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北市高中職教師憂鬱傾向與生活品質之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aipei City

DOI

10.6423/HHHC.201209.0026

作者

張禎容(Chen-Jung Chang);柯澍馨(Shu-Hsin Ko)

关键词

高中職教師 ; 憂鬱傾向 ; 生活品質 ;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 depression ; quality of life

期刊名称

學校行政

卷期/出版年月

81期(2012 / 09 / 01)

页次

26 - 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高中職教師的憂鬱傾向與生活品質的現況及其相關性。研究採「調查法」,以臺北市高中職教師為研究對象,採取「配額取樣」方式進行抽樣。正式施測樣本為640份,實得有效樣本582份,有效回收率為90.94%。經統計方法分析後所得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 教師之「憂鬱傾向」傾向於低程度之狀況。2. 教師之「生活品質」傾向於中高程度之狀況。3. 教師之「憂鬱傾向」會因「學校類別」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存在。4. 教師之「生活品質」會因「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學校類別」及「任教年資」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存在。5. 教師之「整體憂鬱傾向」與「整體生活品質」間存在顯著高程度之負相關。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This research used a survey method, with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being subjects, and used ”Quota Sampling” to do the survey. Six hundred and forty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among which 582 were valid returns (90.94%).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tended to be low, and the dimension ”emotional indicators” showed the highest degree of depression. (2) The degree of quality of life tended to be ”medium”, and the dimension ”social relationships” showed the highest degree of quality of life. (3) Depress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different ”schools”. (4) Quality of life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different ”gender”, ”age”, ”marital status”, ”schools”, and ”seniority”. (5) Overall de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The level of significance was high. We can conclude from the above findings that the more depression, the lower the degree of quality of lif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林兆明(2008)。以品管角度來思考生活品質。品質月刊,44(6),60-61。
    連結:
  2. 林惠賢、唐佩玲、張敬俐、陳玟伶、鄭琇分(2005)。護理人員憂鬱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2),55-74。
    連結:
  3. 徐淑貞、張蓓貞、戎瑾如(2008)。獨居老人習得智謀對憂鬱與生活品質影響之探討。醫護科技學刊,10(2),88-98。
    連結:
  4. 劉潔心、晏涵文、邱詩揚、廖梨伶、廖靜宜、洪惠靖(2007)。國民中學健康教學者的工作狀態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關係探討。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6(3),229-240。
    連結:
  5.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2)。「國民所得及經濟成長」之「統計表」項下之「國民所得常用資料」。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7月13日。網址: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2641501071.XLS
  6. 姚開屏(2005)。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之發展及使用手冊(第二版)。臺北市:臺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發展小組。
  7. 中時電子報(2011)。教師憂鬱傾向近5成達臨界點。中國時報。線上檢索日期: 2011年12月24日。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929/4/2zkpc.html
  8. 教育部統計處(2012)。高中職概況。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7月13日。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9.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2007)。臺灣人憂鬱症量表。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8月8日。網址:http://www.jtf.org.tw/psyche/files/憂鬱量表(2007JTF版).pdf.
  10. 教育部統計處(2010)。高中職校數及學生數分配結構。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7月8日。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26.xls
  11.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2009)。臺北市、高雄市民眾運動習慣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8月27日。網址:http://www.jtf.org.tw/psyche/files/download運動讓你不憂鬱-下載.pps
  1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6). Information on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management: depression.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mental-health/management/depression/definition/en. Accessed October 9, 2006.
  13. 金車教育基金會 (2006年9月27日)。「無私真愛教師問卷調查」。大紀元新聞。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5月1日。網址:http://news.epoch-times.com.tw/6/9/27/37568.htm.
  14. Chau, T. T.,Chiu, N. M.,Lai, T. J.,Lee, Y.,Yang, M. J.(2000).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TDQ).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23,688-694.
  15. Ganguli, M.,Dodge, H. H.,Mulsant, B. H.(2002).Rates and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in an aging, rural, community-based cohort: The role of depression.Archives general psychiatry,59(11),1046-1052.
  16. Hinz, A.,Schwarz, R.,Werrmann, A.(1995).Fatigue, quality of lif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as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Z Klin Psychol, Psychiatrie Psychother,53,75-85.
  17. Hopkins, H. L.,Smith, H. D.(1987).Willard and Spackman' s occupational therapy.Philadelphia:Lippincott.
  18. Juurlink, D. N.,Herrmann, N.,Szalai, J. P.,Kopp, A.,Redelmeier, D. A.(2004).Medical illness and the risk of suicide in the elderly.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64(11),1179-1184.
  19. Meeberg, G. A.(1993).Quality of life: A concept analysi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8(1),32-38.
  20.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2004).,Depression Research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21. Segal, Z. V.,Williams, J. M. G.,Teasdale, J. D.(2002).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A new approach to preventing relapse.New York, NY:Guilford Press.
  22. 刁曼蓬、陳名君(2004)。人生殺手憂鬱症。天下雜誌,293,130-142。
  23. 石彩慧(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基隆市,私立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
  24.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縣:知城。
  25. 呂如分(2005)。中風病患主要照顧者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長期照護雜誌,9(2),152-170。
  26. 呂淑妤、林宗義(2000)。南部社區老人憂鬱症狀盛行率及相關因素研究。中華衛誌,19(1),50-60。
  27. 李明濱、黃隆正(2003)。憂鬱症與自殺。臺灣醫學,7(6),929-934。
  28. 李昱(1999)。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高雄市: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
  29. 姚開屏(2002)。臺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之發展與應用。臺灣醫學,6(2),193-200。
  30. 柯美妃(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
  31. 柯澍馨、楊珮琪(2011)。臺北地區大學教師生活品質之研究。華岡農科學報,27,41-58。
  32. 柯澍馨、簡聿悊(2009)。臺北市國中教師生活品質之研究。華岡農科學報,24,35-48。
  33. 徐欽祥、王偉琴(2008)。國小教師自由時間管理與生活品質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1),206-214。
  34. 馬麗卿、孫嘉玲、謝湘俐(2010)。血液透析病患之憂鬱狀態及生活品質滿意度相關性研究。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9(1),1-16。
  35. 張春興(2008)。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36. 張彩雲(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縣,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37. 陳佑淵(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
  38. 陳信宜(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39. 陳雅萍、葉淑惠、龔福財、何美瑤(2007)。子宮頸癌住院病人症狀困擾、憂鬱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實證護理,3(2),89-98。
  40. 馮美珠(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
  41. 黃光賢(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私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
  42. 黃宛瑩(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縣,私立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
  43. 黃采薇、林佳靜(2009)。接受肝動脈栓塞術前肝癌病患之睡眠品質、憂鬱與生活品質間之關係。新臺北護理期刊,11(2),33-45。
  44. 黃振紅(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
  45. 蔡享呈(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
  46. 謝維傑(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縣,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47. 羅文興(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楊麗鈴(2017)。家庭支持與習得智謀對美沙冬維持治療者生活品質之影響。義守大學管理碩博士班學位論文。201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