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

并列篇名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Social Forces: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of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Rights in Taiwan; 1970-86

DOI

10.29816/TARQSS.200006.0004

作者

李丁讚(Ding-Tzann Lii);林文源(Wen-Yuan Lin)

关键词

身體 ; 環境權 ; 社會力 ; 社會運動 ; 文化分析 ; body ; environmental rights ; social forces ; social movements ; cultural analysis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00 / 06 / 01)

页次

133 - 20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目前對台灣八○年代社會抗議事件的研究,大多以政治鬆動等由上而下的解釋方式,認為台灣的社會運動與政治自由化、解嚴等國家控制力減弱、反對運動的政治資源挹注有密切關係。這些研究基本上以政經結構的變化作為解釋社會力興起的原因,因此研究取向上,也較偏向國家、階級等政治經濟結構的觀點。 這些認為外部控制消失,因而內部力量爆發的解釋方式,並未真正觸及社會力興起的原因,這種負面的、由上而下的研究觀點,基本上仍未考慮民間部門的自主性。以民間部門為研究主體的研究,應該由社會內部自主性力量如何出現作為研究焦點,而不只是被解釋的現象。更何況由環境議題的經驗資料顯示,台灣社會在政治控制鬆動之前就已經發生了各種嚴重桃戰政治權威的「自力救濟」,甚至在八○年代初、中期台灣社會也已出現對環境問題有整體性思考的行動。 因此,本研究以環境議題自七○年代以來在民問部門的發展、變化過程,嘗試由文化面向的歷史考察,剖析八○年初期開始出現環境抗爭的意義,藉此解答社會力的文化根源。本研究發現民眾身體對環境的感受在國家措施、不同專家的論述影響下,自七○年代以來經歷受苦的身體、受害的身體和受侵犯的身體等感受變化過程。最後正是這種不可侵犯的環境權感受,在八○年代初期開始萌生,進而擴散,因此台灣社會開始出現抗議風潮。

