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個人、家庭、學校面向探討高中職學生憂鬱相關因素

并列篇名

Investigating Depression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Individual, Familial and School's Perspectives

DOI

10.6249/SE.2013.64.2.08

作者

葉蓁(Chen Yeh);李思賢(Szu-Hsien Lee)

关键词

高中職學生 ; 憂鬱 ; 隨機抽樣 ; high school students ; depression ; randomly

期刊名称

中等教育

卷期/出版年月

64卷2期(2013 / 06 / 01)

页次

136 - 15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臺灣地區高中職生憂鬱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研究對象是隨機還取全臺灣之日間部二年級高中職學生,共選取80個班級。研究工具為結構式問卷,內容包含個人背景、家庭因素、學校因素與憂鬱情形。本研究共有3047位同學填寫問卷,有效問卷2627份(86.21%)。研究結果發現,高中職二年級學生之憂鬱平均得分為19.45分,迴歸分析結果發現性別、父母對孩子行為了解情形、家庭型態、在校偏差行為與結交偏差同儕會與學生之憂鬱得分有關。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健康促進學校在推動校園健康氣氛與學校政策之參考。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王春展(2006)。高中職生情緒智慧、憂鬱傾向與情緒調整之研究。嘉南學報,32,484-507。
    連結:
  2. 王齡竟、陳毓文(2010)。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憂鬱情緒:檢視同儕、專業與家外成人支持的緩衝作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65-97。
    連結:
  3. 吳齊殷、黃鈺婷(2010)。青少年初期健康變化及其動態影響變因之討論。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4),535-562。
    連結:
  4. 李文傑(2012)。偏差友伴與偏差行為:友伴的影響效果確實存在嗎?。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28,119-160。
    連結:
  5. 林耀盛、李仁宏、吳英璋(2006)。雙親教養態度、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憂鬱傾向關係探討。臨床心理學刊,3(1),35-45。
    連結:
  6. 紀櫻珍、吳振龍、洪嘉蔚、吳維峰、陳怡樺、邱弘毅(2010)。臺北市高中生身體意象、自尊及其憂鬱之相關研究。學校衛生,57,41-66。
    連結:
  7. 高民凱、林清文(2008)。中學生的解釋風格、生活壓力和憂鬱之關係:從憂鬱的認知特異質-壓力模式探討。輔導與諮商學報,30(1),41-59。
    連結:
  8. 陳志道、蕭芝殷、許秀卿、蔡美華、王俊毅(2007)。家庭醫學科門診青少年憂鬱症狀危險因子分析。臺灣家醫誌,17(3),158-167。
    連結:
  9. 陳毓文(2004)。少年憂鬱情緒的危險與保護因子之相關性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67-95。
    連結:
  10. 陳錦宏、陳億倖、陳俊鶯、薛素霞、邵文娟、王姿乃、陳宏、陳快樂(2008)。青少年自殺意念與自殺未遂之相關因子研究。臺灣精神醫學,22(1),57-66。
    連結:
  11. 黃玉、樓美玲(2004)。青少年的父母婚姻衝突、負向情緒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醫護科技學刊,7(2),129-139。
    連結:
  12. 黃鈺婷(2011)。個人、家庭與學校脈絡中的影響變因與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軌跡之討論。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9,161-181。
    連結:
  13. 楊年瑛、張高賓(2012)。國中生自我效能、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2,83-109。
    連結:
  14. 葉在庭、花茂棽(2006)。從關係性自我理論看青少年慢性憂鬱情緒患者的自我表徵。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3),177-207。
    連結:
  15. 盧怡任、黃正鵠(2004)。臺南市行為困擾國中生之非理性信念與焦慮、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1,81-108。
    連結:
  16. 羅昭瑛、李錦虹、詹佳真(2003)。女性憂鬱症患者性別角色之內在經驗。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1),51-69。
    連結:
  17. 蘇曉憶、戴嘉南(2008)。青少年完美主義、自尊與其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8,123-154。
    連結:
  18. Sarah Mae Sincero (2012). Eco1ogical Systems Theory. Retrieved 11 Nov. 2012 from Explorable: http://explorable.com/ecological-systems-theory.html
  19. 臺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新聞稿( 2010年9 月20 日) 。轉換回心情青少年間臉變笑臉。取自http://www.tspc.doh.gov.tw/tspc/portal/news/content.jsp?type=news&sno=647
  20.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
  21. Bandura, A.(1982).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American Psychologist,37,122-147.
  22. Bernaras, E.,Jaureguizar, J.,Soroa, M.,Ibabe, I.,Cuevas, C.(2011).Child Depression In The School Context.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9,198-207.
  23. Chen, J. -K.,Wei, H. -S.(2010).The Impact of School Violence on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Among Taiwa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ocia1 ndicators Research,100(3),479-498.
  24. Cohen, J.(1988).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New Jersey:Hillsdale.
