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

并列篇名

Fatherhood in Dual-Wage Family

DOI

10.6255/JWGS.1997.8.115

作者

王舒芸(Shu-Yung Wang);余漢儀(Hon-Yei Annie Yu)

关键词

父職角色 ; 選擇性育兒角色 ; 雙薪核心家庭 ; 紮根理論 ; Fatherhood ; Secondary Parenting Role ; Dual-Wage Family ; Grounded Theory

期刊名称

婦女與兩性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8期(1997 / 04 / 01)

页次

115 - 1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婦女運動在促進兩性平等上已略有斬獲,使得嚴謹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在形式上開始鬆動,大量婦女走進就業職場。但若進一步檢視就業婦女在家中被期待扮演的照顧者角色,與面臨的衝突時,可清楚看出,男性對家庭角色的投入,並未相稱於雙生涯家庭的變遷與需求,這使得女性不論就業與否,仍得負擔主要的育兒責任,導致兩性在公領域上很難達到真正的平等。可見,要真正解決在兩性之間的不均等育兒責任分擔、減輕雙薪家庭角色緊張對婦女造成的負向影響,並為達到兩性在職場真正的平等,我們都不能忽略對男性在家庭中,尤其是參與兒童照顧活動的「父職角色」的瞭解。 據此,本文所關注的核心現象為:在都會區、雙薪的核心家庭中,育有六歲以下小孩的父親,在夫妻同時外出工作的社會脈絡下,在育兒角色的扮演上,究竟有怎樣的表現與特徵?其心情感受又是如何?這樣的父職角色特徵,到底是哪些社會心理過程、文化意識型態、社會結構、組織與機制在模塑、建構、運作與影響?為追求兩性平等的育兒角色的早日達成,我們該突破哪些障礙、強化哪些支持網絡? 本研究採取質化研究中的紮根理論研究方法,以核心、雙薪、研究期間家中僅育有六歲以下小孩的家庭為訪談對象,從研究者之人際網絡中,完成六對夫妻的訪談,資料蒐集採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資料分析係依據紮根理論來進行資料的概念化,在發展類屬的過程,掌握其特徵,並發展面向,待核心類屬出現,開始進行選擇性編碼,以核心類屬為中心,建構概念與概念之間的理論性關連,以達成理論性飽合。 本研究發現如下:(1)就核心現象而言,我們發現:母親即使外出就業,仍是嬰幼兒的主要照顧者,父親則扮演「選擇性育兒角色」。而其「選擇性」分別具體展現在投入育兒勞務的時間性、責任與心態、角色、活動特質、以及親子關係等五個層面;最後,研究也發現,初為人父的心情感受可謂苦樂參半。(2)就影響父職角色扮演的因素而言,則有下列四個重要機制:「意願:鬆動的傳統性別分工觀」、「能力: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社會化歷程」、「勞動市場結構:相互排擠的工作與親職領域」、「資源:代際關係主導之托育支持網絡」。

