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傷害之後,法律如何動起來:臺灣油症公害的法律與社會研究(1979-1990)

并列篇名

How the Law Was Mobilized after the Harm Was Done: A Social-Legal Study of Yu Cheng (1979-1990)

DOI

10.6464/TJSSTM.201910_(29).0003

作者

蘇上雅(Su, Shan-Ya)

关键词

法律動員 ; 威權體制 ; 毒物侵權 ; 油症 ; 臺灣 ; Legal Mobilization ; Authoritarian State ; Toxic Tort ; Oil Disease ; Taiwan

期刊名称

科技醫療與社會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2019 / 10 / 01)

页次

119 - 18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1979年臺灣油症為個案,探討戒嚴體制下的毒物公害法律動員過程如何多元、運用法律之方式如何受行動者背景與威權體制影響,及行動主體如何影響既有法律機會結構。本文首先分析臺灣油症的紛爭發展歷程,指出戒嚴體制下國家在傷害命名、形塑咎責對象與主張上具有主導性。再者,本文分析油症爆發後的自救行動,指出陳情和請願,在援用法律資源、追究政府責任程度上非常不同;自救訴訟難以開啟,主因是近用法律的知識與經濟門檻。第三部分,本文分析消基會義務律師團協助開啟的油症訴訟,指出1980年代法院的因果關係認定標準,使原告訴訟請求策略性轉向精神賠償;當時民事訴訟法導出的「過失責任主義」影響訴訟勝敗;法律扶助制度闕如,衍伸出「即便勝訴也無法受償」的困境。本文最末將油症訴訟與近年公害指標裁判對照,指出法院如何因應科學在認定損害上的限制、法院與原告對毒物侵權賠償之認知差異,是自油症案延續之今,尚待解答的議題。

