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方東樹的理學觀及其宋學立場再探-以《跋南雷文定》為討論中心

并列篇名

Fang Dongshu's concept and standpoint of Neo-Confucianism in his Ba Nanlei Wending

DOI

10.6258/bcla.2017.86.02

作者

何威萱(Ho, Wei-hsuan)

关键词

方東樹 ; 跋南雷文定 ; 劉宗周 ; 理學 ; 道學傳 ; Fang Dongshu ; Ba Nanlei Wending ; Liu Zongzhou ; Neo-Confucianism ; Neo-Confucianism biography (Daoxue Zhuan)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6期(2017 / 05 / 01)

页次

45 - 8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方東樹《漢學商兌》為清代漢宋之爭之名著,然稍後著成之《跋南雷文定》更反映了方氏的理學觀、工夫觀、乃至於對宋明以來學術發展的理解與詮釋。簡言之,方氏之「心」、「意」關係回歸朱子,然以「意」為善去惡的念頭,「誠」則是決絕落實之的動力,道德意向濃厚。方氏更強調「慎獨」的「品節、限制」之義,工夫樣態嚴肅而惕厲。書中並確立以《大學》傳承為基礎的由孔子至曾子、程朱的道統,明儒與漢學考據皆為悖逆之異端。方氏更重新定義〈道學傳〉的內涵,使清初以來〈道學傳〉的取消,由原先對程朱的打擊一躍而化為對程朱的表彰,並成為其逐陸王心學、考證漢學於儒門正宗外之判教依據。這些都是《漢學商兌》中未曾見到、或尚未發展成熟的觀點。

英文摘要

Fang Dongshu and his Hanxue Shangdui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flict of Hanxue (漢學) and Songxue (宋學) in the middle Ching. There were plenty of studies focused on his sharp reprimand and debate to the scholars of Hanxue displayed in Hanxue Shangdui. Nonetheless, his another book Ba Nanlei Wending included more abundant resources which could reflect his concept, theory of self-cultivation, and standpoint of Neo-Confucianism. In short, the exegesis of "mind (Xin)" and "will (Yi)" of Fang was strongly inclined to Zhuxi, th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sincerity (Chengyi)" was innovatively changed. Fang's concept of "vigilance in solitude (Shendu)" was transformed as a supplementary method of "chengyi", and the meaning of restriction was extraordinarily emphasized. The view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 was also constructed in Ba Nanlei Wending, most prestigious scholars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ddle Ching was regarded as heterodoxy. More over, Fang redefined the definition of "Neo-Confucianism biography (Daoxue Zhuan)" for the abrogation of it in History of Ming (Mingsh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田富美(2013)。方東樹儒學思想的一個側面─辨陸王以歸程朱。成大中文學報,40,173-203。
    連結:
  2. 林月惠(2001)。劉蕺山對《大學》〈誠意〉章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407-450。
    連結:
  3. 黃聖修(2012)。評介戚學民《阮元《儒林傳稿》研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8,411-422。
    連結:
  4. 劉勇(2009)。中晚明時期的講學宗旨、《大學》文本與理學學說建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0(3),403-450。
    連結:
  5. 潘振泰(2003)。清代「漢宋之爭」的宋學觀點初探─以方東樹的《漢學商兌》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213-235。
    連結:
  6.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清‧鄭福照,《方儀衛先生年譜》,清‧方東樹,《儀衛軒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清同治七年刻本。
  8. 清‧劉廷詔,《理學宗傳辨正》,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同治十一年六安求我齋刻本。
  9.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3.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18.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21. 宋王安石(2013)。王臨川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22. 宋朱熹(1997)。四書集註。臺北:世界書局。
  23.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200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24. 宋黃震(1979)。黃氏日抄。京都:中文出版社。
  25. 宋蔡沈(1981)。書集傳。臺北:世界書局。
  26. 明王守仁(2004)。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明劉宗周(2007)。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8. 明羅洪先(2007)。羅洪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29. 清方宗誠(1971)。輔仁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30. 清方宗誠(1971)。志學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31. 清方宗誠(2005)。俟命錄。北京:學苑出版社。
  32. 清方東樹(1989)。跋南雷文定。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3. 清方東樹(2010)。儀衛軒詩集。臺中:文听閣圖書。
  34. 清全祖望(2000)。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清唐鑑(1969)。清學案小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6. 清孫奇逢(2015)。理學宗傳。南京:鳳凰出版社。
  37. 清張烈(1982)。王學質疑。臺北:廣文書局。
  38. 清陳澧(1972)。東塾續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39. 清陳澧(2008)。陳澧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0. 清黃宗羲(2008)。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41. 清黃宗羲、薛鳳昌編(1969)。梨洲遺著彙刊。臺北:隆言出版社。
  42. 清顧炎武(1975)。原抄本日知錄。臺南:唯一書業中心。
  43. 清龔自珍(2012)。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4. de Bary, Wm. Theodore(1989).The Message of the Mind in Neo-Confuciani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45. 王汎森(2005)。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46. 王汎森(2013)。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47. 王汎森(2004)。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48. 包遵彭編(1968)。明史編纂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9. 古清美(1990)。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
  50. 史革新(1994)。晚清理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51. 田富美(2013)。乾嘉經學史論─以漢宋之爭為核心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2. 朱傑人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3. 朱傑人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4. 朱傑人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5. 朱維錚(2003)。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56. 牟宗三(2009)。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57. 牟宗三(1979)。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8. 何威萱(2015)。「就其無定之中而各以近相通」─方東樹《漢學商兌》中理學觀點的質變及其原因試析。九州學林,35,33-64。
  59. 吳光(1990)。黃宗羲著作彙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0. 李紀祥(1988)。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1. 汪宗衍(1971)。陳東塾(澧)先生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
  62. 周志文(1999)。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
  63. 林月惠(2008)。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64. 祁龍威編、林慶彰編(2002)。清代揚州學術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5. 侯潔之(2012)。晚明王學由心轉性的本體詮釋。臺北:政大出版社。
  66. 胡楚生(1993)。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7. 胡楚生(1994)。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8. 唐君毅(2004)。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9. 張高評(1989)。黃梨洲及其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70. 張衛紅(2009)。羅念庵的生命歷程與思想世界。北京:三聯書店。
  71. 張麗珠(2006)。清代的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
  72. 戚學民(2011)。阮元《儒林傳稿》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73. 曹美秀(2007)。論朱一新與晚清學術。臺北:大安出版社。
  74. 陳居淵(2013)。漢學更新運動研究—清代學術新論。南京:鳳凰出版社。
  75. 陳祖武(2002)。清儒學術拾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76. 陳曉紅(2010)。方東樹著述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3),21-24。
  77. 彭國翔(2005)。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店。
  78. 黃敏浩(2001)。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9. 黃聖修(2016)。一切總歸儒林─《明史‧儒林傳》與清初學術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80. 鄭宗義(1996)。黃宗羲與陳確的思想因緣之分析─以〈陳乾初先生墓誌銘〉為中心。漢學研究,14(2),59-74。
  81. 錢明(2002)。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82. 錢穆(1990)。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83. 錢穆(1993)。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84. 錢穆(1983)。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5. 鮑國順(2002)。清代學術思想論集。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86. 龔書鐸編(2007)。清代理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王一樵(2021)。清代中晚期以來方東樹詩文著作的流傳及其影響。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9(4),107-151。
  2. (2022)。《大意尊聞》中的方東樹其人其思———以讀書觀和人生感悟爲例。人文中國學報,35,217-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