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若絕若續之“輔“仁””心理學

并列篇名

Ceasing Yet Ceaseless Psychology of "Fu-Jen"

作者

翁開誠(Kai-Cheng Wong)

关键词

仁 ; 儒家 ; 心理學 ; 輔仁的心理學 ; 人文心理學 ; 另類心理學 ; Ren 仁 ; Confucianism ; psychology ; Psychology of Fu-Jen ; humanistic psychology ; alternative psychology

期刊名称

應用心理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06 / 09 / 01)

页次

161 - 19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這篇文章寫的是與一群五六十年前從北平輔仁心理系畢業的老心理人的相遇與相認;是與北平與台灣輔仁心理系歷史的相遇與相認;是與中國與台灣近代歷史的相遇與相認;是與西方心理學歷史的相遇與相認;是與儒家仁學的相遇與相認;是西方心理學與華夏民族精神的相遇與相認;是與我自己個人的、專業的歷史相遇與相認。這之間似乎有著若絕若續的緣分聯繫著彼此,也似乎一息尚存地流向未來。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unfolds various encounters: the autho's encounter with a group of senior psychologists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of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in Bei-ping some fifty or sixty years ago; the encounter between the psychology departments of the Fu Jen in Bei-Ping and the one in Taiwan; the encounter of modern Chinese and Taiwanese history; the encounter between western psychology and ”benevolence” (仁, ren) the ultimate ideal of Confucianism; the encounter of the spirits of western psychology and Chinese consciousness; the encounter of the author's personal and the professional selves. These ceaseless chains of encounters connect individual dots to shap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 in Taiwa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王曉薇(2005)。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連結:
  2. 翁開誠(2004)。當Carl Rogers遇上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啓發。應用心理研究,23,157-200。
    連結:
  3.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連結:
  4. 中庸
  5. 大學
  6. 孟子
  7. 論語
  8. Blumenthal, A.(1975).A reappraisal of Wilhelm Wundt.American Psychologist,10811-089.
  9. Bruner, J.(1986).Actual mind, possible world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10. Viney. W.,King, D. B.(2003).A history of psychology: Ideas and context.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1. Vitz, P. C.(1990).The use of stories in moral development: New psychological reasons for an old education method.American Psychologist,45,709-720.
  12. 丁興祥(2006)。質性心理學。台北:遠流。
  13. 孔守謙(2000)。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14. 方東美(1980)。中國人生哲學。台北:黎明。
  15. 王惠宜(2005)。台灣大學社會工作係。
  16. 王陽明(1997)。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台北:黎明文化。
  17. 王甄蘋(1999)。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18. 王臨風(2003)。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19. 成中英(1986)。知識與價值。台北:聯經。
  20. 成中英(2005)。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台北:聯經。
  21.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
  22. 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台北:學生書局。
  23. 吳宗展(2003)。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24. 吳健豪(1998)。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25. 李振弘(2002)。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26. 李澤厚(1996)。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
  27. 李澤厚(1996)。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
  28. 李澤厚(1996)。華夏美學。台北:三民。
  29. 杜維明(1992)。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
  30. 於慰慈(2003)。台灣大學社會工作係。
  31. 邱英芳(1995)。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32. 施志鴻(2003)。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33. 柯寶絢(1998)。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34. 洪國伊(2000)。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35. 夏林清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台北:遠流。
  36. 孫昌齡、北京輔仁大學校友會編(2005)。北京輔仁大學校史。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37. 翁開誠(1999)。由仁義禮智架構看諮商與心理治療。應用倫理研究通訊,9,28-32。
  38.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61-274。
  39. 翁開誠主持、邱延亮協同主持(2000)。台北市因工作罹難勞工調查研究。台北市政府勞工局。
  40. 翁開誠、輔仁大學專業倫理課程委員會編(2000)。專業倫理與教學論文集-三。台北:長榮國際。
  41. 翁開誠, K. C.(1995).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
  42. 翁開誠, K. C.(1994).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
  43. 翁開誠, K. C.(1995).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MN..
  44. 袁信愛(1999)。仁學百年-譚嗣同仁學的回顧與展望。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45. 梁漱溟(2002)。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台灣商務。
  46. 莊秀慧(2004)。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47. 陳榮捷(1996)。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研究所。
  48. 勞思光(1984)。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
  49. 馮友蘭(1997)。人生的哲理。台北:生智。
  50. 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
  51. 黃淑惠(1996)。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52. 溫錦真(1995)。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53. 葉浩生(2004)。西方心理學與流派。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54. 詹昭旭(2003)。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55. 赫根漢著、郭本禹譯(2004)。心理學史導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56. 劉惠琴主持、翁開誠協同主持(2003)。自我的生成與轉化-敘說、辯證與實踐之初探。國科會。
  57. 潘英海、丁興祥主持、翁開誠協同主持(2002)。台北市沒落產業勞工歷史研究-搶救值得保存之產業與勞工。台北市政府勞工局。
  58. 鄧明宇(2000)。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59. 賴誠斌、翁開誠(2006)。成爲自己的故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的故事(簡明版)
  60. 謝佩娟(2005)。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許育光,李慧伶,丁興祥(2019)。林獻堂自我認定的追尋與抉擇:心理傳記學研究。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7,41-69。
  2. 賴誠斌,張繼元,丁興祥(2021)。度男魂女魄之情:徐志摩的童年及其心理傳記學研究。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8,1-44。
  3. 林香君(2015)。置身處境、在地實踐:走一條主體性的專業發展道路。應用心理研究,63,51-104。
  4. 劉賢文、劉兆明、林品潔、王思峰(2009)。多元分化與遭逢相織:以引文網絡分析探究台灣心理學期刊的發展脈絡。應用心理研究,42,1-43。
  5. 王行(2010)。「強暴犯」的諮商工作─從科學心理學轉向哲學詮釋學的思辨。哲學與文化,37(1),119-140。
  6. 王行(2014)。祭神如神在:從儒與耶開啟我的諮商天人觀。哲學與文化,41(12),27-46。
  7. 王行(2015)。儒與家:我在「四書」中體悟的療人之道。輔導季刊,51(1),11-18。
  8.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化,38(7),75-95。
  9. 張繼元、丁興祥(2014)。自我敘說宛如生命詩學:以梁漱溟自我敘說的賦比興實踐歷程為例。哲學與文化,41(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