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自我認同形塑之初探:青少年、角色扮演與線上遊戲

并列篇名

The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Adolescence, Role Play and Online Game

DOI

10.29843/JCCIS.200901.0007

作者

林雅容(Ya-Jung Lin)

关键词

青少年 ; 角色扮演 ; 自我認同 ; adolescence ; role play ; self-identity

期刊名称

資訊社會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09 / 01 / 01)

页次

197 - 22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形塑;具體地說,本文所欲探究的問題是,若青少年投入線上遊戲並非當前社會所認定之時間消耗、過度沉溺等負面刻板印象,那麼青少年自「角色扮演」之線上遊戲中,所形塑之自我認同為何?本文是以位於中部地區之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生為研究對象,首先透過量化研究釐清社工系學生的特質,以及與當前實證研究的差異性,爾後以焦點團體法、深度訪談法呈現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本文發現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是建立在三個層面,分別為:虛擬與現實的自我展現、虛擬與現實的對價關係,以及他者觀點的解讀。 首先,青少年從遊戲中察覺另一個自我的形成,有些給予正向的肯定,並視為真實的自我,有些則礙於網路之人際互動的不安全感,不易給予肯定的回應。其次,虛擬世界、現實生活中存有對價關係,讓青少年自虛擬世界中得到需求的滿足,以補償現實生活的不足。最末,青少年易以「壓抑自我」的方式,使自己符合社會及家庭的期待。本文自上述之三個層面梳理出青少年自我認同的三要素(環境、需要與動機),以及此三項要素的連結。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of adolescence. We applied focus group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collect qualitative data and targeting the students of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in Central Taiwan,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self-identity contributes by three dimensions: ”self-display from virtual to real”, ”the exchang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rtual and real” and ”understanding and responding others' perspectives”. Finally,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self-identity of adolescence is influenced by three factors, ”environment”, ”needs” and ”motivation”.

