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通往「現代」的曲折軌道:臺北捷運的詮釋彈性與科技生活形式

并列篇名

The Awkward Rail toward "Modern": Interpretive Flexibility of Taipei MRT and MRT Technology as a Form of Life

DOI

10.6464/TJSSTM.201604_(22).0001

作者

黃令名(Ling-Ming Huang)

关键词

捷運人 ; 現代化 ; 臺北捷運 ; 詮釋彈性 ; 科技生活形式 ; Metro-men ; Modernization ; Taipei MRT ; interpretive flexibility

期刊名称

科技醫療與社會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6 / 04 / 01)

页次

9 - 6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詮釋彈性」以及「科技生活形式」觀點出發書寫臺北捷運誕生史,試圖解釋臺北捷運在物質與社會方面的現象,並以最早一批臺北市政府捷運局為核心的「捷運人」,闡述臺灣「捷運人」所具備的科技生活形式內涵。本文透過對「捷運人」的訪談結合臺北捷運初建時的史料分析,發現臺灣的「捷運人」將臺北的交通堵塞問題,定義為國家與城市的「現代化」問題,希望透過捷運工程改造臺灣社會與臺北市,具備明顯進步意識與國家意識。另外一方面,「捷運人」也希望透過打造臺北捷運的技術實踐,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科技生活形式,但是面臨臺灣屬於捷運技術後進國、臺灣民主化變局以及臺灣在1980年代的國際地位等環境的影響,對捷運的技術能力不足,而使得建構自身的捷運科技生活形式呈現非預期的結果。反映在「中運量爭議」上,也讓這場科技詮釋的爭議,充滿了曲折與權力妥協的特色。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MRT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 in the 1980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retive flexibility and technology as forms of life. It focuses on the "Metro-men" who were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DORTS (Department of Rapid Transit Systems) Taipei City Government, to reveal their technology as forms of life.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etro-men" as well as analysis of historical material, we find that the Taiwanese "Metro-men" interpreted the problem of traffic jams in Taipei City as a problem of "modernization" in Taipei and the whole country. They hoped to rebuild Taipei City and Taiwan by constructing the MRT system with a national and progressive vision. Moreover, the "Metro-men" developed their own MRT technology as forms of life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the Taipei MRT. However, they lacked sufficient technical ability to build a state-of-the- art MRT system,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and political economic situation of Taiwan in the 1980s presented further challenges. These conditions led to the MRT project leaders' expectations outstripping their technological prowess and political reach, which fundamentally shaped their MRT technology as forms of life. This phenomenon also caused political conflicts and procedural compromises with the MCT (Medium Capacity Transit) and other political power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衛生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總論
醫藥衛生 > 基礎醫學
醫藥衛生 > 預防保健與衛生學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李安如(2009)。地鐵作為「文化親密」的空間:以臺北市大眾捷運系統為例。考古人類學刊,70,79-108。
    連結:
  2. 林崇熙(2001)。沈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科技、醫療與社會,1,1-42。
    連結:
  3. TVBS 新聞(2010),〈〈獨家〉文湖線出車禍!野狗闖軌道遭輾斃〉。http://news.tvbs.com.tw/entry/91638(檢索日期:2014 年7 月22 日)
  4. 維基百科(2012),〈劍潭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A%8D%E6%BD%AD%E8%BB%8A%E7%AB%99。(檢索日期:2012 年2 月22 日)
  5. 新華網(2007),〈北京地铁诞生记:周总理称筹建地铁是为备战〉。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7-09/28/content_ 6799411.htm(檢索日期:2010 年9 月9 日)。
  6. Bijker, Wiebe E.(1995).Of Bicycles, Bakelites, and Bulbs.Cambridge:The MIT Press.
  7. Bloor, David(1999).Anti-Latour.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30(1),81-112.
  8. Bobrick, Benson(1994).Labyrinths of Iron.New York:Hennry Holt and Company.
  9. Chandler, Alfred Dupont(1977).The Visible Hand.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 Chang, Kuo-Hui(2010).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ety.
  11. Hecht, Gabrielle(1998).The Radiance of France: nuclear power and national identity after World War II.Cambridge:The MIT Press.
  12. Latour, Bruno(2005).Reassembling the Social.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3. Latour, Bruno(1999).For David Bloor...and Beyond. A Reply to David Bloor's Anti-Latour.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30(1),113-130.
  14. MacKenzie, Donald(ed.),Wajcman, Judy(ed.)(1999).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15. Winner, Langdon(1986).The Whale and the Reacto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6. 王鴻楷(199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7.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1983)。,台北: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18. 台北市政府中運量專案小組(1984)。,台北:台北市政府中運量專案小組。
  19.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1988)。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建設計畫問答專輯。台北: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1997)。台北捷運十週年工程技術研討會論文論文集,台北:
  21.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1988)。,台北: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2. 台北市捷運系統木柵線體檢委員會(1995)。捷運紅皮書:臺北捷運系統木柵線體檢報告。台北:台北市捷運系統木柵線體檢委員會。
  23. 交通部運輸計畫委員會(1977)。,台北:交通部運輸計畫委員會。
  24. 交通部運輸計畫委員會(1975)。,台北:交通部運輸計畫委員會。
  25. 交通部運輸計畫委員會(1983)。,台北:交通部運輸計畫委員會。
  26. 吳泉源(1999)。揭開製造王國的面紗:台灣網球拍工業技術發展史。揭開製造王國的面紗:台灣網球拍工業技術發展史研討會,臺北:
  27. 吳夢桂(1987)。東南、北亞捷運行。台北: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8. 周禮良(2007)。信任:沒有信任,就不會有高雄捷運。台北:草根。
  29. 林登立(2002)。技術能力追趕的社會經濟根源。科技、醫療與社會,2,59-118。
  30. 若林正丈、許佩賢譯、洪金珠譯(2009)。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新自然。
  31.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中華民國道路協會(1986)。台北市中運量捷運系統優先路線線型及車站佈置規劃圖。台北: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32. 張志榮(1998)。都市捷運:規劃與設計。臺北:三民書局。
  33. 黃令名(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34. 楊子葆(1991)。台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之個案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33-103。
  35.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新店:木馬文化。
  36. 董建宏、李安如(2009)。進步性交通建設與台灣都市文化轉變:以臺北捷運與台灣高鐵為例。經濟前瞻,124,101-105。
  37. 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1995)。,台北: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38. 劉寶傑、呂紹緯(1995)。4444 億的教訓。台北:時報。
  39. 謝平、夏佛、蔡佩君譯(2006)。利維坦與空氣泵浦。台北:行人。
被引用次数
  1. 許耿銘,林宗弘,李俊穎(2021)。移動的階級不平等:臺灣民眾的交通弱勢與交通事故風險初探。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47,113-166。
  2. 黃令名(2023)。「五國聯軍」的列車:科技混生性的概念分析與臺北的軌道運輸系統。科技醫療與社會,37,1-51。
  3. (2017)。「養水種電」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地方政府、光電廠商與在地農漁民。臺灣人類學刊,15(2),45-96。
  4. (2022).The Hybrid Metro: The Brown Line of the Taipei Metro and Technological Hybridity.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6(4),50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