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中國留學生-以第一至第十一期畢業生為中心的分析

并列篇名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cademy's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Focusing on Graduates from the First to Eleventh Terms

DOI

10.6253/ntuhistory.2012.49.01

作者

楊典錕(Tien-Kun Yang)

关键词

清末民初 ;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 中國武備留學生 ; 中國的軍事近代化 ; 南方革命勢力 ; 北洋保守勢力 ;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cademy ; Chinese Military Overseas Students ; The Military Modernization of China ; The Northern Conservative Power ; The Southern Revolutionary Power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9期(2012 / 06 / 01)

页次

1 - 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中國留學生,不論在近代中國軍事、政治史,或是近代中日交流、外交史等研究上,皆為相當重要的課題。培養近代中國軍事人才的四大機制中,最早確立的即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之中國留學生制度。清末各省講武堂等軍事學校、民初成立之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以及國共合作產物-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這三者聘任的師資,或多或少都仰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之中國留學生。留日士官生漸次投入近代中國軍事教育最前線,這對近代中國軍事教育的永續經營,以及國家生存發展之獨立自主等方面,均有頗大貢獻。中國武備留學生在經過成城學校或振武學校的預備軍事教育,再接受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正式軍事教育薰陶後,學成歸國,他們為中國的軍事近代化帶來了相當深遠的影響,包括參謀制度到軍政、軍令二元制的建立,秋季野戰演習的實施,及對各級軍事學校的經營各方面。此外,南方革命勢力、袁世凱、段祺瑞及張作霖等四股勢力對留日士官生的拉攏與重用,除為這些勢力的當權者帶來一定的政治利益或軍事效益外,也反映了留日士官生各自的政治傾向。

