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由「成聖」看荀子的「為學步驟」

并列篇名

From Becoming a Sage to See the Steps of Study in Hsün Tze

DOI

10.29653/LS.201212.0001

作者

何淑靜(Shu-Ching Ho)

关键词

荀子 ; 聖人 ; 為學步驟 ; 讀禮 ; 知禮義 ; 知通統類 ; 知行關係 ; Hsün Tze ; Sage ; the step of study ; Tu-Li ; Che-Li-Yi ; Che Tun Tung-Lei ;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acting and knowing

期刊名称

鵝湖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49期(2012 / 12 / 01)

页次

1 - 3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荀子很注重「為學」,而為學的最終目的在「成聖」。對於「聖人」,有時他由「知」有時由「行」來規定,很不一致。這導致他有「為學」究竟止於「行」或「知」的問題。學者都沒注意到此中的問題。本文由荀子對「聖人」的瞭解來解決此二問題。此中,「知通統類」的三層意思及「知與行的關係」最為重要。在〈勸學篇〉荀子提出為學有四具體當作之事/步驟,但本文提出依他對「聖人」的了解,為學的步驟應該有五,如此同時解決上述二問題。這五件事或步驟為:(一)誦數以貫之,(二)思索以通之,(三)為其人以處之,(四)除其害以持養之,及(五)全盡禮義而「攝知於行」、「以行著知」。

英文摘要

For Hsün Tze, study is very important, and the ultimate end of study is to become a sage. As to sage, sometimes he defines it from the respect of ”practice”, sometimes with or from ”knowing,” very inconsistent. This makes his views about sage and that of the last step of study inconsistent. This study is purposed to resolve these two problems through mak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a deep analysis on his concept of ”sage”. As to this, Che Tun Tung-Lei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practice and knowing are the keys. For Hsün Tze, there are 4 steps in study, but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for him there should be 5, and this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be able to resolve the above two problems. The 5 steps are: (1) reading and going through the classical books, (2) catching the principle/ Tung-Lei which undergoes through all things in terms of thinking well, (3) taking sages as the examples for actions, (4) cultivating the Hsin of Hsin-er according to Li-Yi, and (5) acting only according to Li-Yi, and this meanwhile is to disclose one's knowing Li- Y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陳平坤(2006)。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1,77-135。
    連結:
  2. 曾春海(2004)。墨學與荀學中的知識原理與方法。哲學與文化,27,59-78。
    連結:
  3. 龍宇純(1999)。荀卿子記餘。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15
    連結:
  4. 方穎嫻(1990)。情欲與理性之衝突—儒家化解之道。鵝湖學誌,5,1-16。
  5. 王子正(2002)。荀子認識論哲學之探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3,21-33。
  6. 王先謙(1973)。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7. 牟宗三(1990)。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8. 何淑靜(1988)。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9. 吳復生(1988)。荀子思想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0. 志源(1973)。荀子的認識論。國魂,330,34-35。
  11. 李文演(1991)。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李文演。
  12. 李瑞全(1985)。荀子論性與論人之為人。東海學報,26,209-224。
  13. 李滌生(1979)。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4. 周少豪(1997)。《荀子》中「虛壹而靜」試論。長榮學報,1,57-65。
  15. 周群振(1987)。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16. 東方朔(2011)。荀子的「所止」觀念—兼論儒家「價值優先」立場之證成。河南社會科學,19(1)
  17. 侯婉如(1996)。荀子之認識論。孔孟月刊,34,24-30。
  18. 施銘燦(1983)。荀子思想中之聖人。孔孟月刊,21,36-37。
  19. 柯金木(1998)。《荀子》書中孔子形象析論—兼論孟、荀對孔子認知之同異。孔孟學報,76,123-156。
  20. 柯雄文(1994)。倫理知識的可能性—《荀子》中一個論題的省思。哲學雜誌,9,184-211。
  21. 胡家聰(1995)。論儒家荀況思想與道家哲學的關係。道家文化研究,上海:
  22. 韋政通(1992)。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唐端正(1977)。荀子善偽論所展示的知識問題。中國學人,6,11-24。
  24. 孫偉(2010)。重塑儒家之道:荀子思想再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
  25. 徐復觀(2003)。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
  26. 翁惠美(1988)。荀子論人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27. 張亨(1971)。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臺大文史哲學報,20,175-217。
  28. 梁叔任(1968)。荀子約注三十二篇。上海:世界書局。
  29. 梁啓雄(1978)。荀子柬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0. 陳大齊(1971)。荀子學說。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
  31. 彭邦本(2003)。理性之光—荀子的智慧。臺北:鷹漢文化。
  32. 惠吉星(1996)。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33. 曾春海(2000)。荀學禮文化的知識理論。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7,27-50。
  34. 閔永順(1996)。荀子的「天官意物」與「心有征知」思想探析。管子學刊,1996(3),15-20。
  35. 楊秀宮(2006)。荀子學說中「虛壹靜」說之釋義—一個現象學進路之研究。荀子研究的回顧與開創國際學術研討會,斗六:
  36. 楊承彬(1992)。孔孟荀的道德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7. 楊祖漢(1980)。論荀子的「知天」與「不求知天」之辨。鵝湖月刊,65,17-18。
  38. 楊筠如(1974)。荀子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9. 楊鴻銘(1981)。荀子文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0. 廖名春(2005)。中國學術史新證。四川大學出版社。
  41. 廖名春(1994)。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
  42. 熊公哲(1970)。荀卿學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3. 劉述先(1987)。儒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44. 劉道中(1995)。荀況新研究。臺北:劉道中。
  45. 劉道中(1983)。荀子成聖成治思想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公司。
  46. 潘小慧(2007)。荀子道德知識論的當代意義與價值。荀子思想的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7. 蔡仁厚(1984)。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8. 蔡仁厚(1973)。荀子的「認識心」及其義用。孔孟學報,26,179-195。
  49. 蔡仁厚(1990)。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
  50. 蔡錦昌(1989)。從中國古代思考方式論較荀子思想之本色。臺北:唐山出版社。
  51. 賴顯邦、柯文雄(1990)。倫理論辯:荀子道德認識論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圖書出版公司。
  52. 鮑國順(1993)。荀子學新論。臺北:華正書局。
  53. 韓德民(2000)。荀子的理想人格論。孔孟學報,78,219-242。
  54. 魏元珪(1983)。荀子哲學思想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出版社。
  55. 魏元珪(1980)。孟荀道德哲學。臺北:海天出版社。
  56. 譚宇權(1997)。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57. 龔樂群(1968)。孟荀異同。鳳山:黃埔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曾暐傑(2014)。「虛壹而靜」只是認知工夫嗎?-論荀子「虛壹靜」對「天君」之「心」的作用與意義。當代儒學研究,16,183-204。
  2. 曾暐傑(2017)。禮導形・形入心・心正身・身心合—論荀子的身體觀及其修養論中的身心關係。漢學研究,35(3),1-30。
  3. 段宜廷(2017)。荀子「化性起偽」如何可能?-從「心」的能知、能治意義談起。鵝湖月刊,499,8-16。
  4. 何淑靜(2012)。論荀子「聖人生禮義」所含藏的問題。中央大學人文學報,50,1-22。
  5. 何淑靜(2016)。《荀子的「成聖之道」》自序。鵝湖月刊,492,54-61。
  6. 何淑靜(2016)。論荀子「為學」的目的、功用與意指。鵝湖學誌,5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