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虛構」的文化霸權抗衡-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的「道德-文化」行銷策略批判(1988-2010)

并列篇名

The "Fictional" Counter-Hegemony-A Critique on Sin Chew Daily's "Ethical-Cultural" Marketing Strategy (1988-2010)

DOI

10.30386/MCR.201304_(115).0002

作者

莊迪澎(Teck-Peng Chang)

关键词

文化中國 ; 文化霸權 ; 正義至上 ; 星洲日報 ; 「道德-文化」行銷策略 ; Cultural China ; "ethical-cultural" marketing strategy ; hegemony ; Integrity Above All ; Sin Chew Daily

期刊名称

新聞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15期(2013 / 04 / 01)

页次

51 - 9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檢驗創刊已83年的馬來西亞中文報紙《星洲日報》在1987年經歷遭債權人接管、被政府吊銷出版准證之後,如何利用它在1987年的遭遇,自1989年復刊一週年開始推展以「正義至上」和「文化中國」為主軸的「道德-文化」行銷策略,超越數十年宿敵《南洋商報》,更於2001年將之兼併,崛起成為該國規模最大的中文報業集團。本文批判地指出,《星洲日報》所訴諸的「道德-文化」行銷策略,乃是巧妙地利用了種族政治的社會現狀,將其與華人之命運和前途捆綁在一塊,不僅暗示一種《星洲日報》之興亡就是華人社會之興亡的關係,也再現某種程度的種族對立關係-民間的華人抗衡執政的馬來人。這種對立關係使得《星洲日報》彷佛具備挑戰執政黨文化霸權的可能性,但放在多元族群社會脈絡中嚴格檢驗,「正義至上」和「文化中國」論述不僅存在著無法化解的內在矛盾與張力,而且看似「反霸權」的論述,實際上卻是強化執政黨的文化霸權。

