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回應〈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DOI

10.6254/2009.32.187

作者

伊慶春

关键词
期刊名称

本土心理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2期(2009 / 12 / 31)

页次

187 - 19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葉光輝(1998)。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9,53-117。
    連結:
  2. Boey, K. W.(1976).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 Buehler, C.,Gerard, J.(2002).Marital conflict, ineffective parenting, and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maladjustment.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4(1),78-92.
  4. Cheung, C. K.,Lee, J. J.,Chan, C. M.(1994).Explicating filial piety in relation to family cohesion.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9(3),565-580.
  5. Choi, J. S.,R. Hill (Eds.),R. Koenig (Eds.)(1970).Families in East and West.Paris:Mouton.
  6. Cicirelli, V. G.(1983).A comparison of helping behavior to elderly parents of adult children with intact and disrupted marriages.The Gerontologist,23(6),619-625.
  7. Cicirelli, V. G.(1983).Adult children's attachment and helping behavior to elderly parent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45(4),815-825.
  8. Crockenberg, S.(1987).Predictors and correlates of anger toward and punitive control of toddlers by adolescent mothers.Child Development,58,964-975.
  9. Hamilton, G. G.(1990).Patriarchy, patrimonialism, and filial piety: A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Western Europe.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41(1),77-104.
  10. Ho、 D. Y. F.(1994).Filial piety, authoritarian moralism, and cognitive conservatism in Chinese societies.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120,349-365.
  11. Ho、 D. Y. F.,Kang, T. K.(1984).Intergenerational comparisons of child-rearing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in Hong Kong.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004-1016.
  12. Ho、 D. Y. F.,M. H. Bond (Ed.)(1996).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Ho, E. K. F.(1994).Unpublished bachelor's thesi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4. Hoffman, M. L.,W. M. Kurtines (Eds.),J. L. Gewirtz (Eds.)(1984).Morality, mor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5. Jin, L.,Yuen, M.,Watkins, D.,J. A. Elsworth (Ed.)(2007).Psychology of decision making in education, behavior and high risk situations.New York, NY:Nova Science Publishers.
  16. Kim, H. C.,Cho, N. J.,Choi, S. J.,Yu, I. H.(1986).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 model of the Korean family.Seoul, Korea: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17. Kwan、 K. K. L.(2000).Counseling Chinese people: Perspectives of filial piety.Asian Journal of Counseling,7,23-41.
  18. Lee, A. E. Y.(1997).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 Liu, W. T.,Kendig, H.(2000).Who should care for the elderly? An East-West value divide.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20. Mc-Cann, R. M.,Dailey, R. M.,Giles, H.,Ota, H.(2005).Beliefs about 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lifespan: Middle age and the roles of age stereotyping and respect norms.Communication Studies,56(4),293-311.
  21. Mottram, S. A.,Hortacsu, N.(2005).Adult daughter aging mother relationship over the life cycle: The Turkish case.Journal of Aging Studies,19(4),471-488.
  22. Patterson, G. R.(1982).A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to family intervention: III. Coercive family process.Eugene, OR:Castalia.
  23. Roberts, R. E. L.,Bengtson, V. L.(1990).Is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a unidimensional construct? A second test of a formal model.Journal of Gerontology,45(1),12-20.
  24. Selig, S.,Tomlinson, T.,Mickey, T.(1991).Ethical dimensions of intergenerational reciprocity: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The Gerontologist,31(5),624-630.
  25. Shagle, S.,Barber, B.(1993).Effects of family, marital, and parent-child conflict on adolescent self-derogat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5,964-974.
  26. Simmons, R. G.(1991).Altruism and sociology.Sociology Quarterly,32,1-22.
  27. Sung, K. T.(1990).A new look at filial piety: Ideas and practice of family-centered parent care in Korea.The Gerontologist,30(5),610-617.
  28. Sung, K. T.(2004).Elder respect among young adults: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Americans and Koreans.Journal of Aging Studies,18,215-230.