英文摘要

In 1979, the Yu Cheng (literally, "oil disease") disaster occurred in Taiwan. It became one of the most disastrous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poisonings ever recorded worldwide. The incident marked only the beginning of the suffering experienced by the victims exposed to these toxic chemicals. This study analyzes how people mobilized the law in various ways to speak for the injured. The author first examines how Yu Cheng moved from an incident to a dispute in which the government was the key agent. This study then investigates the self-help actions of the victims, who tended to mobilize the law outside the courts. For example, they petitioned to sue the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State Compensation Law, while their real intent was to negotiate for a decent medical allowance. Finally, analyzing the court actions taken, the author finds that, however successful the litigation was at first, the Civil Code and the principles the court adopted eventually distorted the content of their claims and diverted the outcome away from the plaintiffs' wishes. The study ends by discuss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oxic harm torts in Taiwan between the 1980s and 2000s by comparing this case with two industrial hazard cases: RCA and Dioxin pollu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衛生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總論
醫藥衛生 > 基礎醫學
醫藥衛生 > 預防保健與衛生學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王榮麟(2011)。因果關係的推論需要多少證據的支持?。科技醫療與社會,12,243-250。
    連結:
  2. 林宜平(2011)。死了幾位電子廠女工之後:有機溶劑的健康風險爭議。科技醫療與社會,12,61-112。
    連結:
  3. 邱文聰(2012)。如何克服公衛訴訟中因果推論的難題:法律系統面對風險社會的一個挑戰。科技醫療與社會,14,227-263。
    連結:
  4. 陳信行(2011)。公害、職災與科學—RCA 專輯導言。科技醫療與社會,12,11-15。
    連結:
  5. 陳信行(2011)。司法正義與科學事實如何交會?從 Daubert 爭議看法律、科學與社會。科技醫療與社會,12,17-60。
    連結:
  6. 陳政亮(2011)。流行病學的政治:RCA 流行病學研究的後設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12,113-157。
    連結:
  7. 陳昭如(2012)。改寫男人的憲法:從平等條款、婦女憲章到釋憲運動的婦運憲法動員。政治科學論叢,52,43-88。
    連結:
  8. 彭保羅,曾育慧(2011)。白老鼠上法院:從兩例工業污染訴訟案談起。科技醫療與社會,12,159-202。
    連結:
  9. 劉華真(2011)。消失的農漁民:重探台灣早期環境抗爭。台灣社會學,21,1-49。
    連結:
  10. 《社團法人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檔案》(年代不詳),〈台中縣政府貧民施醫證〉。社團法人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藏。
  11. 《立法院公報》(1974a),〈審查食品衛生管理法草案〉。63(98): 8-15。
  12. 《臺灣省議會公報》(1980),〈省議員林耿清質詢〉,44(17): 1558。
  13. 《中央日報》(1980),〈食油中毒案昨天首次開庭審理被告否認使用多氯聯苯經銷商坦承批購販賣〉。1 月 25 日。
  14. (1979).臺中縣議會議事錄.
  15. 《聯合報》(1984b),〈毒油官司白打了?被害人得到的「賠償」 往往是一張債權憑證〉。12 月 20 日。
  16. 《臺灣省政府檔案》(1982),彰化地方法院69年度訴字166號刑事判決,71衛處室字第28號。
  17. 《臺灣省政府公報》(1977b),〈臺灣省貧民傷病醫療收費標準表〉,冬(44): 3。
  18. 《經濟日報》(1968a),〈米糠油中驗出砒素日人食用發現中毒〉。10月17日。
  19. 《聯合報》(1979d),〈彰油公司製米糠油過程並未使用熱媒加熱那來的多氯聯苯.成了個謎禍首如係自然污染.麻煩大啦〉。11 月 20 日。
  20. (1979)。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法律文件資料庫收錄(1979),〈食油中加入多氯聯苯食用後引起皮膚怪病彰油公司出品米糠油已令暫停製造廠商懷疑遭人參入工〉。http://itdels.digital.ntu.edu.tw/Item.php?ID。http://itdels.digital.ntu.edu.tw/Item.php?ID=A_0004_0001_0004_0017
  21. 《經濟日報》(1974),〈加強民生與國防合一建設為總統壽共同努力開發國產油脂資源〉。10月31日。
  22. 《臺灣省政府公報》(1977a),〈修正公布臺灣省貧民傷病醫療辦法〉。秋 (33): 12。
  23. (1980).臺中縣議會議事錄.
  24. 《民生報》(1979g),〈食用米糠油的受害人可向法院提民事賠償〉。10月12日。
  25. 《民生報》(1979p),〈土壤檢體可作有力證據〉。12月19日。
  26. 《民生報》(1979q),〈米糠油中毒案.衛生署未盡責監委要糾彈王金茂〉。12月22日。
  27. 《自立晚報》(1979c),〈米糠油中毒案貽害匪淺衛署有無責任監院決定調查並任罌粟公佈何種油可安心食用〉。12 月 26 日。
  28. 《經濟日報》(1968b),〈國產米糠油品質很好三十年來從未發生過中毒事件〉。10月18日。
  29. 《聯合報》(1979a),〈防止問題米糠油毒素蔓延快追蹤中間產物下落〉。10 月 15 日。
  30. 《聯合報》(1981d),〈多氯聯苯中毒案開庭賣油的三被告昨應訊〉。6 月 2 日。
