. 蕭繹(1975)。金樓子。台北:世界書局。
  30. 錢玄同(1917)。論應用之文亟宜改良。新青年,3(5)
  31. 錢玄同(1999)。錢玄同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32. 錢倉水(1992)。文體分類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3. 龍伯純(1904)。文字發凡。桂林:廣智書局。
  34. 顏崑陽(2002)。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漣接效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5. 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台北:台灣正中書局。
  36. 顏崑陽、台灣成功大學主編(2001)。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37. 顏崑陽、台灣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1999)。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爲現象-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 顏崑陽、台灣政治大學主編(2003)。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政治大學。
  39. 顏崑陽、台灣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1991)。論先秦儒家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 龔鵬程(1992)。文化符號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劉威志(2017)。梁汪和平運動下的賦詩言志 (1938-1948)。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2017。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