英文摘要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how the 83-year-old Sin Chew Daily, a leading Malaysian Chinese newspaper that had its publication permit suspended in 1987, has created an ”ethical-cultural” marketing strategy from its adverse experience, and has successfully turned into the largest Chinese media conglomerate in Malaysia. Under this marketing strategy, the discourses of ”Integrity Above All” and ”Cultural China” were deployed from 1988 through 2010. We find that by using the ethical-cultural marketing strategy, Sin Chew Daily has ingeniously sought to demonstrate that its survival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survival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 represents a type of antagon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ays (i.e., the ruling elite) and Chinese (i.e., commoners). Using this type of ethic relationship, Sin Chew Daily seems to function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challenging the hegemony of the ruling parties; however, the ”Integrity Above All” and ”Cultural China” discourses have been fraught with conflict and tension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multiethnic society of Malaysia. The discourses serve to maintain the hegemony of the ethnic-based ruling coalition, rather than act as counter-hegemony.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莊迪澎(2009)。威權統治夾縫中的奇葩─馬來西亞獨立媒體運動方興未艾。新聞學研究,99,169-199。
    連結:
  2. 黃淩風(2007 年10 月26 日)。〈茅草行動改變中文報業生態:南洋的沒落,張曉卿的崛起〉,《當今大馬》。取自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74046
  3. 〈南洋報業集團新春團拜‧張曉卿:民族最後防線辦報堅守文化重鎮〉(2010 年2 月26 日),《星洲日報》(馬來西亞)。取自http://news.sinchew.com.my/node/151103
  4. 舒慶祥(2006 年11 月3 日)。〈怎能如此對待《星洲日報》!〉,《星洲日報》(馬來西亞),第3 版
  5. 戰翠萍(2009 年6 月17 日)。〈山東,我來遲了──訪馬來西亞常青集團主席張曉卿〉,《中國新聞網》。上網日期:2010 年11 月20 日,取自http://shandong.chinadaily.com.cn/m/shandong/c/2009-06/17/content_8294544.htm
  6. 蕭依釗(2007 年8 月20 日)。〈遊走鋼索維護和諧──夾縫中的華文媒體〉,《中國新聞網》。上網日期:2010 年11 月20 日,取自http://big5.chinanews.com.cn:89/hr/kong/news/2007/08-20/1005900.shtml
  7. 劉鑒銓(1988 年4 月8 日)。〈新的開始,舊的延續〉,《星洲日報》(馬來西亞),第3 版
  8. 維護媒體獨立撰稿人聯盟(2007 年4 月26 日)。〈媒體帝國的文化論述策略〉,《獨立新聞在線》。取自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3925.html
  9. 〈《亞洲週刊》專訪張曉卿談馬報壇收購事件建立監督機制確保報章中立〉(2001 年6 月8 日)。《星洲日報》(馬來西亞),第3 版。
  10. 林明華(2008 年7 月18 日)。〈我和派報人〉,《星洲日報》(馬來西亞)。取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6368
  11. 獨立新聞在線(2012 年5 月4 日)。〈與柬埔寨和巴基斯坦並列我國新聞自由排名第144 位〉,《獨立新聞在線》。取自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_v2.php?n=24411
  12. 鄭昭賢(2007 年11 月15 日)。〈98 年印尼排華大暴動〉。取自東南亞華人──鄭昭賢部落格http://southeastasiachinese.blogspot.com/2007/11/98.html
  13. 〈蕭依釗:塑造有情社會 星洲扶貧濟困不間斷〉(2009 年1 月15 日),《星洲日報》(馬來西亞)。取自www.sinchew-i.com/node/70112
  14. Lim, K. S. (2008, March 5). More seats won by MCA will only result in worsening Umno political hegemony. Retrieved from http://blog.limkitsiang.com/2008/03/05/moreseats-won-by-mca-will-only-result-in-worsening-umno-political-hegemony/
  15. 獨立新聞在線(2006 年10 月18 日)。〈「競合是世界傳媒合併風潮」張曉卿要建構中文媒體網絡〉,《獨立新聞在線》。取自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y?n=2774
  16. 〈星洲80週年柔佛州報慶晚宴許春:監督政府政策 媒體權利應獲維護〉(2009年9 月23 日),《星洲日報》(馬來西亞)。取自http://www.sinchew.com.my/node/131664
  17. 張曉卿(1988 年4 月8 日)。〈我們開始新的長征──星洲日報復刊有感〉,《星洲日報》(馬來西亞),第1 版。
  18. 唐南發(2007 年6 月15 日)。〈同床異夢的「中華魂」與公民身份〉,《東方日報》(馬來西亞)。上網日期:2010 年11 月20 日,取自http://i-exchange.blogspot.tw/2007/06/blog-post_15.html
  19. 郭華盈(2006 年7 月25 日)。〈抨擊「訴求」像共産黨馬哈迪今天重申立場不變〉,《獨立新聞在線》。取自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2188.html
  20. 林湧泉(2006 年9 月26 日)。〈馬來西亞常青集團主席張曉卿先生:海外華商中國心〉,《廣西新聞網》(中國)。取自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60926/newgx451895e4-843155.shtml
  21. 安煥然(2010 年9 月24 日)。〈讀華文,搞華教〉,《星洲日報》(馬來西亞)。取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6434
  22. 林風(2011 年11 月25 日)。〈《星洲》擊倒《南洋》的秘辛〉,《東方日報》(馬來西亞),頁A38。
  23. Bennett, T.(Ed.)(1981).Culture, ideology and social process: A reader.London, UK:Open University.
  24. Carstens, S. A.(2003).Constructing transnational identities? Mass media and the Malaysian Chinese audience.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6(2),321-344.
  25. Chang, T. P.(2002).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26. Gramsci, A.(1971).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London, UK:Lawrence and Wishart.
  27. Hartley, J.(1982).Understanding news.New York, NY:Metheun.
  28. Hilley, J.(2001).Malaysia: Mahathirism, hegemony and the new opposition.London, UK:Zed Books.
  29. Ho, Khai Leong(Ed.),Chin, James(Ed.)(2001).Mahathir's administration: Performance amd crisis in governance.Singapore: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
  30. Hwang, In-Won(2003).Personalized politics: The Malaysian state under Mahathir.Singapore:ISEAS.
  31. Joll, J.(1983).Gramsci.London, UK:Fontana.
  32. Media Chinese International Limited(2009).Annual report 2009.Kuala Lumpur, Malaysia:Media Chinese International Limited.
  33. Miliband, R.(1973).The state in capitalist society.London, UK:Quartet Books.
  34. Shee, P. K.(2004).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ahathir's China policy: Economic cooperation,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ambivalence.Ritsumeikan Annual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3,59-79.
  35. 丘啟楓(2001)。報人雄心烈,不懼流言急。亞洲週刊,15(24),52-54。
  36. 古玉樑(2005)。胡文虎報業王國─從興盛到衰落。吉隆坡:文運企業。
  37. 古玉樑(2006)。528南洋報變大揭密─我在南洋133天。吉隆坡:大眾科技。
  38. 田心喻譯、Bocock, R.(1994)。文化霸權。台北:遠流。
  39. 何國忠編(2007)。全球化話語下的中國及馬來西亞。吉隆坡:馬大中國研究所。
  40. 房怡諒(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41. 林春美(2004)。如何塑造奧斯卡:馬華文學與花蹤。人文雜誌,24,74-83。
  42. 花非花(1996)。除了熱鬧,還可以有什麽?─略論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學獎。資料與研究,19,44-47。
  43. 祝家華(1994)。解構政治神話:大馬兩線政治的評析(1985-1992)。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
  44. 崔貴強(2002)。東南亞華文日報現狀之研究。新加坡:華裔館。
  45. 張光達(2009)。馬華當代詩論─政治性、後現代性與文化屬性。台北:秀威資訊。
  46. 張曉卿(2009)。中文報業的挑戰和機遇。亞洲週刊,2009(11月1日)
  47. 莊迪澎(2004)。強勢首相vs.弱勢媒體:給馬哈迪的媒體操控算帳。吉隆坡:破媒體傳播事業社。
  48. 莊迪澎(2002)。看破媒體。吉隆坡:破媒體傳播事業社。
  49. 莊迪澎(2007)。中文媒體業、華人(公民)社會與文化領導權。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的再造,吉隆坡:
  50. 莊迪澎(2003)。華人社會,中文報業與新聞自由運動─兼論華社對中文報業的「文化事業情結」。人文雜誌,6,14-25。
  51. 傅承得編、劉藝婉編(2007)。游川式:評論與紀念文集。吉隆坡:大將。
  52. 彭偉步(2008)。〈星洲日報〉研究。吉隆坡:星洲日報。
  53. 游川(2000)。廣告:說真話的謊言。吉隆坡:大將。
  54. 黃招勤(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55. 黃國富(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
  56. 劉鑒銓編(2004)。星洲日報〈溝通平台〉1新聞背後。吉隆坡:星洲日報。
  57. 歐銀釧(2008)。星洲日報─歷史寫在大馬的土地上。吉隆坡:星洲日報。
  58. 黎紫書(2004)。花海無涯。吉隆坡:有人。
被引用次数
  1. 馮垂華,周洳萱(2022)。馬來西亞媒體如何報導中國的新冠疫情:《星洲日報》與《星報》之比較。東亞研究,53(2),9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