主题分类 基礎與應用科學 > 資訊科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林以正、王澄華、吳佳輝(2005)。網路人際互動特質與依戀型態對網路成癮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7(3),289-309。
    連結:
  2.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連結:
  3. 陳怡安(2002)。資訊遊戲的魅力。資訊社會研究,3,183-214。
    連結:
  4. 陳俞霖(2002)。網路同儕形塑即對青少年文化影響之探討。資訊社會研究,3,149-181。
    連結:
  5. 游佳萍、陳妍伶(2006)。虛擬社群中的組織公民行爲之研究:以線上遊戲團隊爲例。資訊社會研究,18(2),115-144。
    連結:
  6. 謝龍卿(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臺中師院學報。
    連結:
  7. 魏希聖、李致中、王宛雯(2006)。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之危險因子與偏差行爲研究:以臺中縣霧峰大里地區爲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0(1),89-105。
    連結:
  8. Ashford, J. B.、Lecroy, C. W.、Lortie, K. L.著、張宏哲、林哲立編譯(1999)。人類行爲與社會環境。臺北:雙葉書廊。
  9. Bayraktar, Fatih,Zübeyit Gün.(2007).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Internet Usage Among Adolescents in North Cyprus.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2),191-197.
  10. Brandth, B.(2002).Gender Identity in European Family Farming: A Literature Review.Sociologia Ruralis,42(3),181-200.
  11. Chichering, A. W.,L. Reisser.(1993).Education and Identity.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12. Ebmeyer, Joyce B.,Susan Krauss Whitbourne.(1990).Identity and Intimacy in Marriage: A Study of Couples.New York, NY: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13. Erikson, E. H.(1968).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New York:Norton.
  14. Everall, Robin D.,Katherine E. Bostik,Barbara L. Paulson.(1968).I'm Sick of Being Me: Developmental Themes in a Suicidal Adolescent.Adolescence,40(160),693-708.
  15. Grüsser, S. M.,R. Thalemann,Mark D. Griffiths.(2007).Excessive Computer Game Playing: Evidence for Addiction and Aggression?.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10(2),290-292.
  16. Kroger, J.(2007).Identity Development: 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Thousand Oaks, Calif.:Sage.
  17. Kroger, J.(2004).Identity in Adolescence: 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New York:Routledge.
  18. Lo, Shao-Kang,Chih-Chien Wang,Wenchang Fang.(2005).Physic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Anxiety among Online Game Players.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8(1),15-20.
  19. Matsueda, Ross L.,Mathieu Deflem. (edited)(2006).Sociological Theory and Criminological Research: Views from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Oxford, UK:Elsevier Science.
  20. Mead, G. Herbert.(1934).Mind, Self, and Socie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1. Torres, Vasti.,Mary F. Howard-Hamilton,Diane L. Cooper.(2002).Identity Development of Diverse Populations: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29(6)
  22. Turkle, Sherry.(1999).Looking Toward Cyberspace: Beyond Grounded Sociology: Cyberspace and Identity.Contemporary Sociology,28(6),643-648.
  23. Wan, Chin-Sheng,Wen-Bin Chiou.(2007).The Motivations of Adolescents Who Are Addicted to Online Game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Adolescence,42(165),179-197.
  24. 朱惠瓊(2006)。從網路成癮症談青少年網路人際互動特質。諮商輔導,206,35-40。
  25. 李君如、楊棠安(2005)。線上遊戲玩家表現與其人格特質之研究-以「天堂」爲例。高雄師大學報,19,85-104。
  26. 李淑玲(1994)。青少年傳播行爲與對職棒球員形象及認同程度之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17,123-142。
  27. 林旻沛(2003)。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行爲醫學研究所。
  28. 林彥君(2004)。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29.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談青少年的交往
  30. 張春興(1983)。青年的認同與迷失。臺北:臺灣東華。
  31.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張老師文化。
  32. 陳冠名(2003)。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33. 陳淑惠(2000)。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台灣大學生網路沉迷傾向的性別差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511-S-002-010-N)。
  34. 游森期(2000)。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35. 楊正誠(2002)。台中縣,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
  36. 廖佩珊、鄭景仁(2004)。大臺北地區中學生線上遊戲涉入研究。智慧科技與應用統計學報,2(2),73-101。
  37. Cosplay
  38. 翟本瑞(2002)。連線文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39.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臺北:揚智。
  40. 臺灣地區寬頻網路使用調查摘要分析
  41. 盧浩權(2004)。臺中市,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
  42. 蕭銘鈞(1998)。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43. 蘇文進(2005)。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所。
被引用次数
  1. 蔡玫姿(2016)。逾越於亂倫邊際,耽溺於世界邊陲:初探兩則女性電玩小說。實踐博雅學報,24,71-87。
  2. 黃莉君,陳盈治,吳筱琦(2018)。以計畫行為理論及體驗價值探討使用者之手機遊戲行為。企業管理學報,117,49-76。
  3. 黃士安、陳麗如、陳怡廷(2015)。樂當低頭族?智慧型手機行動應用程式之使用行為與孤寂感的關聯。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13(1),61-85。
  4. 林育陞(2016)。青少年青春期生、心理健康之探究。諮商與輔導,364,5-8。
  5. 闕月清、涂馨友(2014)。自我認同運用於大專運動員職業選擇歷程之探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9(1),41-56。
  6. 楊淑晴、黃凱琳(2011)。國中生參與線上遊戲經驗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8(3),407-442。
  7. 趙以寧、楊美雪(2018)。線上遊戲女性玩家性別認同與角色塑造關聯性之研究。新聞學研究,134,89-144。
  8. 鄭夢慈,蔡聿庭(2020)。角色扮演遊戲融入STS教學中對國中生環境素養的影響。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2(1),55-81。
  9. (2018)。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青少年認同與社群網路使用研究取向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296,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