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皇權下的聖道:日治後期中部地區的鸞堂網絡與時代適應—以《皇民奉公經附孝經》為中心

并列篇名

Confucianism under the Heavenly Sovereign's Power: Phoenix Hall Networks and Adaptations in Central Taiwan during the Late Japanses Colonial Era-Centering on The Classics of Komin Hokokai and Filial Piety

作者

李偉呈(Li Wei-chen)

关键词

皇民奉公經附孝經 ; 鸞堂網絡 ; 中部地區 ; 時代適應 ; The Classics of Komin Hokokai and Filial Piety ; phoenix hall networks ; central Taiwan ; adaptation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219期(2023 / 03 / 01)

页次

231 - 27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成書、出版於1943年的《皇民奉公經附孝經》為探討對象,討論該經典之內容、背景、流通模式及相關人士。並且以這些人為切入點,透過鸞堂資料及日記等材料理解其宗教網絡以及鸞堂系統,梳理出經書誕生的時代意義。本研究發現,《皇民奉公經附孝經》內容雖符合戰時國家意識形態,但其內容仍有傳統漢文化的道德觀念及宗教思維,保持透過善書進行社會教化的功能。並且《皇民奉公經附孝經》的成書帶有漢文化保存、維繫鸞務的目的,可視為民間社會透過宗教文本自行配合當局政策的一種方式。《皇民奉公經附孝經》中的相關人士身分多為地方菁英與鸞堂成員,其身分包含實業家、農主、公學校教師等職務。並且這些人多受過漢文教育薰陶。此外,《皇民奉公經附孝經》一書背後的宗教網絡及相關鸞堂為彰化三興堂系統下醒化堂體系,這些人多為醒化堂體系下鸞堂之成員,或相關鸞務參與者,其分布均集中在臺中、彰化、南投一帶。因此該經書背後所構成的人際網絡可視為中部地區鸞堂活動的縮影。本文認為,《皇民奉公經附孝經》的誕生可能是中部地區鸞堂成員、地方菁英在時局的壓力下,為了其宗教經營、事業維護及社會教化及漢文化保存等目標,透過合作及編纂,促成該書的誕生。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takes the 1943 text entitled The Classics of Komin Hokokai and Filial Piety as its subject of discussion and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work's production in Taiwan during the waning years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its contents, and the individuals related to its history. I then utili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people as an entry point for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networks, phoenix hall (luantang) systems, and this work'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My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while the contents of The Classics of Komin Hokokai and Filial Piety conform to the wartime ideology of the Japanese Empire, it also preserves moral concepts and religious thinking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cluding its goal of carrying out social education through morality books. Moreover, The Classics of Komin Hokokai and Filial Piety strove to preserve Chinese culture, maintain phoenix hall affairs and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serve as a way for local society to cooperate with the colonial government's policies through religious texts. Individuals related to the publication of The Classics of Komin Hokokai and Filial Piety were mostly local elites and phoenix hall members from a wide variety of professions (industrialists, farmers, teachers, etc.) who had received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and could practice spirit writing. The data in this paper reveal that the religious background behind the phoenix halls responsible for producing The Classics of Komin Hokokai and Filial Piety featured the Xinghua Temple system from the Sanxing Temple network. Most of the people in this network were members of phoenix halls belonging to the Xinghua Temple system or participants in related activities organized in Taichung City, Changhua County, and Nantou County. Therefore, The Classics of Komin Hokokai and Filial Piety is a work produced by phoenix halls in the central Taiwan region, and can be regarded as a microcosm of their activities during the late colonial era. In addition, these people belonged to the same organization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daily life,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On the whole, despite considerable pressures at that time, phoenix hall members and local elites still endeavored to sustain their religious careers, promote social education, and preserve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cooperation and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lassics of Komin Hokokai and Filial Pie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Katz, Paul(2011)。Spirit-writing Ha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of Puli (Nantou County)。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174,103-184。