  31. 《聯合報》(1980d),〈製售米糠油引起中毒案三被告各判刑十年陳丙、黃乙及經銷商劉甲(匿名) 罔顧公眾健康 . 均予從重科處〉。2 月 9 日。
  32. 《中央日報》(1981),〈消費者基金會人員昨至神岡鄉訪多氯聯苯受害者決設基金提供服務〉,5 月 24 日。
  33. 《臺灣省政府檔案》(1981a),「台中縣多氯聯苯中毒者聯誼會」〈請願書〉,台70衛移字第13930號。
  34. 《臺灣省政府檔案》(1980b),〈臺中縣政府函臺灣省政府〉。臺灣省政府藏。
  35. 《民生報》(1981c),〈惠明盲生淚已乾〉。6月4日。
  36. 《民生報》(1979a),〈又傳不明皮膚病臺中惠明盲校師生集體感染〉。7月3日。
  37. 《民生報》(1980a),〈勿再存「自認倒霉」心理食油中毒病患提出民事賠償〉。1月13日。
  38. 《社團法人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檔案》(1980),〈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69 年訴字 200 號原告上訴狀〉。社團法人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藏。
  39. 《立法院公報》(1980a),〈院會紀錄〉,73(80): 95-152。
  40. 《民生報》(1979e),〈彰油公司售出產品衛生處繼續追蹤〉。10月10日。
  41. 《民生報》(1987b),〈保留未來索債權利受害人要不到錢勿忘聲請「債權憑證」〉。6月25日。
  42. 《自由日報》(1981),〈國家賠償法實施在即政府負責任獨具意義官尊民卑觀念將一掃而空多氯聯苯事件不涉及政府賠償〉。6 月 17 日。
  43. 《民生報》(1979j),〈多氯聯苯中毒事件衛生官署監督不嚴於前照顧不週於後〉。12月9日。
  44. 《聯合報》(1981a),〈多氯聯苯受害人緊緊拉住柴松林我們不知怎麼辦我們太需要幫助〉。5 月 24 日。
  45. 《聯合報》(1981c),〈衛生署研擬在中部設置多氯聯苯病患治療中心文教基金會昨成立法律服務團近期內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5 月 27 日。
  46. 《聯合報》(1979c),〈食油關係人體健康甚大應嚴格執行品管和檢驗政府主管單位責無旁貸〉。10 月 25 日。
  47. 《臺灣省政府檔案》(1980a),〈臺灣省政府函臺中縣政府〉。臺灣省政府藏。
  48. 《民生報》(1979r),〈米糠油中毒案王金茂林明道無意引咎辭職監院決議推派委員進行調查〉。12月27日。
  49. 《自立晚報》(1979b),〈糧食局昨公開否認夠米糠油配給公教對彰油公司產品導致皮膚怪病地檢處重視已派員調查〉。10 月 14日。
  50. 《民生報》(1980d),〈北市青商會推動「保護消費者運動」呼籲消費者保護自己權益:「消費者急救基金」盼各界踴躍贊助〉。5月12日。
  51. 《民生報》(1979n),〈立委促追究米糠油中毒案行政責任要求王金茂引咎自請處分〉。12月12日。
  52. 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法律文件資料庫收錄(1990),〈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71年度訴字第162號民事判決〉。http://itdels.digital.ntu.edu.tw/Item.php?ID=A_0004_0001_0001_003(檢索日期:2018年3月8日)。
  53. 《聯合報》(1952),〈米糠榨油試製成功〉。2 月 16 日。
  54. 《民生報》(1981b),〈米糠油中毒案受害者服務團認為防止被告脫罪脫產應速採取徵信查證〉。5月31日。
  55. 《民生報》(1980c),〈食油中毒案有關部門不無疏失監察院通過糾正案〉。4月8日。
  56. 《民生報》(1979m),〈衛生署讓國內化學家顏面盡失〉。12月11日。
  57. 《民生報》(1987a),〈多氯聯苯受害人醫療近況消基會將派員進行瞭解〉。6月25日。
  58. 《聯合報》(1979b),〈米糠油中毒事件衛生處掌握證據正整理調查筆錄資料日內移送地檢處偵辦〉。10 月 16 日。
  59. 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法律文件資料庫收錄(1987),〈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76年度重訴更(二)字第24號民事判決〉。http://itdels.digital.ntu.edu.tw/Item.php?ID=A_0004_0001_0001_001(檢索日期:2018年3月8日)。
  60. 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法律文件資料庫收錄(1989),〈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77年度重訴更(四)字第46號民事判決〉。http://itdels.digital.ntu.edu.tw/Item.php?ID=A_0004_0001_0001_002(檢索日期:2018年3月8日)。
  61. 《民生報》(1980b),〈米糠油中毒案疑慮還沒終結〉。1月13日。
  62. 《聯合報》(1980a),〈食油中毒追查責任衛生處長努力自辯〉。1月 10 日。
  63. 《聯合報》(1980h),〈多氯聯苯中毒針灸中藥見效立委促請政府緊急撥款支助防治中心繼續診治〉。5 月 19 日。
  64. 《臺灣省政府檔案》(1981b),〈臺灣省政府函〉,70衛一字第43443號。
  65. 《聯合報》(1980g),〈中部米糠油中毒案政府處分失職人員衛生署長王金茂被申誡一次另十七名人員受到不同處分〉。5 月17 日。
  66. 《經濟日報》(1979),〈徐慶鐘一行昨抵彰視察油脂業者建議鼓勵食米糠油〉。8月8日。
  67. 《聯合報》(1951),〈用米糠榨油現已開始建廠〉。9 月 22 日。
  68. 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法律文件資料庫收錄(1990),〈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79年度訴更(五)字第27號民事判決〉。http://itdels.digital.ntu.edu.tw/Item.php?ID=A_0004_0001_0001_004(檢索日期:2018年3月8日)。
  69. 《民生報》(1979h),〈臺灣醫學會專題報導「多氯聯苯」皮膚病患逾千受害人病情逐漸惡化〉。11月12日。
  70. 《聯合報》(1980c),〈新聞會從毒油假酒事件談消費者權益〉。2月 4 日。
  71. 《聯合報》(1987),〈多氯聯苯受害人精神慰藉打對折〉。6月23日。
  72. (1980)。《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1980),〈院總第 1049 號〉,頁25-48。
  73. 《民生報》(1979i),〈多氯聯苯早已在台形成公害有關單位何以遲未處理〉,12月9日。
  74. 《聯合報》(1979e),〈化驗豐香油行米糠油檢體發現含有多氯聯苯〉。12 月 10 日。
  75. 《臺灣省議會公報》(1981),〈省議員洪振宗提案〉,47(12): 715。