  25. Erozkan, A.,Karakas, Y.,Ata, S.,Ayberk, A.(201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Depression in Turkish High School Students.Socia1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1 journal,39(4),451-464.
  26. Gladstone, T. R.,Beardslee, W. R.(2009).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Review.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54(4),212-221.
  27. Negovan, V.,Bagana, E.(2011).A comparis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esteem and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among high school and freshmen university students.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30,1324-1330.
  28. Oppenheimer, C. W.,Hankin, B. L.(2011).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s: a short-term multiwave investigation of longitudinal, reciprocal associations.J Clin Child Adolesc Psychol,40(3),486-493.
  29. Pace, U.,Zappulla, C.(2010).Relations Between Suicidal Ideation, Depression, and Emotional Autonomy from Parents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19(6),747-756.
  30. Reavley, N.,Jorm, A.(2011).Depression stigma in Australian high school students.Youth Studies Australia,30,30-40.
  31. Smith, V. R. W. a. D. E.(2005).Stress, Self-Esteem,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Late Adolescents.ADOLESCENCE,40,33-45.
  32. 丁思惠、陳喬琪(2006)。憂鬱症的婚姻與家庭治療。北市醫學雜誌,3(10),13-20。
  33. 王建楠、吳重達(2003)。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基層醫學,18(4),154-165。
  34. 王毓吟(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中原大學。
  35. 王慧瑩(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醫學大學。
  36. 李孟智(2001)。臺灣地區青少年醫療保健照顧之現況與前膽。臺灣家醫誌,90(2),47-65。
  37. 李思賢、游錦雲、任全鈞(2008)。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教育部。
  38. 沈詠萱、詹其峰、呂碧鴻(2003)。青少年憂鬱症。基層醫學,18(4),84-90。
  39. 周桂如(2002)。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護理雜誌,43(3),16-23。
  40.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41.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42. 紀恰如(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縣,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43. 翁素月、陸汝斌、陳碧霞、吳政勳、賴姿如、周桂如(2005)。憂鬱症患者非理性信念、生活壓力及其憂鬱程度之關係探討。新臺北護理期刊,7(2),13-22。
  44. 翁國峰(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45. 張一穗、苗坤齡、葉芝菁、楊惠如(2011)。行政院主計處研究報告行政院主計處研究報告,行政院主計處。
  46. 陳柏齡(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47. 陳彰惠(1997)。女性與憂鬱。護理雜誌,44(3),5-9。
  48. 陳聰興、蕭雅云(2009)。認識青少年憂鬱症。諮商與輔導,285,9-11。
  49. 黃俊傑、王淑女(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45-68。
  50. 黃美雀(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中原大學。
  51. 黃晶敏、蔡宛庭、郭思慧(2009)。青少年憂鬱症患者及其家庭成員角色與功能之探討。輔導季刊,45(4),29-39。
  52. 黃靖雯(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高雄醫學大學。
  53. 黃曉瑜、吳肖琦、陳李綢(2008)。高中職學生憂鬱情緒與父母失業及其他相關因素之探討。長庚科技學刊,8,97-114。
  54. 楊鳳英(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高雄醫學大學。
  55. 楊環華(2008)。以「從眾」理論來探討青少年的偏差行為。臺灣教育,653,57-60。
  56. 溫昆明(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57. 詹宜華、張楓明、董旭英(2012)。國中生接觸偏差同儕在其衝動,性格、知覺父母監督與偏差行為間關聯|宜之中介效果。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8,89-123。
  58. 廖經台(2006)。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分析。社會科學學報,1,29-41。
  59. 趙芳玫(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大學。
  60. 劉惠青、劉王旬瑛、黃郁心、鍾嫈嫈、方俊凱(2011)。北臺灣高中職生自殺危險行為盛行率及相關因素之探討。臺灣家醫誌,1(21),27-39。
  61. 鄭存琪(2005)。青少年自殺。慈濟醫學,17,39-44。
  62. 謝佳容(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徐乙文(Yi-Wen Hsu);李承傑(Cheng-Chieh Li);董旭英(Yuk-Ying Tung)(2021)。家庭關係對於國中生外向性偏差行為與學業適應問題之影響:以憂鬱情緒與認同非法手段為中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7(3)。10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