  29. Sung, K. T.(2001).Family support for elderly in Korea: Continuity, change, future directions, and cross-cultural concerns.Journal of Aging and Social Policy,12,65-79.
  30. Sung, K. T.(1995).Measures and dimensions of filial piety in Korea.The Gerontologist,35(2),240-247.
  31. Wang, F. T. Y.(2002).Contesting identity of Taiwanese home-care workers-worker, daughter, and do-gooder?.Journal of Aging Studies,16(1),37-55.
  32. Yeh、 K. H.(2006).The impact of filial piety on the problem behaviors of culturally Chinese adolescents.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7(2),237-257.
  33. Yeh、 K. H.(1999).Parent-child conflicts and filial piety: A preliminary study in Taiwan.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ird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Association for Social Psychology,Taipei, Taiwan:
  34. Yeh、 K. H.,Bedford, O.(2003).A test of the dual filial piety model.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6,215-228.
  35. Yeh、 K. H.,Bedford, O.(2004).Filial belief and parent-child conflic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39(2),132-144.
  36. Yeh、 K. H.,D. L. Poston (Eds.),W. S. Yang (Eds.),C. R. L. Chu (Eds.).The family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ese societies.New York:Klewer/Plenum Publisher.
  37. Yeh、 K. H.,K. S. Yang,K. K. Hwang,P. B. Pederson (Eds.),I. Daibo (Eds.)(2003).Asian social psycholog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CT:Praeger.
  38. Yu, L. C.(1983).Patterns of filial belief and behavior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n famil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the Family,13,17-36.
  39. Zhang, J.,Bond, M. H.(1998).Personality and filial pie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wo Chinese societies: The added value of indigenous construct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9(3),402-417.
  40. 石致華(198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41. 吳自甦(1986)。倫理與社會。台北:水牛出版社。
  42. 吳虞(1917)。家族制度與專制主義之關係。新青年,2(6),1-4。
  43. 李國良(1973)。儒家孝道思想研究。女師專學報,3,81-94。
  44. 李雅文(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45. 李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1983)。孝道的現代意義。孝道與孝行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46. 韋政通(1969)。中國孝道思想的演變及其問題。現代學苑,3(5),1-10。
  47. 徐復觀(1975)。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48. 康琇喬(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49. 張則凡(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
  50. 張慈容(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51. 陳大齊、中央月刊編(1973)。哲學倫理講話。台北:中央月刊社。
  52. 陳立夫(1972)。人理學研究。台北:中華書局。
  53. 陳獨秀(1915)。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新青年,1(4),1-4。
  54. 陶希聖、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1983)。孝道與孝行研討會發言紀錄。孝道與孝行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55. 黃月霞(1980)。兩代之間孝道觀念差距與親子和諧程度相關之研究。基隆:大洋出版社。
  56. 黃兆慧(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57. 黃堅厚(1977)。從心理學觀點談孝並分析青年對孝行的看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0,11-20。
  58. 黃堅厚、中華文化複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1982)。現代生活中孝的實踐。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59. 黃得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1982)。倫理道德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60. 楊中芳(1993)。試論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學研究:兼評現階段之研究成果。本土心理學研究,1,122-183。
  61. 楊國樞(1985)。現代社會的新孝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1),51-67。
  62. 楊國樞、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1985)。現代社會的新孝道。現代生活態度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63. 楊國樞、葉光輝、高尚仁主編、楊中芳主編(1991)。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64. 楊國樞、葉光輝、黃囇莉(1989)。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5,171-227。
  65. 楊維中(2001)。論傳統孝道的歷史價值和其現代意義。中國文化月刊,254,83-100。
  66. 葉光輝(199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67. 葉光輝(1995)。孝道困境的消解模式及其相關因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9,87-118。
  68. 葉光輝(1998)。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孝道觀點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21-168。
  69. 葉光輝、張苙雲主編、呂玉瑕主編、王甫昌主編(1997)。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70. 葉光輝、楊國樞主編、楊中芳主編、黃光國主編(2005)。華人本土心理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71. 葉明華、楊國樞(1997)。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69-225。
