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牟宗三的感通論:一個概念脈絡的梳理

DOI

10.30103/NICLP.200909.0004

作者

黃冠閔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卷期/出版年月

19卷3期(2009 / 09 / 01)

页次

65 - 8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李豐楙(2008)。感動、感應與感通、冥通:經、文創典與聖人、文人的譯寫。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2),247-281。
    連結:
  2. (1982)。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 (198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 (1998)。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 (2003)。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 (2008)。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7. (2008)。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8. 〔漢〕毛亨傳,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卷19,頁708b
  9. (198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0. 明王守仁、吳光編校、錢明編校、董平編校、姚延福編校(2006)。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Heidegger, Martin(1965).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
  12. Henry, Michel(1990).L'essence de la manifestation.Paris:PUF.
  13. Henry, Michel(2003).De la phénoménologie. Tome 1: phénoménologie de la vie.Paris:PUF.
  14. 朱曉海編(2001)。新古典新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5. 牟宗三(1982)。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6. 牟宗三(2003)。牟宗三先生早期文集(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7. 牟宗三(1980)。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牟宗三(2003)。周易哲學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 牟宗三(1981)。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20. 牟宗三(1985)。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1. 牟宗三(1981)。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22. 牟宗三(2003)。王陽明致良知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3. 牟宗三(2003)。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4. 林安梧(2002)。中日儒學與現代化的哲學省察:「情實理性、氣的感通」與「儀式理性、神道儀軌」─由李澤厚「中日文化心理比較試說略稿」一文引發的檢討。國文學報,31,53-79。
  25. 唐君毅(197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6. 唐君毅(1986)。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7. 唐君毅(1979)。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
  28. 劉學智編、高康玉編(2007)。關學、南冥學與東亞文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張程業(2023)。工夫論視域下的道德的形上學──畢遊塞的牟宗三之思。鵝湖月刊,572,50-64。
  2. (2018)。以「通」為道─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之老學詮釋。文與哲,33,141-192。
  3. (2024)。邁向美善合一的人格理想:論孔子教育哲學中的靈性作用。應用倫理評論,76,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