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連結:
-
鄭忍嬌、陳皎眉(1994)。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自我狀態對身心健康之影響。婦女與兩性學刊,5,47-67。
連結:
-
Dean, A.,Kolody, B.,Wood, P.(1990).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from various sources on depression in elderly persons.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31,148-161.
-
Dew, T.,Huebner, E. S.(1994).Adolescents` Perceived Quality of Life: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32,185-199.
-
House, J. S.,Umberson, D.,Landis, K. R.(1988).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of social suppor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4,293-318.
-
Lai, G.(1995).Work and family role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urban China.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36,11-37.
-
Laird, R. D.,Pettit, G. S.,Dodge, K. A.,Bates, J. E.(1998).The social ecology of schoolage child care.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3),341-360.
-
Lin, N.,Lai, Gina.(1995).Urban stress in China.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41(8),1131-1145.
-
Mirowsky, J.,Ross, C. E.(1986).Paranoia and the structure of powerles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228-239.
-
Mirowsky, J.,Ross, C. E.(1995).Sex differences in distress: Real or artifac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0,449-468.
-
Pettit, G. S.,Laird, R. D.,Bates, J. E.,Dodge, K. A.(1997).Patterns of after-school care in middle childhood: Risk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outcomes.Merrill-Palmer Quarterly,43(3),515-538.
-
Posner, J. K.,Vandell, D. L.(1994).Low-income children`s after-school care: Are there beneficial effects of after-school programs?.Child Development,65,440-456.
-
Ross, C. E.,Wu, Chia-ling(1995).The links between education and health.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0,719-745.
-
Ryff, C. D.(1989).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7,1069-1081.
-
Stevenson, D. L.,Baker, D. P.(1989).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7(6),1639-1657.
-
After-school programs in Taiwan: Program features and child adjustment
-
全省教育政策與九年一貫教育調查
-
Umberson, D.,Chen M. D.,House, J. S.,Hopkins, K.,Slaten, E.(1996).The effe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re men and women really so differ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1,837-857.
-
Williams, D. R.,Collins, C.(1995).US socioeconomic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health: Patterns and explanation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1,349-386.
-
九十年台閩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
-
毛國楠(1995)。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因應方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師大教育心理學報,28,177-194。
-
王震武、林文瑛、臺灣研究教育基金會主編(1994)。臺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前衛。
-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
-
周玉慧、楊文山、莊義利(1998)。晚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老人身心健康。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0(2),227-265。
-
周麗玉(2001)。多元入學方案不等於基本學力測驗。師友,92(2),15-19。
-
林俊瑩、黃毅志(2006)。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因果關聯的方向性探討:台東師院追蹤調查資料的貫時性分析。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1-39。
-
林南、盧漢龍(1989)。社會指標與生活質量的結構模型探討。中國社會科學,4,75-97。
-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方法(二)-統計原理與技術分析。台北:雙葉書廊。
-
胡海燕(2005)。高三補習生的心理困擾及其教育對策。現代教育科學,2,31-33。
-
唐先梅(1999)。雙薪家庭家務工作、公平觀、與夫妻關係滿意度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28,16-30。
-
唐憶淨、李孟智、王玉潯、吳麗芬、黃孝鏘、卓良珍、周崇頌(1999)。老人自覺健康狀態及其影響因素。中華家醫雜誌,9(1),31-42。
-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19,95-139。
-
馬祖琳、陳蓓薇、陳淑華、蘇怡萍、謝惠如(2000)。課後托育機構服務內容之個案研究。醫護科技學刊,2(1),1-11。
-
張振成(2001)。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的評議。師友,404,19-22。
-
張素紅、楊美賞(1999)。老人寂寞與其個人因素、自覺健康狀況、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5(6),337-347。
-
張善楠、黃毅志、洪泉湖、吳學燕主編(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
許嘉猷(1992)。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
-
陳怡靖、鄭耀男(2000)。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3),416-434。
-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
章英華、伊慶春、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2001)。家庭、學校與補習。青少年生命歷程與生活調適研討會
-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
彭駕騂(2001)。從教師憂鬱症談心理適應。台灣教育,608,26-31。
-
黃政傑(1994)。我國公元兩千年高級中等教育改革方向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
黃毅志(1998)。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台灣社會學刊,21,171-210。
-
黃毅志(1996)。臺灣地區民眾地位取得之因果機制:共變結構分析。東吳社會學報,5,213-248。
-
黃毅志(1995)。臺灣地區教育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中國社會學刊,18,243-273。
-
黃毅志、侯松茂、巫有鎰(2005)。台東縣政府委託專題研究結案報告。台東:台東縣政府。
-
黃毅志、陳怡靖(2005)。台灣的升學問題:教育社會學理論與研究之檢討。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77-118。
-
黃澄月(1988)。與學生一起成長-談教師的心理健康。諮商與輔導,26,19-21。
-
楊國樞(1980)。生活素質的心理學觀。中華心理學刊,22,11-24。
-
楊瑪利(2003)。教改,為什麼天怒人怨。天下雜誌,283,66-74。
-
楊瑩(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
劉寶存(2002)。肯定性行動計畫與美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發展。黑龍江民族季刊,3,68-72。
-
蔡秀美、周雅容(1995)。台灣地區老年失偶婦女的居處狀況、支持網絡和心理健康。中正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6(1),37-56。
-
鄭芬蘭(2001)。課後托育學童快樂情緒模式之驗證。屏東師院學報,15,231-258。
-
賴威岑(2005)。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特質之探討:與其他職業的比較。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159-195。
-
薛承泰(1996)。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台灣社會學刊,20,49-84。
-
謝小芩(1992)。性別與教育機會-以兩所北市國中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2),179-201。
-
謝麗玲(2004)。課外補習:落實終生教育理念的必要措施-論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課外補習。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3(6),39-42。
-
蘇秀枝(2005)。國小學童課後托育、補習才藝與學業成就、行為適應之關係以台中縣大里市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1),173-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