英文摘要

Study of Chinese overseas graduate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cademy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research on Chinese military history and political history, and in research o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history of foreign affairs. That is because, of the four major sources to educate China's military talent, the earliest to be established was th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 system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cademy. The teachers appointed to the provincial military schools of the late Qing,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Baoding Military Academy, as well as the Whampoa Military Academy, which was established as a result of the First United Front, more or less relied on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supplied by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cademy. The gradual participation of these overseas students on the forefront of China's military education made a considerably large contribution to the lasting operation of China's military education, as well as developing independent national survival. Thes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passed through and completed preparatory military education at Seijou Preparatory School or Sinbu Preparatory School, as well as the formal military education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cademy. After they returned home, it can be said they brought about a deep and lasting influence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military. Regardless whether it i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staff to the dualism of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and military command, or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utumnal Field Maneuvers, as well as in the operations of each level of military school, we can see the influence of these overseas students.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outhern Revolutionary Power, Yuan Shikai (袁世凱, 1859-1916), Duan Qirui (段祺瑞, 1865-1936), and Zhang Zuolin (張作霖, 1875-1928)in attracting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cademy and placing them into important positions, aside from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benefits, also reflected the political leaning of each overseas stude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清國駐屯軍司令部編纂,《北京誌》,1908年12月30日發行。
  2. [ 日 ]亞細亞歴史資料中心(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ers. National Archives of Japan, 簡稱JACAR),Ref.B05016222300(第1畫像目),外務省記録,H門東方文化事業,7類資料,雜集第二卷(B-H-07-02-00-07-00-0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
  3. [ 日 ]實藤惠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稿》。東京:日華學會,1939。
  4. [ 日 ]近衛篤麿,〈同人種同盟附支那問題研究の必要〉,《太陽》4卷1號,1898年1月1日,東京。
  5. [ 日 ]亞細亞歴史資料中心(JACAR),Ref.C06083559500(第3畫像目),陸軍省大日記,貳大日記,明治35年乾「貳大日記3月」(陸軍省-貳大日記-M35-3-17)。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
  6. [ 日 ]東亞同文會調査編纂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卒業支那留學生表〉,《支那年鑑》第四回,1920年10月25日,東京。
  7. [ 日 ]東亞同文會調査編纂部,《支那》6卷1號-9卷19號,1915年1月-1918年1月。
  8. 《清朝陸軍部(兵部)檔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9. [ 日 ]亞細亞歴史資料中心(JACAR),Ref.C04013582300(第2畫像目),陸軍省大日記,壹大日記,明治32年「壹大日記」(陸軍省-壹大日記-M32-3-9)。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
  10. [ 日 ]東亞同文會調査編纂部,〈陸軍部尚書廕昌氏〉,《東亞同文會支那調査報告書》1卷4號,1910年8月15日,東京。
  11. [ 日 ]東亞同文會,《東亞同文會報告》68-131回,1905年7月-1910年5月。
  12. 清覺羅勒德洪修(1964)。大清宣統政紀實錄。臺北:臺灣華文書局。
  13. さねとうけいしゅう(1960)。中国人日本留学史。東京:???出版。
  14. さねとうけいしゅう(1981)。中国人留学生史談。東京:第一書房。
  15. 入江昭(1998)。日本の外交。東京:中央公論社。
  16. 三浦裕史(1996)。軍制講義案。東京:信山社出版。
  17. 上法快男(1973)。陸軍大学校。東京:芙蓉書房。
  18. 大山梓編(1966)。山県有朋意見書。東京:原書房。
  19. 大江志乃夫(1985)。日本の参謀本部。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20. 大江志乃夫(1981)。徴兵制。東京:岩波書店。
  21. 大濱徹也編、小澤郁郎編(1995)。帝國陸海軍事典。東京:同成社。
  22. 小島晉治(1976)。中国人の日本人観100年史。東京:自由國民社。
  23. 小島慶三(1996)。戊辰戦争から西南戦争ヘ。東京:中央公論社。
  24. 中村義編、藤井昇三編、久保田文次編(2010)。近代日中関係史人名辞典。東京:東京堂出版。
  25.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1991)。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 第三輯:軍事一。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6. 尹雪曼(1988)。軍學權輿─蔣百里傳。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27. 井上光貞編、永原慶二編、兒玉幸多編、大久保利謙編(1996)。明治憲法体制の展開。東京:山川出版社。
  28. 天津圖書館編(1987)。袁世凱奏議。天津:新華書店天津發行所。
  29. 文公直(1962)。最近三十年中國軍事史。臺北:文星書店。
  30. 牛俊法、張陸、王紹軍(2000)。百年中國史話:軍制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1. 王彥民(1993)。徐樹錚傳。合肥:黃山書社。
  32. 王彥威纂輯、王亮編、王敬立校(1987)。清季外交史料。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33. 加藤陽子(1996)。徴兵制と近代日本,1868-1945。東京:吉川弘文館。
  34. 加藤陽子(1998)。模索する一九三〇年代:日米関係と陸軍中堅層。東京:山川出版社。