英文摘要

Sociological researches on 1980s' social turmoil have usually focused on political factors to explain why there emerged social protests in the period. It's argued that due to lessening of political control, various 'social forces' were made possible to emerge. In this paper, in contrast, we argue that political liberation constitute only a 'passive' explan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forces. To have a more appropriate explanation, we nee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concerning why people have come to actively involve in 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social protests. In this sense, we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 about the culture origins of social forces. To achieve this, we go back to the 1970s, and analyze how people's attitude had changed to react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hich in turn is regard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ocial protests in the early 1980s. By means of content analysis to newspaper, we find that in the 1970-86 period, people had undergone three stages regarding how their bodies react to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suffered body, the victimized body and the sacrilegious body. It is argued that with the change in the body concept, and particularly,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of sacrilegious body, people were therefore made 'unbearable' to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 fact which 'positively' explain why people rebelled in the early 1980s. Theoretical implication is also discussed.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Calhoun, C.(1988).Rationality and Revolu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Calhoun, C.(1982).The Question of class struggle.UK:Basil Blackwell.
  3. Calhoun, C.(1993).Critica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Public Culture,5(2)
  4. Cohen, J. L., Arato, A.(1992).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MIT Press.
  5. Habermas, J.(1988).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Cambridge, M. A.:The MIT Press.
  6. Habermas, J.(1996).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MIT Press.
  7. Hsiao, H. H. Michael(1996).Second Meeting in the Project of 'Normative Conflicts: The Frontier of Social Cohesion'.London:
  8. Jasper, J.(1997).The Art of Moral Protest.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9. McAdam, D., Tarrow, S., Tilly, C.(1997).Comparative Politics: 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N. Y.:Cambridge Press.
  10. McAdam, Doung, Mcarthy, John, Zald, Mayer(1996).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N. Y.:Cambridge Press.
  11. Scott, J. C.(1976).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Yale University Press.
  12. Snow, D., Rochford, Jr. B., Worden, S., Benford, R.(1986).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 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1
  13. Swidler, A.(1986).Culture in action: symbols and strategi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1
  14. Swidler, A.(1995).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5. Taylor, C.(1990).Models of Civil Society.Public Culture,3(1)
  16. Thompson, E. P.(1971).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English Crowd in the Eighteen Century.Past and Present,50(Feb.)
  17. Wuthnow, P.(1981).Between States and Markets: The Voluntary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8. Zald, M.(1996).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N. Y.:Cambridge Press.
  19. 于飛(1985)。體檢美麗島。台北:敦理出版社。
  20. 王振寰 Wang, Jenn-Hwan(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Taiwan: A Radical Quarterly in Social Studies,2(1)
  21. 立法院圖書館(1987)。立法院報章資料專輯第九輯:公共安全(下)。台北:立法院圖書館。
  22. 立法院圖書館(1987)。立法院報章資料專輯第八輯:公共安全(上)。台北:立法院圖書館。
  23. 立法院圖書館(1987)。立法院報章資料專輯第十輯:環境保護。台北:立法院圖書館。
  24. 立法院圖書館(1988)。立法院報章資料專輯第十七輯:請願與自力救濟。台北:立法院圖書館。
  25. 吳介民 Wu, Jieh-Min(1990)。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26. 吳戈卿 、 吳玲嬌 、 于飛(1985)。體檢美麗島。台北:敦理出版社。
  27. 金恆煒(1986)。無所逃於天地間-保護環境生態專欄文集。台北:允晨叢刊。
  28. 紀駿傑 Chi, Chun-Chieh、 王俊秀 Wang, Juju Chin-Shou、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1996)。「台灣近代自然環境與人文變遷探討」會議。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全球變遷中心。
  29. 柴松林(1985)。消費者運動的十個新方向。聯合月刊,44
