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防禦性悲觀談大學生的學業拖延

作者

金佳瑜;管貴貞

关键词
期刊名称

諮商與輔導

卷期/出版年月

364期(2016 / 04 / 05)

页次

40 - 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李介至,陳泉源,梁滄郎(2010)。防禦悲觀者的動機分析及在成就評價後之情緒適應:以潛在成長模式分析為例。教育心理學報,41(4),733-749。
    連結:
  2. 李介至,黃孟儒,梁滄郎(2009)。防禦悲觀者、樂觀者及悲觀者在焦慮及反思策略之差異:高/低任務難度及工具性之調節效果。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6,239-270。
    連結:
  3. Martin, A. J.,Marsh, H. W.,Debus, R. L.(2001).A quadripolar need achievement representation of self-handicapping and defensive pessimism.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38(3),583-610.
  4. Norem, J. K.(2002).The positiv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g.NewYork:Basic Books.
  5. Norem, J. K.,Cantor, N.(1986).Anticipatory and post hoc cushioning strategies: Optimism and defensive pessimism in risky situations.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0,347-362.
  6. Peres, C.,Cury, F.,Famose, J.,Sarrazin, P.(2002).When anxiety is not always a handicap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ome implications of the defensive pessimism strategy.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2(1),1-9.
  7. 王靈芝,王曉鈞(2007)。拖延的理論與測量。社會科學論壇,2007(7B),26-28。
  8. 李介至(2005)。護專學生防禦性悲觀、自我跛足策略對內外科學習投入及成果之影響。長庚護理,16(2),126-138。
  9. 李曉東,關雪菁,薛玲玲(2007)。拖延行為的心理學分析。高校教育管理,1(3),67-70。
  10. 陳奕吟(2013)。學習樂觀─正向心理學的觀點。諮商輔導,335,45-49。
  11. 塗振洋(2004)。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12. 龐維國,韓貴寧(2009)。我國大學生學習拖延的現狀與成因研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30(6),59-65+94。
被引用次数
  1. 傅瓊儀,陳彥慈,陳志賢(2017)。大學生主動拖延、被動拖延與學習倦怠之相關研究。大仁學報,51,113-131。
  2. 簡嘉菱、程炳林(2018)。學業拖延與課業情緒之交互關係:課室目標結構的調節效果。教育心理學報,50(2),293-313。
  3. 劉怡岑,黃政昌,陳芷萱,林虹欣,王昱婷(2021)。「拖延行為心理評估」的內涵與方式之探討。諮商與輔導,428,43-48+20。
  4. (2022)。探討認知策略與建言行為之關係研究-以領導風格為調節變數效果之討論。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4(2),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