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輔導教師的壓力來源與自我照顧之道

作者

蕭博文;許哲修

关键词
期刊名称

諮商與輔導

卷期/出版年月

416期(2020 / 08 / 05)

页次

9 - 12+6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江文慈(2009)。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國小教師情緒勞動的心理歷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0(4),553-576。
    連結:
  2. 林淑君,王麗斐(2015)。資深諮商心理師從遭逢兒童青少年案主臨床困境到安頓身心之轉變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7(1),87-107。
    連結:
  3. 程小蘋,林杏足(2003)。國中輔導教師對青少年個案身心特徵、晤談問題及諮商作法之知覺分析。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5,133-174。
    連結:
  4. 趙文滔(2015)。中小學輔導教師跨系統合作之成功經驗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9,1-31。
    連結:
  5. 趙文滔,陳德茂(2017)。中小學輔導教師在跨專業系統合作中的挑戰:可能遭遇的困境、阻礙合作的因素以及如何克服。應用心理研究,67,119-179。
    連結:
  6. 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 (2016). ASCA Ethical Standards for School Counselors. Retrieved June 28, 2020 from http://www.schoolcounselor.org/
  7. Williams, R. (2007). Superhero or Super Stressed. 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 Retrieved June 30, 2020 from http://www.schoolcounselor.org/
  8. 王琬玲(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9.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5)。學生輔導工作倫理守則。(民國104年10月31日)。臺北。
  10. 江艾穎(201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11. 余潔琦(201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12. 沈雅婷(2016)。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13. 柯雅瓊,許維素(2011)。學校輔導教師督導模式初探。輔導季刊,47(1),30-41。
  14. 洪薇嘉(2016)。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15. 康詩瑜(2019)。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心理與諮商教學。
  16. 張立人(2019).App世代在想什麼?破解網路遊戲成癮、預防數位身心症狀.臺北:心靈工坊.
  17. 教育部(2014)。學生輔導法。(民國103年11月12日)。臺北。
  18. 教育部(2020).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臺北:教育部.
  19. 許智傑(2010)。創意與活力的結合:與青少年個案諮商的藝術。台灣心理諮商季刊,2(3),19-31。
  20. 許維素(2011)。高中輔導教師推展學校輔導工作的行動發展歷程分析。暨大學報,5(1),1-30。
  21. 陳妍伶(2005)。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
  22. 陳秀樺(2013)。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23. 葉雅馨(2018)。臺灣六都國高中職學生對校園心理健康資源的應用及憂鬱情緒現況調查。董氏基金會。取自http://www.etmh.org/CustomPage/HtmlEditorPage.aspx?MId=1346&ML=3,2020年6月28日。
  24. 翟宗悌(2005)。青少年心理諮商與治療督導工作之實施─多元視角、多方合作與多樣技巧。輔導季刊,41(2),29-36。
  25. 劉芳綺(2011)。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26. 謝明耀(201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