  35. 古野直也(1989)。天津軍司令部,1901-1937。東京:國書刊行會。
  36. 司馬桑敦(1968)。中國現代化運動與清末留日學生。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37. 司馬桑敦(1984)。張老帥與張少帥。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38. 外務省編纂(1955)。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東京:財團法人日本國際連合協會。
  39. 平川祐弘、竹山護夫(2009)。古代中国から近代西洋ヘ。東京:名著刊行會。
  40. 田久川(1982)。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與該校中國留學生。中日關係史論叢,瀋陽:
  41. 吉川弘文館編輯部編(2007)。近代史必携。東京:吉川弘文館。
  42. 宇都宮太郎關係資料研究會編(2007)。日本陸軍とアジア政策:陸軍大将宇都宮太郎關日記。東京:岩波書房。
  43. 寺田近雄(1997)。日本軍隊用語集。東京:立風書房。
  44. 吳天任(1989)。蔡松坡將軍年譜。臺北:國立編譯館。
  45. 吳相湘(1982)。民國百人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46. 吳相湘(1979)。民國百人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47. 吳相湘(1982)。民國百人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48. 吳相湘(1978)。近代史事論叢。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49. 尾鍋輝彦(1977)。帝国主義時代の開幕。東京:中央公論社。
  50. 李守孔(1958)。中國近代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1. 李宗一(1980)。袁世凱傳。北京:中華書局。
  52. 李新編、孫思白編(1978)。民國人物傳。北京:中華書局。
  53. 李劍農(1974)。最近三十年中國政治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4. 沈雲龍(1979)。徐世昌評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55. 季宇(1998)。段祺瑞傳。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56. 岡本幸治編(1999)。近代日本のアジア観。京都:?????書房。
  57. 東亞文化研究所編(1988)。東亜同文会史。東京:財團法人霞山會。
  58. 東亞同文會編(1968)。対支回顧録。東京:原書房。
  59. 東亞同文會編(1973)。続対支回顧録。東京:原書房。
  60. 林德政(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61. 松下芳男(2001)。日本軍閥興亡史。東京:芙蓉書房出版。
  62. 武岡淳彦(1995)。日本陸軍史百題─なぜ敗れたのか。東京:亞紀書房。
  63. 河北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編、保定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編(1987)。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石家莊:新華書店。
  64. 波多野善大(1973)。中国近代軍閥の研究。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65. 阿部洋監修、佐藤尚子編、蔭山雅博編、一見真理子編、橋本學編(2005)。中華留学生教育小史。東京:日本圖書中心。
  66. 查顯琳(1984)。扶顛持危─陳英士傳。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67. 原剛編、安岡昭男編(2003)。日本陸海軍事典コンパクト版。東京:新人物往來社。
  68. 唐德剛(2009)。張學良口述歷史。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69. 桑原嶽(2000)。市ヶ谷台に学んだ人々。東京:文京出版。
  70. 神谷正男編(1975)。宗方小太郎文書:近代中國秘録。東京:原書房。
  71. 秦郁彦(1991)。日本陸海軍総合事典。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72. 高橋典幸、山田邦明、保谷徹、ーノ瀨俊也(2006)。日本軍事史。東京:吉川弘文館。
  73. 張之洞、王樹枬編(1963)。張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74. 張玉法(1992)。中國近代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
  75. 張騰蛟(1984)。使於四方─蔣作賓傳。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76. 曹汝霖(1970)。曹汝霖一生之回憶。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77. 郭廷以(1989)。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78. 郭榮生校補(1975)。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華民國留學生名簿。臺北:文海出版社。
  79. 陳志讓(2008)。軍紳正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80. 陳崇橋編、胡玉海編、胡毓崢編(1991)。從草莽英雄到大元帥─張作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81. 陶菊隱(1985)。蔣百里傳。北京:中華書局。
  82. 惠德安(1993)。張學良將軍戎幕見聞。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83. 渡邊龍策(1978)。近代日中政治交渉史。東京:雄山閣。
  84. 項立嶺(1986)。李烈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5. 馮明珠編(2009)。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清史館未刊紀志表傳稿本專輯─志。臺北:沉香亭企業社。
  86. 黃自進編(2001)。蔣中正先生留日學習實錄。臺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
  87. 黃福慶(1975)。清末留日學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88. 黑野耐(2004)。参謀本部と陸軍大学校。東京:講談社。
  89. 黑龍會(1966)。東亜先覚志士記伝。東京:原書房。
  90. 楊典錕(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東京,東京大學人文社会系研究科。
  91. 賈士毅(1985)。民國初年的幾任財政總長。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92. 趙宗頗、夏菊芳(1982)。吳祿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93. 趙爾巽(1977)。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94. 劉志強、張學繼(2000)。百年中國史話:留學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5. 劉彥、李方晨增訂(1979)。中國外交史。臺北:三民書局。
  96. 劉鳳翰(1967)。新建陸軍。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97. 稻葉正夫編(1967)。現代史資料37:大本営。東京:???書房。
  98. 稻葉稔(1998)。大村益次郎─軍事の天才といわれた男。東京:PHP研究所。
  99. 蔣作賓(1967)。蔣作賓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00. 蔣復璁編、薛光前編(1971)。蔣百里先生全集。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01. 鄭志廷編、張秋山編(2005)。保定陸軍學堂暨軍官學校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
  102. 錢實甫編、黃清根整理(1991)。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03. 閻錫山(1968)。閻錫山早年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04. 篠原昌人(2002)。陸軍大将福島安正と情報戦略。東京:芙蓉書房。
  105. 藤原彰編、今井清一編、大江志乃夫編、江草忠允編(1979)。近代日本史の基礎知識。東京:有斐閣。
  106. 蘇雲峰(1981)。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07. 戸部良一(1998)。日本の近代9:逆説の軍隊。東京:中央公論社。
被引用次数
  1. 劉威志(2017)。梁汪和平運動下的賦詩言志 (1938-1948)。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2017。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