  76. 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法律文件資料庫收錄(1989),〈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77年度重上更(六)字第04號刑事判決〉。http://itdels.digital.ntu.edu.tw/Item.php?ID=A_0004_0001_0002_001(檢索日期:2018年3月8日)。
  77. 《中央日報》(1981),〈處理多氯聯苯中毒者訴訟問題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決設法律輔助小組〉,5 月 26 日。
  78. 《民生報》(1979l),〈多氯聯苯荼毒民眾衛生官署難辭其咎〉。12月11日。
  79. 《聯合報》(1980b),〈監委調查食油中毒聽取衛生署長報告深入了解後再追究責任工業局將協助油脂廠改善設備〉。1 月 12日。
  80. 《聯合報》(1980e),〈北市青商會發起保護消費者運動〉。5月12日。
  81. 《聯合報》(1984a),〈防治公害意識覺醒!油毒高額賠償.意義非比尋常〉。12 月 19 日。
  82. 《民生報》(1979c),〈彰油公司米糠油的確有問題料係製造過程受到污染〉。10月8日。
  83. 《自立晚報》(1979a),〈米糠油確含多氯聯苯彰油公司及豐香行已被查封正追查銷售範圍並移送法辦〉。10 月 8 日。
  84. (1979)。《立法院公報新聞稿》(1979),〈邀行政院衛生署長報告衛生行政概況並答復委員質詢〉,頁 1-7。
  85. 《立法院公報》(1974b),〈食品衛生管理法草案審查案廣泛討論〉。64(2): 17-39。
  86. 《聯合報》(1955),〈臺灣農業化工廠利用米糠提食油〉。1月21日。
  87. 《監察院公報》(1980),〈糾正案〉,1235:16036-16037。
  88. 《民生報》(1979d),〈省衛生處派員會同警察局查封彰油公司庫存米糠油〉。10月9日。
  89. 《經濟日報》(1968c),〈米糠油降低血壓頗有效果〉。10月18日。
  90. 《立法院公報》(1980b)〈院會紀錄〉,73(85): 49-116。
  91. 《民生報》(1979b),〈中部發生不明原因皮膚病症可能與米糠油某種成分有關〉。10月7日。
  92. 《民生報》(1979k),〈不能老是「大概」、「聽說」衛生署早該成立專案小組〉。12月09日。
  93. 《民生報》(1979o),〈彰油公司所採的土壤驗體證實含有「多氯聯苯」〉。12月18日。
  94. 《民生報》(1981a),〈多氯聯苯中毒患者要求成立處理委員會希望受害地區能設永久治療中心。5月24日。
  95. 《聯合報》(1980f),〈青年商會發起保護消費者利益希望與廠商相輔相成而非對立現有兩個協會沒人沒錢.雖有機構實在沒大作為消費大眾似乎漠不關心.工作人員幹得也不起勁〉。5月 15 日。
  96. 《聯合報》(1981b),〈梁家祖孫三人.死於多氯聯苯彰化外中村民.八十多人中毒〉。5 月 25 日。
  97. 《民生報》(1979f),〈談有毒米糠油的法律責任〉。10月10日。
  98. Andersen, Ellen Ann(2006).Out of the Closets and Into the Courts: Leg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and Gay Rights Litigation.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99. Chen, Y. C.,Guo, Y. L.,Hsu, C. C.(1992).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Prenatally Exposed to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Yu-Cheng Children) and Their Siblings.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91(7),704-707.
  100. Evans Case, R.,Givens, T. E.(2010).Re‐engineering Leg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 Starting Line Group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Racial Equality Directive.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48(2),221-241.
  101. Felstiner, William LF,Abel, Richard L.,Sarat, Austin(1980).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putes: Naming, Blaming, Claiming.....Law & Society Review,15,631-654.
  102. Galanter, Marc(1974).Why the Haves Come Out Ahead: Speculations on the Limits of Legal Change.Law & Society Review,9,95-160.
  103. Guo, Yueliang Leon(1997).Blood Serum Levels of PCBs and PCDFs in Yucheng Women 14 years after Exposure to a Toxic Rice Oil.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33(1),104-108.
  104. Guo, Yueliang Leon(1999).Chloracne, Goiter, Arthritis and Anemia after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oisoning: 14-year Follow-Up of the Taiwan Yucheng Cohort.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107(9),715-719.
  105. Guo, Yueliang Leon,Yu, M. L.,Ryan, John J.(1996).Different Congeners of PCBs/PCDFs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Different Health Outcomes in the Yucheng Cohort.Neurotoxicology and Teratology,18(3),255-256.
  106. Hsu, Ping-Chi(2003).Sperm Changes in Men Exposed to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and Dibenzofurans.Jama,289(22),2943-2944.
  107. Lee, Yok-shiu F.(ed.),So, Alvin Y.(ed.)(1999).Asia's Environmental Movement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108. Lin, Kao-Chang(2007).Neurocognitive Changes among Elderly Exposed to PCBs/PCDFs in Taiwan.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116(2),184-189.