    連結:
  2. 王志宇(2015)。日治時期永靖邱氏宗族與其鸞堂活動—以錫壽堂與醒化堂為中心。華人宗教研究,6,59-86。
    連結:
  3. 王見川(2017)。新竹飛鳳山代勸堂、楊福來與台灣客家地區鸞堂(1899–1936)。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6,221-235。
    連結:
  4. 江寶釵(2009)。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對世務之肆應—以連橫的漢學傳播事業為觀察核心。成大中文學報,26,81-117。
    連結:
  5. 呂妙芬(2004)。晚清士人論《孝經》與政治教化。臺大文哲學報,61,223-260。
    連結:
  6. 杜昀玶(2012)。歷史記憶的現身與缺席:以二林事件中的蔗農組合幹部與蔗農為例。文史臺灣學報,5,207-232。
    連結:
  7. 許雪姬(1999)。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167-211。
    連結:
  8. 蔡蕙頻(2009)。日治時期臺灣的宗教發展與尊皇思想初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1,119-142。
    連結:
  9. Clart, Philip,Scott, Adam(2014).Religious Publishing and Print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1800–2012.Berlin:de Gruyter.
  10. Dean, Kenneth(1998).Lord of the Three in One: The Spread of a Cult in Southeast China.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1. Katz, Paul(1996).Morality Books and the Growth of Local Cults: A Case Study of the Palace of Guidance.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14,203-241.
  12. Seiwert, Hubert(2003).Popular Religious Movements and Heterodox Sects in Chinese History.Leiden:Brill Press.
  13. 三興堂(編)(1980).塵海梯航.永靖:三興堂.
  14. 丸井圭治郎(1993).臺灣宗教報告調查書.臺北:捷幼出版.
  15. 王世慶(1986)。日據初期臺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臺灣文獻,37(4),111-152。
  16. 王志宇(1997).台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臺北:文津出版公司.
  17. 王志宇(1997)。儒宗神教統監正理楊明機及其善書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20,43-69。
  18. 王志宇(2021)。漢文傳統與鸞堂信仰 : 以埔里地區的鸞堂為例(1895–2010s)。臺陽文史研究,6,121-142。
  19. 王志宇(2019)。從關平降詩看鸞書降神結構的轉變—以中部地區的鸞書為中心。臺陽文史研究,4,73-88。
  20. 王見川(1996).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出版公司.
  21. 王見川(1995)。臺灣鸞堂起源及其開展—兼論「儒宗神教」的形成。臺北文獻,112,49-83。
  22. 王見川(編),范純武(編),李世偉(編),張二文(編)(2009).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民間文化(第一輯).臺北:博揚文化.
  23. 王見川,李世偉(2000).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揚文化出版公司.
  24. 向山寬夫,楊鴻儒(譯)(1999).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下).臺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25. 呂妙芬(2011).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6. 宋光宇(1982)。地獄遊記所顯示的當前社會問題。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臺中:
  27. 宋光宇(1994)。清代臺灣的善書與善堂。民間信仰與中國社會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
  28. 宋光宇(1992)。從最近十幾年來的鸞作遊記式善書談中國民間信仰裡的價值觀。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9. 宋光宇(1994)。解讀清末在臺灣撰作的善書《覺悟新選》。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65(3),673-723。
  30. 李世偉(1999).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公司.
  31. 李毓嵐(2013)。林獻堂的愛佃設施—坑口農事自治村。新眼光:臺灣史研究面面觀,臺北:
  32. 李毓嵐(2010).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33. 林呈蓉(2010).皇民化的時代.臺北:臺灣書房公司.
  34. 《坑口農事自治村事業概況(附農事自治村規約書)》。1935。林猶龍。臺中:大安產業株式會社。
  35. 林寶樹(1971).林湯盤先生與合作事業.臺中:私立樹德工業.
  36. 林獻堂(註),許雪姬(註)(2007).灌園先生日記(十四).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37. 林獻堂(註),許雪姬(註)(2007).灌園先生日記(十三).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38. 林獻堂(註),許雪姬(註)(2008).灌園先生日記(十五).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39. 林獻堂(註),許雪姬(註)(2008).灌園先生日記(十六).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40. 林獻堂(註),許雪姬(註)(2004).灌園先生日記(七).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41. 林獻堂(註),許雪姬(註)(2004).灌園先生日記(六).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42. 林獻堂(註),許雪姬(註)(2011).灌園先生日記(十九).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43. 林獻堂(註),許雪姬(註)(2006).灌園先生日記(十一).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44. 《松月書室吟草》。1940。林耀亭著。林湯盤編。臺中:編者。
