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1960年代「牡丹桂閩劇團」新加坡演出印記

并列篇名

Mu Dan Gui Min Theater Troupe's Performances in Singapore in the 1960s

作者

蔡欣欣(Tsai Hsin-hsin)

关键词

新加坡 ; 臺灣歌仔戲 ; 牡丹桂閩劇團 ; 唱片 ; 1960 年代 ; Singapore ; Taiwan traditional opera ; Mu Dan Gui Min Theater Troupe ; vinyl records ; 1960s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94期(2016 / 12 / 01)

页次

1 - 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臺灣歌仔戲重啟前往東南亞商演的通路。1964年由臺南陳飛山與黃喜以南部「中華興」成員為班底,再邀集北部11 位藝人組成的「牡丹桂閩劇團」,最常在臺灣歌仔戲史中被提及,因其成員俱都是南北著名藝人。審視「牡丹桂」與之前相繼被邀請的「新台光閩劇團」(1962)與「柏華閩劇團」(1964),其實有着相當的關係網絡,可由此檢視星馬的請戲機制與劇團的演員組合模式。本文結合報刊史料、期刊論著的「文獻」耙梳整理,戲單、照片與唱片等「實物」的蒐集考證,實地田野與口述歷史的「文化人類學」材料的訪談紀錄等「三重證據法」的研究策略,耙梳整理1960 年代臺灣歌仔戲班,受邀出國公演的運作機制、成員組織、演出場域、劇藝類型與唱片錄製等歷史圖像,建構「牡丹桂」在新加坡的演出印記,為臺灣歌仔戲的東南亞海外傳播填補歷史縫隙。

英文摘要

After the Pacific War, the Taiwanese kua-a opera resumed its commercial performances in Southeast Asia. Mu Dan Gui Min Theater Troupe, because many of its members were famous actors and actresses, became a theater troupe that figured most prominently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opera. It was founded in 1964 by Chen Feishan and Huang Xi. Their basic members were enlisted from the Zhonghua Xing Theater Troupe of Tainan, and additional eleven ones from the North. Upon examining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between members of Mu Dan Gui, New Taiguang (1962), and Baihua (1964) Min Theater Troupes, one may detect a certain network that will help us explore the troupe-hiring mechanism and patterns of troupe members' composition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In this study, I employ the "triple evidence" strategy. By integrating evidences from newspaper archives and journal articles, actual objects such as photos, vinyl records, and theater bill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oral history interview records, I sort out the history of the mechanism of Taiwanese kua-a opera troupes' overseas performances, composition of the troupe members, the theater environment, genres of opera, and vinyl recordings in Singapore. I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scenario of Mu Dan Gui's engagements overseas and bridge up gaps of its dissemination history in Southeast Asi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蔡欣欣(2015)。1960 年代臺灣歌仔戲「柏華閩劇團」新加坡演出印記考索。戲劇學刊,21,97-133。
    連結:
  2. 簡秀珍(2015)。北管家庭戲的敘事及其展現的群體心態—以《藥茶記》、《雙貴圖》、《合銀牌》、《鐵板記》為討論中心。戲劇學刊,21,7-46。
    連結:
  3. 杜忠全。2006。〈從唐山大戲到薌劇(下)—老檳城的閩南戲歲月〉。《光華日報•新風版》12 月27 日。
  4.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5. 王芳(2004)。京劇在新加坡。新加坡:新加坡戲曲學院。
  6. 吳華(1981)。獅城掌故。新加坡:教育出版社。
  7.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
  8. 呂福祿口述、徐亞湘編(2001)。長嘯:舞臺福祿。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9. 呂福祿口述、廖秀容編(2015)。見錄歌仔戲。新北:稻鄉出版社。
  10. 沈惠如(2007)。論臺灣歌仔戲與新加坡的交流。秋月對歌:臺灣新加坡歌仔戲的發展與交流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1. 周寧編(2007)。東南亞華語戲劇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12. 林永昌(2006)。臺南市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13. 林鶴宜、許美惠(2008)。淬煉—陳剩的演藝風華和她的時代。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14. 林鶴宜、蔡欣欣(2004)。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15. 紀慧玲(1999)。凍水牡丹。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6. 郁樹錕編(1951)。南洋年鑑。新加坡:南洋報社。
  17. 許永順(2007)。新加坡福建戲1963-2005。新加坡:?菜芭城隍廟聯誼會。
  18. 許永順(2013)。新加坡福建戲紀實。新加坡:許永順工作廳。
  19. 陳秀枝口述、廖秀容編(2014)。歌仔戲實錄。新北:稻鄉出版社。
  20. 蔡欣欣(2011)。臺灣戲曲景觀。臺北:國家出版社。
  21. 賴素春(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廈門大學中文系。
  22. 顧長永(2006)。新加坡:蛻變的四十年。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蔡欣欣(2021)。一九六○年代台灣歌仔戲赴星洲展演印記。臺灣文學學報,39,1-34。
  2. 林鶴宜(2017)。混雜與交融的「傳統」想像:馬來西亞在地職業戲班「麒麟」閩劇團歌仔戲劇目及演出觀察。民俗曲藝,198,63-126。
  3. (2024)。日治時期「臺灣籍民」的海外「演藝娛樂」事業-以歌仔戲為中心。戲劇學刊,4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