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關懷倫理是女性所獨有的道德特質嗎?

并列篇名

The Ethic of Care is Merely a Feminine Moral Theory?

DOI

10.7065/MRPC.200804.0171

作者

游惠瑜(Hui-Yu Yu)

关键词

關懷倫理 ; 女性倫理 ; 正義倫理 ; 性別的道德差異 ; 女性的道德特質 ; Feminine Moral Theory ; The Ethic of Care ; Carol Gilligan ; Nel Noddings ; Women's Ethic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35卷4期(2008 / 04 / 01)

页次

171 - 18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性別在道德發展上有差異嗎?男女會有不同的道德特質嗎?那麼,女性的道德特質是什麼?關懷是女性的道德特質嗎?關懷是女性所獨有的嗎?1982年Carol Gilligan在她的《不同的聲音》一書中論述因性別的不同,其道德的聲音也是不同的,她認為存在著男性的道德聲音與女性的道德聲音,此引發了女性主義關注與討論屬於女性道德聲音的關懷倫理。Gilligan認為女性被限制的以男性的道德標準來衡量,認為Lawrence Kohlberg 的理論只注意正義與權利,忽略關懷與責任的倫理面向,而此正是女性道德特質所發展的面向。 很多女性主義學者認為關懷代表了女性的道德聲音,並足夠批判以理性、自主性和平等性主導的傳統倫理學,認為從Gilligan的關懷論點出發,可以建構屬於女性的倫理學,所以積極發展關懷倫理學。但是,亦有女性學者不認為以關懷來論述女性的道德是適合而恰當的,因為關懷充其量只是正確的描述女性過去生命的道德經驗,面對現代女性掙脫被壓迫與被剝削的生命處境的努力,並無助益,更甚者還可能會成為女性在道德的行動與能力上繼續被宰制與弱化的支持論述,因此不贊成以關懷的論述作為發展女性的道德理論。 本文試圖從討論關懷倫理出發,論述兩性在道德發展的不同,分析關懷倫理能否恰當的表達女性的道德經驗?是適合女性發展、為能代表女性倫理論述的道德理論嗎?若是如此,則關懷亦是女性所獨有的道德特質嗎?以及討論從關懷的進路可以區別性別在道德發展上的差異嗎?最後則論述關懷倫理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英文摘要

Different gender has different ethics? What's the feminine moral trait? An ethic of care began from Carol Gilligan's In a Different Voice and continued with Nel Noddings'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ethic of care is thus ”feminine” in the sense that it represents the female experience. They argued that the traditional ethics were limited to men. But they wanted to proof that the ethic of care was not meant just for women, and it was not merely a feminine ethic or women's ethic.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游惠瑜(2005)。諾丁的關懷倫理學及其問題。哲學與文化,32(3),93-106。
    連結:
  2. Baier, Annette,Eva F. Kattay (ed.),Diana T. Meyers(1987).Women and Moral Theory.Totowa, N.J.:Rowman and Littlefield.
  3. Baier, Annette,Marsha Hanen (ed.),Kai Nielsen(1987).Science, Morality and Feminist Theory.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13,40.
  4. Blum, Lawrence(1982).Kant`s and Hegel`s Moral Rationalism: A Feminist Perspective.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2(2),296.
  5. Gilligan, Carol(1982).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 Gilligan, Carol、肖巍譯(1999)。不同的聲音-心理學理論與婦女發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7. Groenhout, Ruth,Cynthia A. Freeland (edited)(1998).Feminist Interpretations of Aristotle.Pennsylvania: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8. Kohlberg, Lawrence、單文經譯(1986)。道德發展的哲學。台北:黎明公司。
  9. Kohlberg, Lawrence、魏賢超譯(2000)。道德教育的哲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0. Nagl-Docekal, Herta,Stephanie Morgenstern (trans.),Robin May Schott. (eds.)(1997).Feminist Interpretations of Immanuel Kant.Pennsylvania: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1. Noddings, Nel(2002).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2. Noddings, Nel(1998).Philosophy of Education.Oxford:Westview Press.
  13. Noddings, Nel(1984).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4. Noddings, Nel、曾漢塘、林季薇譯(2000)。教育哲學。台北:弘文。
  15.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台北:洪葉。
  16. 吳秀瑾(2006)。關懷倫理的道德蘊涵。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6,107-162。
  17. 肖巍(2000)。女性主義倫理學。四川:人民。
  18. 游惠瑜(2006)。關懷是一種德行嗎?。「德行倫理學的詮釋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台北:
  19. 游惠瑜(2006)。康德的倫理學經得起女性主義的批判嗎?。「第四屆哲學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台北:
  20. 游惠瑜。關懷能作爲道德的規範嗎?。2006年臺灣哲學學會年會暨「主體與實踐」研討會,嘉義:
  21. 戴華。姬莉根的關懷倫理與康德的道德觀點。臺灣哲學會2001年學術研討會
被引用次数
  1. 蔡嬉燕、蔡照文、李維綸、李佳穎(2011)。比較護理人員表現與病人感受關懷行為之差異性。美和學報,30(2),221-233。
  2. 蔡照文、蔡享翰、李維綸(2011)。南部非教學醫院護理人員自覺關懷行為與病患感受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4(3),381-402。
  3. 方志華(2010)。關懷取向女性主義者之課程藍圖探究—Nel Noddings和Riane Eisler。課程與教學,13(2),1-22。
  4. 李美秀(2020)。Noddings的關懷倫理學與護理實務。生命教育研究,12(2),23-56。
  5. 林永崇(2009)。關懷與友愛—康德論德行義務及人的終極目的。哲學與文化,36(2),93-117。
  6. 潘小慧(2008)。從差異邁向和諧:一種超越性別的整全人文主義之建構。哲學與文化,35(5),19-39。
  7. 游惠瑜(2009)。關懷倫理與德行倫理的交會處—以友愛爲線索。哲學與文化,36(2),75-92。
  8. 游惠瑜(2017)。關懷倫理學作為一種文化視域下的哲學諮商。哲學與文化,44(8),103-120。
  9. 鄭鈞元、鄭鈞元(2014)。幼兒園園長道德領導構面建構之研究。學校行政,89,44-66。
  10. 莊慶信(2009)。宗教倫理與關懷倫理:基督宗教的愛與關懷倫理的關懷之對話。哲學與文化,36(2),23-46。
  11. (2008)。從差異邁向和諧:一種超越性別的整全人文主義之建構。哲學與文化,35(5),19-39。
  12. (2022)。國小教師倫理決定量表之建構。教育研究學報,56(2),7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