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陳映真的文學視野-陰柔理論的啟示

并列篇名

The Literary Perspective of Chen Yingzhen-Enlightenment of Yin Rou Theory

DOI

10.29816/TARQSS.201109.0002

作者

戴盛柏(Chung Bor Day)

关键词

陳映真 ; 陰柔理論 ; 凌駕父權 ; 生活節奏 ; 家 ; 交織 ; 包容力 ; Chen Yingzhen ; yin rou theory ; override patriarchy ; the rhythm of everyday life ; home ; intertwine ; containing force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84期(2011 / 09 / 01)

页次

5 - 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若要探討整體社會問題,就不得不面對最根本的合理化問題,亦即人類生活世界的日常生活實踐為什麼是合理的問題。面對此問題,必須具有社會理論的要求。只是社會理論的使用,並非借用任何現有理論架構來維持既定的社會發展模式,而是一種啟示性關係的運用,以面對未來社會的塑造。研究者經由理論的啟示,進入生活世界來對行動者加以瞭解,再回過頭重新形構既有的想法與觀念,如此方能真正問及日常生活世界中那些行動者們認為重要且相關的問題,也方能展望未來。因此,社會理論的運用關鍵在於啟發。一位研究者可以從日常生活世界諸多面向中,汲取具啟發性的社會理論。不全然相同於學院領域所建立的理論,小說文本也具有建立一種理論啟示的可能。吾人針對台灣文學家陳映真的五篇小說作為探討依據,試圖從小說內容中進行初步的社會理論探索;即作為本文的核心問題-陳映真小說中基於女性、母性為出發點,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底下,是否具有建立一種陰柔理論的可能。文中首先以西方對於女性、母性為探討主軸的社會理論作為一種對比,突顯陳映真小說理論的特殊性、及其對於陰性理論發展的潛在優勢;其次針對陳映真小說進行陰柔理論探索,使得該理論的初步圖像能夠顯現。透過陳映真小說所彰顯的社會理論啟示,在於行動者以「包容力」與「生活節奏」兩個概念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動能機制,而能不斷進行連結、交織、浮現、萌生的生活節奏型塑過程,並從中獲得個人生活的意義與社會集體發展的意義。

英文摘要

Like political economics, sociology is used to treat society as a whole, and the most fundamental issue is about rationalization. Why the practice of human daily life is reasonable? Its' need approach of social theory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social theories have played an indirect role to enlighten the study of human behavior and daily life. For that reason, a researcher could build social theories from any dimensions of the world we live, even literature and fiction. This article has tried to find a potential perspective of social theories from five short fictions of Chen Yingzhen, a famous writer in Taiwan. The main concern is the perspective about women and motherhood under the capitalist society in Chen's fictions. Is it possible to establish a Yin-Rou theor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academic Western Feminism? Through the revelation from the social theories revealed in Chen's fictions, an actor can make an agency from the conceptions of containing force and the rhythm of daily life, and obtain some meaning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life and social collective development.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李丁讚(2010)。重回土地:災難社會的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273-326。
    連結:
  2. 張君玫(2007)。女人的「地方」與「倫理」:兼論全球女性主義的可能性。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5,162-193。
    連結:
  3. 陳光興(2009)。陳映真的第三世界:(狂人/瘋子/精神病篇)。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學術會議,新竹:
    連結:
  4. 陳光興(2009)。陳映真的第三世界:(狂人/瘋子/精神病篇)。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學術會議,新竹:
    連結:
  5. Arrighi, Giovanni(2007).Adam Smith in Beijing: Lineages of the 21st Century.London:Verso.
  6. 李沛良(1993)。論中國式社會學研究的關聯概念與命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 邱配文(2008)。陳映真小說的「神女」形象。中國語文,618,95-102。
  8. 哈伯馬斯、洪佩郁譯、藺青譯(1985)。交往行動理論,第一卷:行動的合理性和社會合理化。重慶:重慶出版社。
  9. 胡為美(1977)。追求自由與愛的作家:陳映真。婦女雜誌,106,43-47。
  10. 張維安、陳介玄(1997)。把生活結構放進來:三個台灣企業研究個案的比較分析。社會與經濟叢刊,1,159-210。
  11. 陳映真(2001)。鈴鐺花。台北:洪範書店。
  12. 陳映真(2004)。父親。台北:洪範書店。
  13. 陳映真(2001)。萬商帝君。台北:洪範書店。
  14. 陳映真(2001)。我的弟弟康雄。台北:洪範書店。
  15. 陳映真(2001)。上班族的一日。台北:洪範書店。
  16. 麥克斯‧霍克海默、謝石譯、沈力譯(1989)。批判理論。台北:結構群。
  17. 費孝通(1985)。鄉土中國。北京:三聯書店。
  18. 費爾南‧布勞岱爾、施康強、顧良(1999)。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三〈世界的時間〉。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19. 趙剛(2009)。青年陳映真:對性、宗教與左翼的反思。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學術會議,新竹:
  20. 歐宗智(1994)。陳映真小說人物的女性自覺。明道文藝,222,153-157。
  21. 顧燕翎編(1999)。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