  30. 張茂桂 Chang, Mau-Kuei(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31. 張茂桂 Chang, Mau-Kuei、 朱雲漢 Chu, Yun-Han、 黃德福 Huang, Teh-Fu、 許宗力 Hsu, Tzong-Li(1992)。民國七0年代台灣地區「自力救濟」事件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32. 張朝江(1986)。省政建設叢書一一0:關心我們的生活天地。臺灣省新聞處。
  33. 張曉春(1989)。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
  34. 楊青矗(1988)。走上街頭。台北:敦理出版社。
  35. 楊維楨 Yang, Wei-Tzen(1989)。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
  36. 楊憲宏(1987)。受傷的土地-一個記者的公害現場觀察筆記。台北:圓神出版社。
  37. 楊憲宏(1986)。走過傷心地-一個記者的公害現場觀察筆記。台北:圓神出版社。
  38. 劉華真(1993)。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39.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
  40.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1997)。台灣地方環保抗爭運動:1991-1996。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41.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1988)。七0年代反污染自力救濟的結構與過程分析。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42.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1994)。環境保護與產業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
  43.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1987)。我們只有一個台灣-反污染、生態保育與環境運動。台北:圓神出版社。
  44.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1999)。台灣的地方環保抗爭運動:一九八0至一九九六。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45. 龍應台(1985)。野火集。台北:聯經。
  46. 韓韓 、 馬以工(1983)。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台北:九歌出版社。
  47. 鐘麗慧(1986)。省政建設叢書一一0:關心我們的生活天地。臺灣省新聞處。
被引用次数
  1. 蔡瑞明、黃昱珽(2015)。晚近臺灣民粹主義的發展:「人民」與「他者」想像的形成。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3(3),127-163。
  2. 陳淑容、莊雅仲(2013)。研究臺灣:解嚴後臺灣的「本土」學院政治。成大歷史學報,45,253-278。
  3. 何明修(2001)。台灣環境運動的開端:專家學者、黨外、草根(1980-1986)。台灣社會學,2,97-162。
  4. 何明修(2002)。衝突的制度化?公害糾紛處理法與環境抗爭。教育與社會研究,3,35-63。
  5. 何明修(2003)。工廠內的階級團結:連結石化工人的工作現場與集體行動。台灣社會學,6,1-59。
  6. 何明修(2003)。政治民主化與環境運動的制度(1993-1999)。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0,217-275。
  7. 何明修(2004)。當本土社會運動遇到西方的新社會運動理論:以台灣的反核運動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7,69-97。
  8. 何明修(2004)。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7,33-80。
  9. 何明修(2012)。反國光石化運動的「公民」展演。傳播研究與實踐,2(1),45-54。
  10. 黃俊豪、何明修(2015)。馬政府時期的環境抗爭樣貌(2008-2012):一個抗爭事件的分析。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3(2),177-216。
  11. 黃信勳、徐世榮(2014)。戰後臺灣的環境治理進路:一個生態現代化視角的考察。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2(4),5-63。
  12. 簡凱倫、周桂田(2014)。風險社會下的環評制度與法院─司法系統與社會脈絡的相互建構。國家發展研究,14(1),63-116。
  13. 李杰穎(2017)。看不見的學運對當前的臺灣學運史論述與相關議題的反省。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6,207-224。
  14. 李威宜(2017)。對稱人類學觀點的工農中介研究:臺灣鄉村工業區朝向永續發展的問題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24,145-202。
  15. 林文源(2011)。台灣透析醫療社會力的轉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1,129-186。
  16. 林文源、李丁讚(2003)。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2,57-119。
  17. 劉華真(2008)。重新思考「運動軌跡」:台灣、南韓的勞工與環境運動。台灣社會學,16,1-47。
  18. 劉華真(2011)。消失的農漁民:重探台灣早期環境抗爭。台灣社會學,21,1-49。
  19. 劉華眞(2010)。台灣一九七○年代的勞動抗爭初探。臺灣民主季刊,7(1),31-63。
  20. 湯志傑(2006)。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化」。台灣社會學,12,141-190。
  21. 王金壽(2014)。台灣環境運動的法律動員:從三件環境相關判決談起。臺灣政治學刊,18(1),1-72。
  22. 王信賢(2010)。當代中國「國家—社會」關係的變與常—以環保組織的發展為例。政治學報,49,1-39。
  23. 王信賢、王占璽(2011)。中國社會組織的治理結構與場域分析:環保與愛滋NGO的比較。臺灣政治學刊,15(2),115-175。
  24. 王秀雲(2019)。「不男不女」:台灣「長髮」男性的治理及其性別政治,1960s-1970s。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2,99-146。
  25. 吳介民(2002)。解除克勞塞維茲的魔咒:分析當前社會改革運動的困境。台灣社會學,4,159-196。
  26. 吳彥明(2014)。民主作為一種治理的藝術知識、技藝與主體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7,111-174。
  27. 徐健銘、周桂田(2014)。塑化風險社會塑化劑風暴背後之管制脈絡與結構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5,109-177。
  28. 葉穎超、許雅斐(2005)。抗爭下的環境「異議」:大林反焚化爐事件分析。政策研究學報,5,145-197。
  29. 張春炎(2009)。媽媽的革命與正義的消費者文化?台灣綠色消費運動初探。傳播與管理研究,9(1),95-158。
  30. 莊雅仲(2002)。集體行動、社會福利與文化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7,249。
  31. (2003)。從「全球化風險」到「全球在地化風險」之研究進路:對貝克理論的批判思考。臺灣社會學刊,31,153-188。
  32. (2004)。論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間之消長:一場由相生到相剋之邏輯辯證。嘉南學報(人文類),30,505-516。
  33. (2005)。台灣農業金融改革與社會運動:以「一一二三與農共生」運動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40,99-135。
  34. (2015)。新興環境議題的媒體建構:以台灣替代能源新聞報導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32,19-57。
  35. (2018).The Making of Power Shortage: The Sociotechnical Imaginary of Nationalist High Modernism and Its Pragmatic Rationality in Electricity Planning in Taiwan.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2(3),27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