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介團體:台灣社區發展運作難題與另類選擇

并列篇名

On the Intermediate Group: Difficultie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aiwan and Its Alternative Choice

DOI

10.6785/SPSW.201106.0137

作者

林明禛(Ming-Chen Lin)

关键词

社區中介組織 ; 旨趣社群 ; 社區參與 ; broker organization ; interest community ;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期刊名称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5卷1期(2011 / 06 / 01)

页次

137 - 16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68年「台灣省社區發展10年計畫」開始的社區理事會以及後來的社區發展協會,經歷從官方指定組織到人民團體之性質;其中社區發展協會成爲台灣雄動社區發展工作與政府部門的重要對口單位,也成爲社區務展運作下之傳統的中介團體角色。社區發展協會在扮演社區永續發展的中介組織(broker organization)角色上,處於基層政治派系的糾葛,不斷遭致詬病,無疑是不被肯定的。1994年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以來,出現一批對歷史人文空閒、文化產業有著相當旨趣的草根人物且接受相當專業知識技能培訓的社群-社區營造員。社區營造員對社區人文與空間的關注,形成事緣的旨趣社群(interest community)投入地緣的空間社區(space community)營造。中介團體的變遷媒介(change medium)角色是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的重要關鍵,而社區參與則是社區永續發展重要議題:社區發展協會做爲一個中介團體,卻無法恰當扮演角色,相當值得檢討與反省。本文提出不拘泥於傳統的社區發展協會運用,改以多元的兼容社區營造員社群爲中介團體的另類考量;此類社群更能符合Mancur Olson集體行動邏輯論述的最適團體型態。相較於社區發展協會內部的侍從關係與政治盤據現象,社區營造的草根社群,具備促進社區參與集體行爲的選擇性誘因(selective incentives)更高。一旦中介團體運作順遂與正常化,自然容易帶動社區參與,促進社區的永續經營。總結而言,藉由以社區營造員的草根社群爲中介團體的運作方式,可跳脫長久以來社區發展協會組織的政治侍從困境,而有另一番嶄新的作爲,成爲台灣社區發展運作難題下的另類選擇。

