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布農族小米文化與生態的關係

并列篇名

Relationship of Millet Culture and Ecology in Bunon

DOI

10.30105/JDS.200607.0004

作者

徐雅慧(Ya-Hui Hsu);戴永禔(Yeong-Tyi Day)

关键词

文化生態學 ; 永續發展 ; 小共生 ; 原生知識 ; 農耕系統 ; Cultural ecology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Symbiosis ; Indigenous knowledge ; Agricultural system

期刊名称

設計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9卷1期(2006 / 07 / 01)

页次

63 - 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昔日原住民各族群曾依據農耕、採集、狩獵及漁撈等需求,發展一套與自然互動的模式,以分享山林、河流以及海洋資源。透過文化生態學的詮釋而認為布農人傳統的農耕方法-輪作與混作,乃符合水土保持學原理並有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對於土地的利用方式,則契合當今永續利用的概念。布農人傳統的宇宙觀認為生活中所有的自然物,包括生物及無生物,均有精靈。而與自然互動頻繁所衍生出之禁忌,規範了布農人的社會秩序及環境資源運用的方式。各項禁忌在小米的農務操作中則涵藏人與小米共生的法則以及壓縮物質的生態農作技術。布農人的原生知識極藉著以小米為主軸的祭典儀式與耕作而得以傳承。

英文摘要

By fulfilling the demand of agriculture, gathering, hunting, and fishing, indigenous tribes in the past developed a set of means to interact with nature and shared the forests, rivers and ocean resources. Interpreting with cultural ecology, Bunon'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and intercropping would match with the principl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biodiversity maintenance. Land use was also match for the sustainability nowadays. All nature objects owned hatinu, the numinous, by the traditional cosmological view. The frequ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unon and the nature germinated tribal taboos, which regulated the social order of Bunon and the way to use ambient resources. Besides, taboos concealed rules of symbiosis between man and millet and of material compressing in the millet cultivation. The Bunon's indigenous knowledge was then ongoing by sacred ceremony pertaining to the millet and its agricul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Berkes, F.,C. Folke(1998).Link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Howard , M. C.、李茂興譯(1997)。文化人類學。台北:弘志文化。
  3. Lynch, K.、林慶怡譯(2004)。優質城市形態。台北:六和出版社。
  4. Rapport, D. J.,W. G. Whitford(1999).How ecosystems respond to stress.Bioscience,49(3)
  5. Rees, W. E.(1989).Defi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S Research Bulletin,5(3)
  6. Thibodeau, F. R.,H. H. Field(1984).Sustaining Tomorrow.USA:Tufts University.
  7. Wilson, E. O.(1988).Threats to Biodiversity.Scientific American,261(3)
  8. 方鈞瑋(2004)。奇妙的穀粒:小米。史前館電子報,32
  9. 丘其謙(1966)。布農族卡社群的社會組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0. 江瑞拱(2003)。小米與其栽培管理。農業世界雜誌,233
  11. 佐山融吉(1919)。番族調查報告書-武崙族前篇(上)。台灣: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12. 吳田泉(1993)。台灣農業史。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3. 李忠謙(2004)。圖解哲學。台北:易博士出版社。
  14. 阪本寧男(1988)。雜穀のきた道NHK BOOKS。東京:日本放送。
  15. 姜萬勤著(2001)。水土保持學。台北:文京圖書有限公司。
  16. 胡兆華(2000)。人類發展的過去現在及未來-農耕、文化、生態。台中:財團法人國立中興大學文教基金會。
  17. 浦忠成(2002)。思考原住民。台北:前衛出版社。
  18. 莊達特(1993)。布農族文物之寶-「木刻畫曆」。台北:中華兩岸文化統合研究會。
  19. 黃書禮(2004)。都市生態經濟與能量。台北:詹氏書局。
  20. 黃書禮(2002)。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台北:詹氏書局。
  21. 黃應貴(1982)。東埔社土地制度之演變:一個台灣中部布農族聚落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2
  22. 黃應貴(1992)。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3. 黃應貴(1989)。布農族的傳統經濟及其變遷:東埔社與梅山的例子。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6
  24. 黃應貴主編(2004)。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5. 歐陽玉、余錦虎(2002)。神話•祭儀•布農人:從神話看布農族的祭儀。台北:晨星出版社。
  26. 戴永禔(2000)。魯凱族之漁撈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傅君(2013)。台東縣排灣族當代狩獵行為模式的討論。東臺灣研究,20,3-40。
  2. 葉秀燕(2020)。原食力:原住民飲食文化做為食農教育的社會實踐。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8(3),16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