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誰是局內人?從傳統領域到政治領域,一種治理性的可能

并列篇名

Who is the Insider? From Traditional Territory to Political Domain A Possibility of Governmentality

作者

施聖文(Sheng-Wen SHIH)

关键词

傳統領域 ; 政治領域 ; 治理性 ; 歷史社會學 ; 原住民運動 ; 私有化 ; traditional territory ; political domain ; governmentality ; historical sociology ; aboriginal movements ; privatization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2期(2019 / 04 / 30)

页次

49 - 9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是從現今傳統領域推動的困境中,回問歷史過程中是哪些因素造成今日的問題。分析發現,不同時期的各種運動抗爭架構出國家與原住民族之間的複雜關係,同時藉由各種治理技術達成一種實踐合理性。為了維持此一合理性,並合乎某種經濟的學說或計算,及行政系統的治理性格,佈置了政治領域的「局」。這個「局」把「傳統領域」讓渡到現代國家主權的架構中,也逐漸將原本保持抵抗的人納入局內。這個納入的過程就是將傳統領域逐漸轉成政治領域的過程,使得傳統領域的概念逐步成為一種政治領域的聲稱,呈現出一種現代國家治理性的可能。本文主要藉由歷史社會學的比較方法,比較1980年代「還我土地運動」中的土地論述,以及「傳統領域」從研究調查到立法劃設的過程。兩個運動訴求的歸還土地,無意間都與保留地私有化的「我」結合。在各種行政部門進行的增/劃編保留地作業中,傳統領域的意義呈現出一種「被發明的傳統」,並在經歷各種運動與抗爭之後,以一種定置的劃界模式不斷地位移。當「還我土地」到「傳統領域」的過程中聲稱維繫傳統之際,仍置入了現代土地私有的模式,偷渡了私有化的概念,並與其合流而合理化地說服自己。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edicament of the promo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recently, and inquires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caused present problem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es. The analysis finds that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aborigines were constructed in every social move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A variety of governance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chieve a practical rationalit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ationality, it is required to conform to certain economic doctrines, calculations, and the governance character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to set up a "game" in the political domain. This "game" also means that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has become a claim of the political rights in the framework of modern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the people who originally maintained resistance have gradually been incorporated in the game. This process of incorporation has been transforming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into a political domain, and making the concept of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gradually become a political claim, and therefore the modern state governmentality can be realized.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scourse of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with the Aboriginal Land Movement in the 1980s by applying the comparative method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 appeals of giving back the land in the two movements coincidentally both included an "I", which is the subject of the privatization of the reserve.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es of re-investigating and re-mapping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by the concern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 meaning of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appears as an "invented tradition". Practices in various social movements of the aboriginal, with a fixed demarcation model of locating, has also moved to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roles. When it is claimed to maintain the tradition in the Aboriginal Land Move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 is still embedded in the logic of the land privatization. The land privatization has displaced the meaning of tradition a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台邦.撒沙勒(2008)。傳統領域的裂解與重構:Kucapungane人地圖譜與空間變遷的再檢視。考古人類學刊,69,9-44。
    連結:
  2. 瓦歷斯.貝林(2009).Seediq Tgdaya的傳統領域與文化場域.南投: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連結:
  3. 官大偉,林益仁(2008)。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69,109-141。
    連結:
  4. 陳竹上(2010)。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無家可歸? 從「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檢視臺灣原住民保留地政策的虛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97-134。
    連結:
  5. 羅素玫(2010)。文化認同、生態衝突與族群關係:由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傳統領域論述談起。考古人類學刊,72,1-33。
    連結:
  6. 顧玉珍,張毓芬(1999)。臺灣原住民族的土地危機:山地鄉「平權會」政治經濟結構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221-292。
    連結:
  7. 傳統領域。2018。「原轉小教室」官網。(上網日期:2018年4月2日)。
  8. Althusser, L. P.,陳墇津(譯)(1995).保衛馬克思.臺北:遠流.
