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自身、他者與教育:傅柯的“關懷自身”概念與他者之間的關係
|
并列篇名
|
The Self, Others, and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ucault's "Care of the Self" and "Others"
|
DOI
|
10.6778/NTTUERJ.200712.0105
|
作者
|
許宏儒(Hung-Ju Hsu)
|
关键词
|
主體 ; 他者 ; 關懷自身 ; care of the self ; others ; the subject
|
期刊名称
|
臺東大學教育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18卷2期(2007 / 12 / 01)
|
页次
|
105
-
129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主要在探討傅柯的「關懷自身」思想與「他者」之間的關係。國內已有對於傅柯晚期關於「關懷自身」的相關研究,然而卻少有對其「關懷自身」此一概念與「他者」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經過對於傅柯的法文原典進行探討後,本文發現「他者」為「關懷自身」當中,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一方面,關懷自身事實上指的是,主體能夠恰如其分地與他人交往;另一方面,透過「他者」的「引出」(éduction),主體也能夠更進一步朝向自我完善以及關懷自身的路上前進。而這也是「他者」在關懷自身過程當中的教育意義。
|
英文摘要
|
This article is an attempt to s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ucault's ”care of the self” and ”others”. Taiwan's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the late Foucault has been more focused on his ”care of the self” and le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 of the self” and ”others”. By examining Foucault's work (in French) on this topic,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others” is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in the process of ”care of the self”. On the one hand, ”care of the self” means that ”the self” has an adequate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on the other hand, by means of others' ”éduction”, the subject will go further to bring himself closer to ”self-perfection” and ”care of the self”. The latter is just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are of the self”.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
参考文献
|
-
何乏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編(2006)。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真理與工夫專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連結:
-
張鍠焜(2000)。自我生命的樹立-傅柯與孟子倫理思想及其對現代道德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5,203-220。
連結:
-
F. Gros (Ed.)(2001).L`herméneutique du sujet: cours au Collège de France (1981-1982).Paris:Gallimard/Seuil.
-
Foucault, M.(1976).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1: La volonté de savoir.Paris:Editions Gallimard.
-
Foucault, M.(2003).Le pouvoir psychiatrique: cours au Collège de France (19731-1974).Paris:Gallimard/Seuil.
-
Foucault, M.(1984).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3: Le souci de soi.Paris:Editions Gallimard.
-
Foucault, M.(1984).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2: L`usage des plaisirs.Paris:Editions Gallimard.
-
Foucault, M.(1975).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Paris:Editions Gallimard.
-
Foucault, M.(1994).Dits et écrits Ⅳ: 1980-1988.Paris:Editions Gallimard.
-
Foucault, M.(1966).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Paris:Editions Gallimard.
-
Foucault, M.(1972).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 âge classique.Paris:Editions Gallimard.
-
Foucault, M.,F. Gros (Ed.)(2001).L`herméneutique du sujet: cours au Collège de France.Paris:Gallimard/Seuil.
-
Gros, F.(1996).Michel Foucault.Paris: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Lévi-Strauss, C.(1973).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 deux.Paris:Pocket.
-
Menke, C.(2003).Two kinds of practic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discipline and the aesthetics of existence.UK:Rouledge.
-
Miller, J. E.、高毅譯(1995)。傅柯的生死愛慾。台北:時報。
-
Moran, D.著、蔡錚雲譯(2005)。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
-
Nehamas, A.(1998).The Art of Living.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Rockmore, T.(1995).Heidegger and French philosophy: humanism, antihumanism and being.London:Routledge.
-
Sartre, J. P.(1946).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Paris:Gallimard.
-
王俊斌(1999)。批判教育學做為希望轉化的可能性-傅柯式存在美學的對照。教育研究,66,61-75。
-
何乏筆、黃瑞祺主編(2003)。後學新論。台北:左岸。
-
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2006)。傅柯考。台北:麥田。
-
台灣哲學學會1997年論文
-
高宣揚(2004)。傅科的生存美學。台北:五南。
-
張美川(2004)。自我技術與權力關係:福柯晚期理論中的主體化困境。社會理論學報,7(2),377-434。
-
陳泓易、黃瑞祺主編(2003)。後學新論。台北:左岸。
-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
黃雅嫺(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系。
-
黃煜文(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
黃瑞祺(2005)。再見傅柯:傅柯晚期思想新論。台北:松慧。
-
黃瑞祺主編(2003)。後學新論。台北:左岸。
-
葉永文(1997)。論傳柯(Michael Foucault)的統治術。哲學雜誌,22,204-223。
-
劉育忠(2006)。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
蔡淑玲(1996)。界外的主體傅柯(Michel Foucault)的哲學練習。哲學雜誌,15,96-111。
-
蔡錚雲(2001)。傅柯是如何去修補現象學與倫理學之間的缺口-自我照顧與管理自己。哲學雜誌,37,36-59。
-
蘇永明(2006)。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台北:心理。
|
被引用次数
|
-
Huang, Ching-Chi,Chiang, Hsien-Hsien,Chen, Jih-Yuan(2016).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Nurses Caring for Dying Patients.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4(2),109-117.
-
郭丁熒(2014)。大學生關懷自身之探討: 3 W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6(1),1-26。
-
李慧娟(2010)。傅科的關注自身倫理學及其對國中性教育之啟示。中正教育研究,9(2),17-50。
-
(2010)。淺論女性新移民社會關懷─以人權為主軸。社區發展季刊,130,144-155。
-
(2015)。教育行動研究:M. Foucault的論述/權力/知識觀與分析方法之效用和局限。教育學刊,44,37-72。
-
(2023)。苗栗縣地方派系與基層選舉之研究:以頭份市農會選舉為例。發展與前瞻學報,42,3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