  45. 林蘭芳(1996)。日據末期台灣「皇民奉公」運動,1941–1945。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
  46. 柯若樸(2002)。「民間儒教」觀念之試探—以臺灣儒宗神教為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4,31-38。
  47. 柯若樸, Philip,林聖授(譯)(1995)。一部新經典的產生:臺灣鸞堂中的啟示與功德。民間宗教(第一輯),臺北:
  48. 宮本延人(1988)。日本统治时代台湾における寺庙整理问题。奈良:天理教道友社。
  49. 翁聖峰(1997)。日據末期的台灣儒學—以「孔教報」為論述中心。第一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南:
  50. 酒井忠夫,劉嶽兵(譯)(2010).中國善書研究(增訂本).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51. 馬西沙,韓秉方(2017).中國民間宗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2. 馬西沙,韓秉方(2017).中國民間宗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3. 康豹(編)(2018).近代中國的宗教.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4. 康豹(編), Paul R.,高萬桑(編), Vincent(2015).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55. 張泰祥(1961).中華民國五十年來民眾團體.臺北:中華民國民眾團體活動中心.
  56. 張素玢(2000)。憤怒的葡萄—二林葡農抗爭事件。臺灣史蹟,36,251-266。
  57. 梁其姿(1997).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58. 許雪姬(註)(2012).黃旺成先生日記(九).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59. 許雪姬(註)(2013).黃旺成先生日記(十一).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60. 許雪姬(編),楊麗祝(編),賴惠敏(編)(2010).臺中縣志人物志(續修)卷九.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
  61. 陳文松(2022).白頭殼仔:洪元煌(1883–1958)的人生組曲:殖民統治與草屯洪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中心.
  62. 陳文松(2016)。草屯洪元煌的兩個戰後及其傳奇一生。臺灣風物,66(2),53-126。
  63. 陳世榮(2001)。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政大歷史學報,18,203-242。
  64. 陳世榮(2010)。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
  65. 陳玲蓉(1992).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台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出版公司.
  66. 游子安(2005).善與人同:明清以來的慈善與教化.北京:中華書局.
  67. 發一崇德道場(編)(1993).誠化大仙曾炳元老先生成道三十周年紀念專輯.彰化:彰化發一崇德道場.
  68. 菩提樹雜誌社(編)(1956)。籌建台中佛化圖書館樂助芳名錄。菩提樹,64,43。
  69. 黃文車(2007)。淺談嘉義老書局—蘭記與玉珍書局之創辦過程。文訊,257,93-96。
  70. 黃秀政(2004)。日治時期林氏宗族在臺灣中部的發展 : 以臺中林氏宗廟相關衍派為中心。興大人文學報,34,871-927。
  71. 楊永智(2007).明清台南出版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2. 楊永智(2007)。臺灣嘉義蘭記書局經售出版圖書考述。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8,235-270。
  73. 《臺中州及所屬團體職員錄》。1932。臺中州編。臺中:臺灣新聞社。
  74. 臺灣二林蔗農事件文化協會(2017)。台灣二林蔗農事件 92 週年紀念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5. 《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1936–1944。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76. 《皇民鍊成臺灣青年必携》。1941。臺灣青年皇民鍊成研究會編。臺北:臺灣青年皇民鍊成研究會。
  77. 臺灣新民報社(1986)。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社。東京:湘南堂書店。
  78. 《臺灣人士鑑》。1937。臺灣新民報社、興南新聞社。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79. 《臺灣青年讀本》。1943。臺灣總督府。臺北:臺灣教育會。
  80. 趙麗真(編)(2004).財團法人臺中市私立瑞基金會暨附設瑞光托兒所創校三十五週年紀念專輯—真情回顧幼教生涯三十載.臺中:私立瑞光托兒所.
  81. 蔣萬生(編)(1955).贊生孝經.彰化:八卦寺福涵堂.
  82. 蔡秀菁,張家麟(2020)。為何代天宣化:三芝智成堂的鸞務變遷。臺灣研究,7,23-56。
  83. 蔡蕙頻(2016)。日治時期臺灣農民運動中的日本人及其影響:以二林事件為中心的觀察。臺灣史料研究,47,2-28。
  84. 蔡錦堂(1994)。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
  85. 蔡錦堂(1991)。日據末臺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正廳改善運動」為中心。思與言,29(4),65-84。
  86. 蔡錦堂(1995)。皇民化運動前臺灣社會教化運動的展開:1931–1937。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臺北:
  87. 鄭志明(2000)。楊贊儒與聖德寶宮。臺灣文獻,51(3),139-163。
  88. 賴崇仁(2005)。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89. 謝崇耀。《崇聖道德報》及其時代意義之研究。臺灣文學研究學報,5,141-186。
  90. 〈(昭和七年三月末日)會員名簿〉。1932。霧峰一新會編。霧峰:霧峰一新會。
  91. 蘇全正(2017)。日治時期佛教女眾道場的聯合行動:以《韻文釋迦傳》印製為例之探討。佛光圓覺學報,30,23-63。
  92. 顧雅文(編),張素玢(編),李毓嵐(編),李昭容(編)(2015).從神社到忠烈祠:台灣國家祭祀的轉換.臺北:群學出版公司.
  93. 顧雅文(編),張素玢(編),李毓嵐(編),李昭容(編)(2018).新修彰化縣志卷九人物志社會人物篇.彰化:彰化縣政府.
  94. 《臺灣保甲皇民化讀本》。1941。鷲巢敦哉。臺北:臺灣警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