英文摘要

One major goal of feminist movements in Western countries has been the employment equality for women. Although certain degree of success has been accomplished by equal legistations and women employment statistics, given the expected caring role of working-women in the family, the increase in women's employment doesnot guarantee an equivalent increase in men's participation in child-care. That's to say, whether women work or not, they are expected to be the principal child care-giver, particularly for pre-school children. To conclude, if we really want to shatter the rigid gender division of child-care responsibilities, to releas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role-conflict on women in dual-wage families, and to achieve the actual gender equity in employment, we have to examine the role of men in families, especially their performance of ”fatherhood”. Thus, we address the following inquires: what's the current patterns of paternal participation in child care in dual-wage families with pre-school children? What were the mechanics which maintained the gender division of child-care responsibilities? What are the likely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for co-parenting? Six Taiwan dual-wage families with pre-school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Qualified informants were recruited through personal network, and both parents of each family were visited separately. A semi-structure in-depth interview which lasted from one to two hours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all the interview dat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are: fatherhood as a secondary parenting role, in the sense that fathers spend less time with their children than do mothers, and they involved with children more on weekend and holidays. Besides, they always expressed their willingness to ”help” their wives to take care of children instead of perceiving themselves as the main child care-giver. Thirdly, fathers are also more likely than mothers to invest their time with children in the less demanding child-care activities. Mechanics underneath the performance of fatherhood include: cultural norm constraining the nurturing paternal image; rigid gender socialization limiting the male parenting competence; the labor market structure excludes father from adequate parenting.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被引用次数
  1.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2. 曾婷瑜(2020)。幼兒雙親五大需求契合程度與共親職行為之探討。諮商與輔導,410,31-33+46。
  3. 曾秀雲,張詠欣,呂以榮(2020).中高齡父親照顧八仙塵爆子女之經驗探討.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22,1-29.
  4. 陳富美、利翠珊(2004)。不同情感組型夫妻在家事分工上的差異:對偶資料的分析。應用心理研究,24,95-115。
  5.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
  6. 陳富美、利翠珊(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7. 陳若琳、郭美娟(2012)。雙薪家庭幼兒父親的親職效能、母親的教養鼓勵與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57-80。
  8. 陳若琳、吳茹燕(2010)。母親的性別平權態度、母親對父親敎養的鼓勵與父親敎養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8,67-92。
  9. 陳宜倩(2015)。邁向一個積極對男性倡議的女性主義取徑?以台灣「性別工作平等法」育嬰假之理論與實務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6,1-47。
  10. 陳昭儀,許知耘(2020)。高度智商資優生的家庭經驗。資優教育論壇,18(2),3-33。
  11. 杜宜展(2006)。家庭類型、幼兒父親個人因素及父職參與意願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5,225-249。
  12. 黃慧森、王以仁(2015)。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1-33。
  13. 黃迺毓、陳姣伶(2008)。托嬰機構托育現況及主管人員之專業理念初探—以台北市立案之托嬰中心(部)爲例。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0,81-113。
  14. 簡文吟、伊慶春(2004)。共識與歧見:夫妻配對研究的重要性。台灣社會學,7,89-122。
  15. 蔣姿儀、張瑋娟、林季宜(2010)。弱勢與非弱勢家庭學齡前幼兒的父親背景及其父職參與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1,195-222。
  16. 李庭欣、王舒芸(2013)。「善爸」甘休?「育爸」不能?與照顧若即若離的育嬰假爸爸。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8,93-136。
  17. 林惠雅(2007)。學齡前兒童之父母的共親職與親職感受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27,177-230。
  18. 林惠雅(2008)。學前兒童父母角色認同與共親職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38,209-251。
  19. 林惠雅、周玉慧(2009)。婚姻教養互動類型及親職參與:人夫、人妻與人父、人母。教育心理學報,41(S),167-183。
  20. 林雅萍、林惠雅(2009)。父母共親職互動歷程的面貌。本土心理學研究,32,41-97。
  21. 陸洛、許伊均、張婷婷、張妤玥(2014)。從職家角色扮演看自我的展現。本土心理學研究,41,195-259。
  22. 邱宇蓁(2017)。新住民家庭中父親角色與子女照顧現況初探。諮商與輔導,384,43-47。
  23. 邱珍琬(2004)。大學生眼中的父親形象—以一次焦點團體討論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6,69-108。
  24. 邱珍琬(2008)。父親缺席-一個男性大學生的經驗。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4,1-19。
  25. 邱珍琬(2010)。南部原住民大學生心目中的父親形象—一個初探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1),50-73。
  26. 孫麗卿(2015)。單薪家庭和雙薪家庭父母親與一歲嬰兒互動行為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6,27-42。
  27. 唐先梅、李青芬(2013)。編織翁婿的生命花布:翁婿關係發展之初探。應用心理研究,57,219-250。
  28. 涂妙如(2003)。影響家庭嬰幼兒照顧方式決策之相關因素研究。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5,95-120。
  29. 涂妙如(2007)。以生態系統論評析國內近二十年來「父職角色」之研究脈絡。弘光學報,50,199-219。
  30. 涂懿文、唐文慧(2016)。家庭關係與男子氣概的建構:一個漁村男性的遷移傳記。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8(2),215-258。
  31. 王叢桂(2004)。父母職責信念與工作價值觀。應用心理研究,22,201-216。
  32. 蕭英玲、陳富美(2014)。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父母工作負向情緒、回家負向情緒及教養行為之關聯。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3),357-378。
  33. 蕭英玲、陳家鳳、林惠雅(2016)。當第一個孩子來報到:新手父母的親職參與和婚姻滿意度。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7,91-112。
  34. 謝美娥(2009)。就業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就業策略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2(3),299-333。
  35. 謝珮玲,許文施,施雅羚(2023)。團體人際心理治療對嬰幼兒母親適應狀況之影響研究。教育心理學報,54(4),891-915。
  36. 謝臥龍、陳安琪(2009)。從隱身靜默到眾聲喧嘩:論父子親密關係之跨世代影響。應用心理研究,42,215-251。
  37. 楊靜利,翁康容,任軒立(2020)。從家務分工看性別平權的知行落差。人口學刊,61,97-139。
  38. 楊婉瑩、林珮婷(2011)。當「男女有別」變成「男女不平等」性別角色認知與政治效能感。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9,121-172。
  39. 楊運秀、汪志堅、沈毅(2014)。電視廣告中家庭成員角色形象之內容分析。行銷評論,11(2),155-174。
  40. 趙蕙鈴(2011)。平面媒體之「新好爸爸」論述及其父職政治的分析。通識教育學報,16,73-106。
  41. 鄭雅莉(2022)。以系統性文獻回顧探討臺灣特殊幼兒家庭之親職壓力及其相關因素。特殊教育季刊,164,1-11。
  42. (2002).Orientating Feminisms in the Taiwanese Context-A Men-Inclusive Approach.中原財經法學,9,223-299.
  43. (2003)。工作者父母職責信念對工作價值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6(4),749-770。
  44. (2007)。一對「咫尺天涯」的雙生涯父母次系統動力運作的家庭敘說分析。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3,1-31。
  45. (2008)。父親缺席—一個男性大學生的經驗。高雄師大學報,24(2),1-19。
  46. (2009)。父親形象的轉變—從國中到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3(2),29-54。
  47. (2010)。轉化—一位中年男性的父親形象初探。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261-285。
  48. (2024)。夜市工作者的教養策略與親子關係。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4(1),8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