  9. Anderson, B.,吳叡人(譯)(2005).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 Batu Qalavangan(黃昱淮)(採訪)。(2018年7月17日)。〈魚池鄉劃入邵族傳領惹議原民會親上火線溝通〉。《原視新聞》。臺北:原住民族電視台。(上網日期:2018年4月2日)。
  11. Foucault, M.,劉北成(譯)(2003).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
  12. Foucault, M.,錢瀚(譯),陳曉徑(譯)(2010).安全、領土與人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3. Hacking, I.(1999).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at?.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4. Hobsbawm, E.,陳思仁(譯)(2002).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
  15. Iwan Tadaw(高旻君)、Batu Qalavangan(黃昱淮)(採訪)。(2018年6月24日)。〈仁愛過坑段原保地納邵傳領引族人不滿〉。《原視每日新聞》。臺北:原住民族電視台。(上網日期:2018年4月2日)。
  16. Iwan.Nawi=黃鈴華(2005).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國會路線.臺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17. Lai, V.。(2017年1月11日)。〈學者:原民土地政策急轉彎,是整個台灣社會對原住民族的擔憂和恐懼〉。《Mata Taiwan》。(上網日期:2018年4月2日)。
  18. Mann, M.,李少軍(譯),劉北成(譯)(1994).社會權力的來源:自源起到西元1760年的權力史.臺北:桂冠.
  19. Scott, C. J.,王曉毅(譯)(2011).國家的視角: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 Skocpol, T.,封積文(譯)(2007).歷史社會學的視野與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1. Tilly, C.,謝岳(譯)(2011).集體暴力的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2. Twaw.Yukex=黃修榮(1988)。從還我土地運動看原住民融合的契機。使者月刊,11,14-17。
  23. Williams, R.,劉建基(譯)(1999).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北京:三聯書店.
  24.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5. 中國地理學會(2004).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6. 台邦.撒沙勒。(2001年1月23日)。〈設國家公園前,請先畫張部落地圖〉。《中國時報》,第15版。
  27. 台邦.撒沙勒(2001).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28. 台邦.撒沙勒(1992).尋找失落的箭矢:部落主義的視野和行動.臺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29. 立法院。2012。〈委員會記錄〉。《立法院公報》101(42): 161。(上網日期:2018年4月2日)。
  30. 伊書兒、Ngayaw(採訪)。(2007年8月10日)。〈挑戰馬里光〉。《原視每日新聞》。臺北:原住民族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影音資料庫(未上網)。
  31. 夷將.拔路兒(編)(2008).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下).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32. 夷將.拔路兒(編)(2008).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33. 行政院。(2013年3月14日)。〈行政院會通過「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行政院新聞公告》。(上網日期:2019年4月6日)。
  34. 沈俊祥(2008).空間與認同:太魯閣人認同建構的歷程.臺北:翰蘆.
  35. 汪明輝(1992)。Hupa:阿里山鄒族傳統的領域。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8,1-52。
  36. 汪明輝(1999)。臺灣原住民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1,83-110。
  37. 林淑雅(1997)。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38. 林慶祥(2018)。【開發引爆部落戰】「我的給你用,怎麼變成你的」台東阿美族3部落鬧翻。鏡週刊
  39. 金尚德(2006)。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40. 施聖文(2013)。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41. 施聖文(2004)。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42.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
  43. 張茂桂(編)(1996).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
  44. 張茂桂,顏愛靜(1998).臺灣原住民對保留地政策之態度:一般意見調查及原住民菁英調查.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45. 張茂桂,顏愛靜(1998).臺灣原住民對保留地政策之態度:一般意見調查及原住民菁英調查.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46. 莎瓏.伊斯哈罕布德、馬躍.比吼。(2017年2月6日)。〈劃一條「回家的路」─了解原住民傳統領域的16題問答〉。《報導者》。(上網日期:2018年4月2日)。
  47. 陳永龍,台邦.撒沙勒(1994)。由部落主義到原住民自治區:思索臺灣原住民社會的出路。原報,24
  48. 黃雅鴻(2003)。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49. 黃雅鴻(2005)。4192-1:原住民傳統領域主權中的日常生活。第九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一民族.第四世界:原住民族的生活空間論文集,臺北:
  50. 黃樹民(編),章英華(編)(2010).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51.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52.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2)。,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53. 臺灣省原住民行政局(1995)。,南投:臺灣省原住民行政局。
  54. 劉得楷(2008)。臺灣大學地理還經資源研究所。
  55. 鄭永年(編),張茂桂(編)(2003).兩岸社會運動分析.臺北:新自然主義.
  56. 蕭惠中(2003)。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
  57. 謝世忠(2004).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臺灣原住民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8. 鍾青柏(1990)。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
  59. 顏愛靜(199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60. 顏愛靜,楊國柱(2004).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臺北:稻鄉.
  61. 羅永清(2005)。內在界線與外在範圍的辯證:馬遠布農族丹社群部落邊界之探討—兼對界線主義製圖的批判。第九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一民族.第四世界:原住民族的生活空間論文集,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