英文摘要

From government's eye, the community council of early time or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at later period was always the only suitable unit of broker organization for the community business. Because of the benefit of political faction, being difficult problem with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is intermediate is denounced all the way as the role by various domains. Since the 90's, there're more and more people participated the community renaissance movement, and became the ”interest community”. They may be taken as another new broker group for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elaboration of point by Mancur Olson (1971) at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n, these kinds and the scale of groups, which are tallying with selective incentives, are also the more suitable for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business than association. This might be the alternative option being difficult problem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aiwa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吳明儒(2009)。社區發展的新視野:歐洲國家經驗的學習。台灣社會福利學刊,8(1),29-69。
    連結:
  2. 黃錦峰( 2008 ) 。〈宜蘭縣社區營造的軌跡─一場社會運動的檢視與價值論述〉,《宜蘭看社造》。宜蘭社區營造中心。http://community.ilccb.gov.tw/modules/tinyd1/
  3. Castells, M.(2002).The Power of Identit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4. Chaskin, R. J.,Brown, P.,Venkatesh, S.,Vidal, A.(2001).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New York:Alidine de Gruyter.
  5. Christenson, J.,Robinson, T.(1989).Community Developmenl in Perspectives.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6. Coleman, J. S.(1990).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 Cox, F. M.(ed.)(1979).Strategie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IL:F. E. Peacock.
  8. Deth, J. V.(ed.),Maraffi, M.(ed.),Newton, K.(ed.),Whiteley, P.(ed.)(1999).Social Capital and European Democracy.London:Routledge.
  9. Douglass, M.(ed.),Friedman, J.(ed.)(1998).Cities for Citizens Playing and The Rising of Society in a Global Age.West Sussex:John Wiley & Sons.
  10. Eisenstadt, S. N.,Roniger, L.(1984).Patrons, Clients and Friend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Trust in Socie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Gans, H.(1962).The Urban Villagers: Group and Class in the Life of Italian-Americans.New York:The Free Press.
  12. Hillery, G.(1955).Definitions of Community: Areas of Agreement.Rural Sociology,20(1),111-123.
  13. Kuhn, T. S.(1962).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lion.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4. NASW(2003).Social Work Speak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Policy Statements (2003-2006).Washington, DC: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Press.
  15. Nisbet, R.(1970).The Quest for Communi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 Olsen, M.(1971).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7. Putnam, R. D.(1993).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The American Prospect,4(13),35-42.
  18. Rubin, H. J.,Rubin, I.(1986).Community Organizing and Development.Columbus, Ohio:A Bell & Howell Company.
  19. Shaffer, C. R.,Anundsem, K.(1993).Creating Community Anywhere.New York:Tarcher/Perigree.
  20. Stein, M.(1972).The Eclipse of Community: An Introduction of American Studies.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1. Tonnies, F.(1965).Community and Society.New York:Harper and Row.
  22. Wilson, J. Q.(1995).Political Organization.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3. 內政部(2004)。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之植基土地與關照人民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07,189-192。
  24.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25. 甘炳光編(1996)。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26. 朱美珍(1995)。由人力資源網絡論社區意識的凝聚。社區發展季刊,100,67-74。
  27. 行政院研考會(1996)。社區發展與村里組織功能之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8. 吳明儒(2007)。全球化下台灣社區發展新視野:立足於過去、未來展望。台灣社區工作的溯返與薪傳─徐震教授社區工作論學術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29. 吳重禮、湯京平、蘇孔志(2002)。分立政府與地方民主行政:從台中縣「地方基層建設經費」論地方派系與肉桶政治。中國行政評論,12(1),37-76。
  30. 汲宇荷(1986)。社區發展國情化之初步探討。社區發展季刊,33,46-51。
  31.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9。
  32. 林勝義(2004)。從社區評鑑談台灣社區發展走向。社區發展季刊,107,52-63。
  33. 施威全(1996)。地方派系。台北:揚智文化。
  34. 洪鎌德(2009)。當代社會科學導論。台北:五南。
  35. 洪鎌德、黃德怡(1995)。葛蘭西國家觀的評析。中山社會學報,8(1),1-40。
  36. 徐震(1982)。我國推行社區發展之回顧。社區發展季刊,18,31-43。
  37. 徐震(2004)。台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107,22-31。
  38. 徐震(1985)。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39. 徐震(2002)。從虛擬社區的興起看社區發展的未來。社區發展季刊,100,60-68。
  40. 徐震、李明政(2004)。社會工作思想與倫理。台北:松慧。
  41. 徐震、林萬億(1982)。當代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42. 張世雄(2007)。專題演講:「瞭解社區」與「服務社區」─延續社區工作教育傳承的路標、地圖和螢光。台灣社區工作的溯返與薪傳─徐震教授社區工作論學術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43. 陳欽春(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10(1),183-213。
  44. 陸光(1982)。社區發展之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8,44-51。
  45. 陶蕃瀛(1999)。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分析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88,190-196。
  46. 陶蕃瀛(1994)。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實務。台北:五南。
  47. 黃世輝、宮崎清(1996)。從日本看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法。人心之華─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
  48. 黃清高(1989)。社區發展工作問題與人員訓練。社區發展國情論要選輯,台北:
  49. 黃源協(2009)。社區資產與網絡建構─兼論社區工作者在網絡建構中的角色。社區發展季刊,126,136-150。
  50. 黃源協(2004)。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107,78-87。
  51. 黃源協、蕭文高(2010)。社區工作。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52.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台北:遠流。
  53. 黃肇新(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54. 黃麗玲(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55. 蔡宏進(1996)。社區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56. 蔡宏進(1996)。社區發展中對社區組織的運用。社區發展季刊,75,135-143。
  57. 蔡明惠(1998)。台灣鄉鎮派系與政治變遷─河口鎮「山頂」與「街仔」的鬥爭。台北:紅葉文化。
  58. 蕭文高(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
  59. 蕭玉煌(2002)。內政部推展社區發展工作之成果與新方向。社區發展季刊,100,5-14。
  60. 賴兩陽(200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61. 謝慶達(199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
  62. 蘇景輝(2003)。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被引用次数
  1. 程航(2020)。內生型與外衍型中介組織網絡連結之比較研究—從社區照顧與社會資本建構觀點。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6,1-41。
  2. 林國明(2016)。審議造就積極公民?公民審議、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8(2),133-177。
  3. 林明稹(2013)。原鄉部落發展與照顧服務模式初探─以東部泰雅族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6(2),189-213。
  4. 張峻豪(2014)。香港區議會與社區發展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32(1),53-97。
  5. 張峻豪(2021)。我國社區政策的雙軌性與調適可能:以桃米社區、南埔社區、土溝社區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7(4),421-439。
  6. 張鎧如,林鼎翔(2022)。社區志工聯絡誰?從社區志工觀點探究自主防災社區關鍵行動者之災害防救知識中介功能與網絡。中國行政評論,28(3),1-31。
  7. (2016)。社區型組織推動家庭暴力防治的現況與挑戰。社區發展季刊,154,183-194。
  8. (2021)。褪去中的身影:從社區家暴預防方案反思綜融性社會工作角色。靜宜人文社會學報,15(2),69-98。
  9. (2024)。「理事長兼村里長社區發展量能更高?」—東部及離島地區能力調查的反證。社區發展季刊,186,12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