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個別化教育計畫在學前融合班實施之探討:以一個融合班爲例

并列篇名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in 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An Example of an Inclusive Class

DOI

10.6450/ER.200812.0121

作者

李翠玲(Tsuey-Ling Lee);鐘梅菁(Mei-Ching Chung);邱奕君(Yi-Chun Chiu);邱上純(Shang-Chun Chiu)

关键词

支援團隊 ; 個別化教育計畫 ; 融合教育 ; inclusive education ;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 supportive team

期刊名称

教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08 / 12 / 01)

页次

121 - 15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以學者、治療師、特教組長、學前特教師組成支援團隊入班協助學前融合班實施IEP之過程,並針對實施的困難提出解決策略。研究重要發現如下:學前融合班IEP的問題包括:(1)融合班不易進行個別評量以找出特殊幼兒特殊需求與優弱勢;(2)功能性IEP目標難以融入主題式教學之中;(3)只有一次評量的IEP設計難以適用重度障礙幼兒;(4)人力問題是融合班執行IEP目標的關鍵;(5)融合班IEP目標難以在開學一個月內完成擬定;(6)現行融合班IEP表格對輕度障礙生適用,對重度與多障幼兒比較不適用。可能的解決之道爲:(1)支援團隊應以找出特殊幼兒的特殊需求與優弱勢爲首務;(2)宜強化教師轉化主題課程目標爲IEP目標能力;(3)增加IEP目標評量次數與質性評量;(4)執行IEP時人力不足現象可透過義工組織改進;(5)開學一個月內先完成學年及學期目標;(6)針對不同障礙程度特殊幼兒選擇或調整IEP表格。最後,針對教師與研究參與者的專業成長提出探討。