  109. McCann, Michael W.(1994).Rights at Work: Pay Equity Reform and the Politics of Legal Mobiliz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10. Riles, Annelise(2007).Knowledge about Law.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aw and Society,885-888.
  111. Scheingold, Stuart A.(2010).The Politics of Rights: Lawyers, public policy and political change.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12. Schneider, Elizabeth M.(1986).The dialectic of rights and politics: Perspectives from the women's movement.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61,589.
  113. Tam, Waikeung(2010).Political transition and the rise of cause lawyering: the case of Hong Kong.Law & Social Inquiry,35(3),663-687.
  114. Wilson, Bruce M.,Rodríguez Cordero, Juan Carlos(2006).Leg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 and social movements: The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on Costa Rican politic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39(3),325-351.
  115. Yu, Mei-Lin(2000).Menstrua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Women with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 Poisoning: Long-Term Follow-Up Interviews of the Women from the Taiwan Yucheng Cohor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9(4),672-677.
  116. Yu, Mei‐Lin(1997).Increased Mortality from Chronic Liver Disease and Cirrhosis 13 years after the Taiwan "Yucheng"("Oil Disease") Incident.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31(2),172-175.
  117. Zemans, Frances Kahn(1983).Legal mobilization: The neglected role of the law in the political system.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7(3),690-703.
  118. 朱柏松(1981)。現代侵權行爲救濟制度之研究—以多氯聯苯事件爲中心之商品製作人責任之探討—(上)。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11(1),169-187。
  119. 吳志正(2019)。新型人身損害概念——從最高法院 107 年度台上字第 3 號民事判決「戴奧辛污染案」談起。月旦裁判時報,84,27-39。
  120. 吳志正(2006).解讀醫病關係 I:醫療契約篇.臺北市:元照出版社.
  121. 李伸一(2011).因為有好心:一位平民律師的幸福密碼.臺北市:有鹿文化.
  122. 李銘杰(201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123. 林淇瀁(2015)。戰後臺灣報禁政策之影響。臺灣學通訊,85,20-21。
  124. 邱曉玲(2010)。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125. 張茂桂,朱雲漢,黃德福,許宗力(1992).民國七十年代台灣地區「自力救濟」事件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硏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26. 張紹文(1980).青商畢業生.臺北市: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
  127. 郭寶蓮(1993)。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128. 陳永成,郭育良,徐澄清(1992)。油症兒智能與行為發展追蹤研究—第六年報告。中華精神醫學,6(2),116-125。
  129. 陳永成,葉宗烈,徐澄清(1990)。油症兒智能﹑行為發展六年追蹤研究:五年田野工作綜合報告。中華精神醫學,4(1),40-51。
  130. 陳忠五(2012)。慰撫金酌定標準與金額之研究─以侵害身體健康法益事件類型為中心。慰撫金酌定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131. 陳昭如(2010).被遺忘的 1979 臺灣油症事件三十年.臺北市:同喜文化.
  132. 陳昭如(2014)。打造墮胎權─解嚴前墮胎合法化的婦運法律動員與權利構框。中研院法學期刊,15,1-76。
  133. 陳瑞麟(2014)。掙脫鳥籠:反思臺灣公共衛生議題裡的因果關係。中研院法學期刊,15,283-329。
  134. 曾心儀(1981)。黑鄉—多氯聯苯中毒案採訪筆記。現代文學,15,183-206。
  135. 馮倉寶(2010)。不利人民監督的司法資訊公開制度—以政府資訊公開法下之法院判決為例。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研究通訊,13,6-10。
  136. 楊秋月(2008)。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
  137. 劉士毅(1998)。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138. 簡慧蓉(1989)。公害「猩紅字」再現? I 惠明盲校。人間,5 月號,36。
  139. 蘇貞昌(1979).五年的青商生涯.臺北市:蘇貞昌.
被引用次数
  1. (2022)。法律動員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特刊,9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