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焦循《易圖略》的系統研究

并列篇名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Chiao Hsun's Diagrams of Hexagramic Change

DOI

10.29653/LS.200312.0002

作者

岑溢成(Yat-Shing Sham)

关键词

焦循 ; 易圖略 ; 卦變 ; 旁通 ; 系統化 ; Chiao Hsun ; Diagrams of Hexagramic Change ; rules of change between hexagrams ; contiguous interchange ; systematic

期刊名称

鵝湖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03 / 12 / 01)

页次

63 - 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清代經學家中,焦循以《孟子》學和《易》學名家。在撰述時間上,他的孟子學著作在易學著作之後,似乎較能代表焦循晚期的思想。但由於他的《孟子正義》只是未完成剪裁工作的「長編」,所以無論是質或量,都不能與他的《易》學著作相提並論。他的《易》學著作有《易章句》、《易通釋》、《易圖略》、《周易補疏》、《易話》等。由前三部著作組成的《易學三書》,其內容的完整、結構的嚴謹、思想之創新,在清儒經注中,皆屬上乘之作。《易章句》是對《周易》經傳文句作的簡明註釋:《易通釋》是對《周易》經傳中的基本概念和命題的詮釋。《易圖略》是對《易》卦變條例所作的綜述和圖解,並批評了漢易和宋易中象數流派提出的解經體例。由此可見,在這三書之中,最能系統地表述焦循易學體系的,應推《易圖略》。可是,《易圖略》不僅在文本上有明顯的錯亂,在結構上也是不盡明確的,這兩個方面形成研究《易圖略》的最大障礙。文本上的訂正,一般都需要靠不同版本的對校;但《易圖略》雖有兩個手稿本傳世,較原始的手稿本並不完整,《易圖略》的圖表部分殘缺尤甚,不堪供校正之用。另一手稿是謄鈔工整的本子,內容完整。可是文本錯亂的地方,在這個手稿本裡已經存在。後來《皇清經解》收刊《易學三書》,相信就是以這個手稿本為藍本的。這種情況與無他本可供對校是沒有兩樣的。由於焦循意圖把自己的易學體系形式化和邏輯化,只要掌握到這些基本的邏輯規律,就有可能訂正文本的錯亂。當今計算機的程式語言的發展,正可提供考察和檢查這些基本規律是否妥當的利器。在此基礎上,更可進一步探討五個圖表之間的關聯。

英文摘要

Chiao Hsun, a distinguished thinker in the Ching Dynasty, had developed a formal and systematic interpretation of 'I Ching' in respect of the rubs of change between the sixty four hexagrams. This interpretation had been presented in its most concise form in one of his most famous 'Three Books on I Clung'-'Diagrams of Hexagramic Change'. Unfortunately the text of this hook is faulty, and its correction needs earlier manuscripts or printed versions without faults. Again, there exists no such manuscripts or printed version for any reliable textual criticism to proceed. In our age, fortunately this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s enables us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e rules of change between hexagrams. On this basis, we can go farth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ve different diagrams and the different rules involv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岑溢成(2003)。焦循「易圖略」的系統研究。鵝湖學誌,31,63-84。
    連結:
  2. 王永祥(1931)。戴東原的繼承者焦裹堂,12
  3. 王永祥(1913)。焦裹堂先生年譜,12
  4. 王永祥(1931)。東北叢刊,12
  5. 王永祥(1913)。東北叢刊,12
  6. 朱伯崑(1995)。易學哲學史•第四卷。北京:華夏出版社。
  7. 牟宗三(1988)。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
  8. 自昭(1924)。博大精深的學者焦裹堂,309
  9. 自昭(1924)。清華週刊,309
  10. 何澤恆(1990)。焦循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11. 李承祐(1971)。焦裹堂先生評傳
  12. 李承祐(1971)。中國語文研究
  13. 沈眉英(1935)。焦裹堂思想評述,1(5)
  14. 沈眉英(1935)。江蘇研究,1(5)
  15. 侯外廬(1960)。中國思想通史,5
  16. 荀生(1940)。中和,1(12)
  17. 荀生(1940)。焦裹堂卒後百三十年紀念,1(12)
  18. 梁啓超(1966)。清代學術概論。臺北市:台灣商務。
  19. 陳居淵(2000)。焦循儒學思想與易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20. 章太炎(1998)。訄書•清儒。香港:三聯書店。
  21. 焦循(1980)。皇清經解,2
  22. 焦循(1992)。孔子文化大全,1
  23. 焦循(1995)。續修四庫全書,1(27)
  24. 焦循(1992)。雕菰樓易學,1
  25. 焦循(1995)。雕菰樓易學,1(27)
  26. 焦循(1980)。易圖略,2
  27. 焦循(1995)。易圖略,1(27)
  28. 焦循(1992)。易圖略,1
  29. 焦循(1995)。焦氏叢書,1(27)
  30. 程石泉(1940)。雕菰樓易義,2(3)
  31. 程石泉(1940)。圖書季刊,2(3)
  32. 程石泉(1979)。易學新探。臺北:文行出版社。
  33. 歐陽炯(1975)。東吳大學中國語文系刊,1
  34. 歐陽炯(1975)。焦裹堂先生及著述,1
  35. 範耕研(1941)。斯文,1(18)
  36. 範耕研(1941)。江都焦裹堂先生年表,1(17)
  37. 賴貴三(1994)。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臺北:裹仁書局。
  38. 錢穆的(1957)。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市:台灣商務。
  39. 戴培之(1957)。師大學報,2
  40. 戴培之(1957)。江都焦裹堂先生年表,2
被引用次数
  1. 楊自平(2013)。程廷祚「以經解經」的釋《易》實踐與易簡哲學。清華學報,43(2),217-254。
  2. 楊自平(2015)。晏斯盛以傳解經的《易》學理念與實踐。臺大中文學報,48,85-120。
  3. 楊自平(2016)。焦循基於卦變說建立的《易》學哲學析論。哲學與文化,43(3),11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