  72. 葉致芬(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73. 趙澤厚(1970)。孝學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74. 劉碧素(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
  75. 潘重規、錢穆主編(1956)。中國學術史論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76. 鄭欵(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蔡麗芳、侯季吟(2013)。親職化蘊涵著正向力量?弱勢家庭子女親職化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5(2),25-46。
  2. 蔡明昌,吳瓊洳(2019)。台灣南部地區未成年子女及其父母之子職實踐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43,1-31。
  3. 陳秉華、邱獻輝(2014)。建構主義典範在遊戲治療研究的實踐與省思:以多元文化諮商議題為例。台灣遊戲治療學報,4,21-46。
  4. 陳秉華、邱獻輝、利美萱(2013)。從「權威關注」到「自我關注」:從多元文化諮商觀點看台灣遊戲治療師教養概念的轉化。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6,117-154。
  5. 陳慶餘、許志成、吳英璋、吳治勳(2016)。臺灣老化態度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9(2),159-186。
  6. 陳思宇(2019)。臺灣親子衝突研究之回顧與展望。清華教育學報,36(2),159-192。
  7. 陳婷玉(2012)。愛就是陪他們「看電視」!─成年子女的電視消費與新孝道實踐。廣播與電視,34,25-53。
  8. 鄧育仁(2018)。新啟蒙:對美國政治言說的認知與跨文化分析。歐美研究,48(3),429-480。
  9. 洪雅鳳,王鎧倫(2020)。男同志向父親出櫃後關係衝突修復歷程中的子職轉化。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9,35-67。
  10. 許鶯珠,毛菁華,方紫薇(2019)。台灣大學生父母期待對發展、焦慮未定向之影響:生涯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果。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6,17-57。
  11. 黃囇莉、何迦勒(2018)。出走原鄉、藕斷絲連:華人基督徒改宗之轉化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50,59-108。
  12. 黃茗稜,王光旭(2023)。臺灣大學生孝道觀念、奉養父母態度與影響因素之研究。社會科學論叢,17(1),1-54。
  13. 黃湘紜,王玉珍(2021)。華人父母教養期許形塑經驗與子女知覺期待之生涯因應。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36,31-45。
  14. 黃宗堅、張勻銘、李佳儒(2010)。代間關係中親職化經驗之發展與自我轉化:以成年初期女性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33,59-106。
  15. 姜定宇,林佳樺(2019)。華人角色關係的情緒表達規則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51,169-228。
  16. 李岳庭(2018)。反思含攝文化下的Bowen理論及其運用在華人文化中。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3,23-44。
  17. 林幸台、王智弘(2018)。台灣輔導與諮商專業的繼承與開展:本土輔導與諮商專業發展的回顧與探索。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3,1-22。
  18. 劉經偉,張晨光(2020)。親職化中的子女主體性:來自於「孝道」研究的啟示。輔導與諮商學報,42(2),63-82。
  19. 劉千嘉(2021)。與父母同住的兒「女」們:與父母同住的成年女性的照顧協力分析。人口學刊,62,139-195。
  20. 劉奕蘭,童懿辰(2021)。以動態系統取向探討母親後設情緒理念、母子情緒互動彈性與青少年內、外向問題行為之關聯。教育心理學報,52(4),963-984。
  21. 喬芷、林子鏞(2013)。父母需要子女的關心:探討台灣中老年人的代間關係與主觀經濟壓力之相關性研究。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2(6),599-612。
  22. 邱獻輝(2018)。從角色默契消失到敵意湧現的惡化歷程:認定伴侶不貞的男性親密殺人心理探究。教育心理學報,49(3),461-486。
  23. 田廣曉,王智弘(2020)。大陸地區大學諮商師涉及雙重關係倫理議題之本土化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54,113-176。
  24. 魏大紘,賴念華,張祐誠,張哲恩(2023)。文化心理劇對成員在孝道困境中親子互動的改變效益。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66,123-158。
  25. 魏希聖、徐美雯(2015)。華人文化教養信念、教養行為對青少年憂鬱及偏差行為之影響。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35-63。
  26. 吳瓊洳(2020)。未成年子女與成年子女子職實踐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22,31-58。
  27. 謝時(2019)。一個本土諮商師在家族治療的學習經驗與反思。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33,29-44。
  28. 顏欣怡,卓紋君(2020)。Satir溝通姿態之反思暨台灣人人際溝通量表之修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3(4),381-415。
  29. 楊中芳(2010)。中庸實踐思維體系探研的初步進展。本土心理學研究,34,3-96。
  30. 葉光輝,陳思宇,危芷芬(2023)。華人親子觀與現代孝行關係:雙元孝道信念中介效果檢驗。中華心理學刊,65(1),19-40。
  31. 葉光輝,許詩淇(2019)。華人人際及群際關係主題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51,33-88。
  32. 葉光輝、黃士哲(2013)。父母教養方式對青少年雙元孝道信念的影響效果:中介歷程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39,119-164。
  33. 葉光輝、邱獻輝(2013)。失根的大樹:從文化觀點探究親密暴力殺人者的生命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7,89-124。
  34. 鄭青玫(2018)。親代藥物成癮、兒童虐待對子代個體化的影響-以一位成年初期女性為例。輔導與諮商學報,40(2),25-56。
  35. 鄭青玫(2021)。一位近高齡男性海洛因成癮/販賣者之停藥循環歷程、家人互動關係敘說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43(3),71-104。
  36. 鄭清霞,歐紫彤,洪惠芬(2023)。輪班照顧到遷移照顧:男性照顧者返鄉照顧歷程的社會脈絡初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7(3),23-60。
  37. (2011)。國中學生偏差行為之研究:社會資本的觀點。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2),129-165。
  38. (2012)。從「家長本位」到「子女本位」:遊戲治療案主家長教養概念之建構歷程探究。教育研究學報,46(2),1-22。
  39. (2012)。雙元孝道的心理運作功能:對親子關係之影響暨教養行為之中介。教育與心理研究,35(2),55-84。
  40. (2016)。臺灣中老年人資源流失、因應型態與心理幸福感之模型建構及其路徑係數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39(1),85-114。
  41. (2017)。主編的話─文化脈絡中的危機、轉機與復原力:本土諮商心理學研究的方向、目標與策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0,1-28。
  42. (2020)。臺灣個人核心網絡的變化:比較 1997年與 2017 年的差異。臺灣社會學刊,67,63-134。
  43. (2021)。誰來承包我的活?關係型態與目標達成類型對自我調控外包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44(1),105-134。
  44. (2024)。思覺失調症患者家屬陪伴患者回歸社區其生命經驗之敘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55(3),45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