英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以學者、治療師、特教組長、學前特教師組成支援團隊入班協助學前融合班實施IEP之過程,並針對實施的困難提出解決策略。研究重要發現如下:學前融合班IEP的問題包括:(1)融合班不易進行個別評量以找出特殊幼兒特殊需求與優弱勢;(2)功能性IEP目標難以融入主題式教學之中;(3)只有一次評量的IEP設計難以適用重度障礙幼兒;(4)人力問題是融合班執行IEP目標的關鍵;(5)融合班IEP目標難以在開學一個月內完成擬定;(6)現行融合班IEP表格對輕度障礙生適用,對重度與多障幼兒比較不適用。可能的解決之道爲:(1)支援團隊應以找出特殊幼兒的特殊需求與優弱勢爲首務;(2)宜強化教師轉化主題課程目標爲IEP目標能力;(3)增加IEP目標評量次數與質性評量;(4)執行IEP時人力不足現象可透過義工組織改進;(5)開學一個月內先完成學年及學期目標;(6)針對不同障礙程度特殊幼兒選擇或調整IEP表格。最後,針對教師與研究參與者的專業成長提出探討。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甘蜀美、林鈦宇(2006)。特殊兒童學前融合方式實施成效與困難之個案研究。身心障礙研究,4(1),32-44。
    連結:
  2. 李翠玲(2006)。學前階段合作模式融台教育之探討:以新竹市融合班爲例。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5,1-19。
    連結:
  3. 陳采緹、莊妙芬、黃志雄(2006)。貫專業團隊模式介入重度障礙見童個別化教育計畫之成效。特殊教育學報,24,85-112。
    連結:
  4. 傅秀媚(2002)。早期療育中跨專業團隊評估模試相關問題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1-22。
    連結:
  5. 蘇文利、盧台華(2006)。利用自然支援進行融合式班級合作詻詢模式之行動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53-73。
    連結:
  6. Bateman, B. D.,Linden, M. A.(2006).Better IEPs.Verona, WI:Attainment.
  7. Bundy, A. C.(1995).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in school-based practice: Answering questions and minimizing discrepancies.Physical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in Pediatrics,15,69-88.
  8. Burton, D.(2002).Paper presented in the 3rd Conference for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Taipei, Taiwan:
  9. Cook, R. E.,Tessier, A.,Klein, M. D.(1992).Adapting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a Jar children in inclusive settings.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10. Dole, K.,Korner, H.,Williams, J.,Carter, M.(1999).Delivering therapy services for students with high support needs: Perceptions of roles, priorities and best practice.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24,243-263.
  11. Downing, J. E.(1999).Teach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Baltimore, MD:Paul H. Brookes.
  12. Fuchs, D.,Fuchs, L. S.(1994).Inclusive schools movement and the radicalization.Exceptional Children,60(4),294-309.
  13. Grisham-Brown, J.,Hemmeter, M. L.,Pretti-Frontcak, K.(2005).Blended practices for teaching young children in inclusive settings.Baltimore, MD:Paul H. Brookes.
  14. Horn, E.,Lieber, J.,Li, S.,Sandall, S.,Schwartz, I.(2000).Supporting young children`s IEP goals in inclusive settings through embedded learning opportunities.TECSE,20(4),208-223.
  15. Kaye, N. L.,Aselind, R.(1979).The IEP: The ultimate process.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iton,13(2),137-143.
  16. Kohler, F. W.,Strain, P. S.(1996).Merging naturalistic teaching and peer-based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 IEP objectives of preschoolers with autism: An examination of structural and child behavior outcomes.Focus on Autism &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12(4),196-206.
  17. McCormick, L.,Feeney, S.(1995).Modifying and expanding activities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ties.Young Children,50(4),10-17.
  18. Nortari-Syverson, A.,Schuster, S.(1995).Putting real-life skills into IEP/IFSP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27(2),29-32.
  19. Odom, S. L.(2000).Preschool inclusion: What we know and where go from here.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20(1),20-27.
  20. Rainforth, B.,York-Barr, J.(1997).collaborative teams for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Integrating therapy and educational services.Baltimore, MD:Paul H. Brookes.
  21. Stainback, S.,Stainback, W.,Jackson, H. J.(1992).Curriculum considerations in inclusive classrooms: Facilitating learning for all students.Baltimore, MD:Paul H. Broodes.
  22. Strully, J.,Strully, C.(1985).Friendship and our children.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Handicaps,10(4),224-227.
  23. Westling, D. L.,Fox, L.(2000).Teaching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24. 王天苗(2001)。運用教學支援建立融合教育的實施模式:以一公立幼稚園的經驗爲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27-51。
  25. 王天苗(2003)。學前融合教育實施的問題與對策:以臺北市國小附幼爲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1-25。
  26. 吳淑美、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主編(2001)。融合教育學術論文輯。臺北市:國立臺北師掣院特殊教育中心。
  27. 李翠玲(2007)。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理念與實施。臺北市:心理。
  28. 周天賜(1994)。特殊教育服務的問題與趨勢。特殊教育季刊,53,1-7。
  29. 周淑惠(2006)。幼兒園課程與教學:探索取向之主題課程。臺北市:心理。
  30. 孫世恆、王天苗(2004)。臺灣地區特殊教簷相關專業服務買施迆聯聯支意見調查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19-43。
  31. 張翠娥、劉蔚萍、周俊良、馬長齡、李淑真、林月仙(2003)。高雄市實施專業諮詢支援學前融合教育研究。高雄市:高雄市政府社會局。
  32. 特殊教育統查詢
  33. 教育部(1998)。特教教育法施行細則。臺北市:教育部。
  34. 教育部(2007)。特殊教育統計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35. 曹純瓊、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學會舉辦(2004)。以增權賦能觀點建構技職院校幼保系學生融合教育專業知能之研究。「第五屆全國早療相關服務」發表大會暨國際研討會,臺北市:
  36. 曹純瓊、劉蔚萍、楊玉蓉、程錦屏、李黎娟(2005)。接受專業團隊巡迴輔導之托兒所保育員IEP執行效果之探討。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九十四年年刊,121-132。
  37. 許碧勳、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主編(2001)。融合教育學術論文輯。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38. 曾媖楟、劉明松(2006)。學前身心障礙學生巡迥輔導制度寶施現況與未來之探討:以臺中縣爲例。臺東特教季刊,23,12-16。
  39. 鈕文英(2000)。如何發展個別化教育計畫:生態課程的觀點。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40. 楊俊威、羅湘敏(2003)。特殊學校專業團隊服務之調查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5,73-96。
  41. 劉蔚萍、王銀絲、徐淑珍、卓政翰、紀岑嬌(2003)。學前融合教育專業博隊巡迴輔導:以高縣旗山區早期療育發展中心輔導模式爲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307-336。
  4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43. 蔡昆瀛、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主辦(2002)。從現況與需求分析論北市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方向。「第三屆全國早療相關服務」發表大會臀國際研討會,臺北市:
  44. 蔡昆瀛、陳婉逸、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敘育中心主編(2002)。早期療育學術論文輯。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45.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46. 盧台華譯(1982)。個別化教育方案有關觀念之澄清。特殊教育季刊,7,15-17。
  47. 盧台華、張靖卿(2003)。個別化教育計畫評鑑表之建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4,15-38。
  48. 蕭夙娟、王天苗(1998)。國中小啓智班實施專業整合之意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131-150。
  49. 蘇雪玉(2000)。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30-01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30-015),臺北市:輔仁大學。
  50. 鐘梅菁(2001)。學前教師融合教育專業知能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5,309-335。
被引用次数
  1. 蔡佩芬、黃齡瑩、黃志雄(2017)。學前個別化教育計畫規劃與實施歷程之個案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8,87-105。
  2. 李翠玲(2016)。國小特教班低口語自閉症學生教學支援實施歷程之個案研究。身心障礙研究,14(2),86-99。
  3. 劉凱、曾淑賢(2012)。循著中介系統的脈絡來探討特教與幼教老師在自然情境中的合作歷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7(2),1-27。
  4. 葉琛、朱思穎(2017)。臺北市學前教育教師對身心障礙幼兒教學效能感看法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學報:教育類,48(1),49-72。
  5. 鐘梅菁、陳享連(2010)。學前特教巡輔教師提供普通班支援服務現況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3,25-47。
  6. (2018)。職前幼兒園教師家庭本位正向行為支持專業成長培訓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9(1),31-65。
  7. (2018)。中重度障礙幼兒進入幼兒園融合模式之建構。教育研究學報,52(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