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1960-70年代臺港重返古典的詩畫互文文藝場域研究-以余光中與劉國松推動之現代主義理論為例
|
并列篇名
|
The Concept of "Back To Classic" in Intertextuality of Poetry and Painting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During 1960 to 1970: Modernism Spread by Guang Jhong-Yu and Guo Song-Liu
|
作者
|
須文蔚(Wen-Wei Shiu)
|
关键词
|
余光中 ; 劉國松 ; 現代主義 ; 現代詩 ; 現代畫 ; Guang Jhong-Yu ; Guo Song-Liu ; Modernism ; Modern Poetry ; Modern Paiting
|
期刊名称
|
東華漢學
|
卷期/出版年月
|
21期(2015 / 06 / 01)
|
页次
|
145
-
17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旨在梳理1960至1970年代余光中與劉國松在現代詩與現代畫的評論中,與臺港兩地共同主張復返古典,以及回到東方傳統的主張中,辨明不宜以「新古典主義」的概念概括之。透過當時現代派詩畫互文的情境下,討論劉國松與余光中對於現代詩與現代繪畫如何返回古典,並以兼顧現代性的雙重視野,塑造具有抒情傳統特質的現代「詩情」,重新建構了更成熟的現代主義美學。同時,本文更進一步舉證,1960到1970年代的臺港文藝場域中,余光中與劉國松提倡抽象表現主義形式與技法,以「東方的自覺」與「聊寫胸中逸氣」的理念,把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現代畫加以融匯,更可清晰理解兩人在現代性的語意情境中,向中國文學、哲學與思想取經的過程,並不是西方「新古典主義」的美學運動。特別在1970年代以後,余光中與劉國松聯袂赴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無論在創作、教學與文藝活動推廣上,將此一回返古典的現代主義觀點推廣至香港,成為臺港現代派跨區域傳播的一股重要力量。
|
英文摘要
|
This study aims to sort out Guang Jhong-Yu's and Guo Song-Liu's comments on modern poetry and art during 1960 to 1970 between Hong Kong and Taiwan, then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back to eastern tradition" in their reviews that shall not be simplified as "Neoclassicism". Within the state of intertextuality of Poetry and Painting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I will analyze how did Guang Jhong-Yu and Guo Song-Liu find certain ways to return to classic with modern horizons in order to re-establish a mature Modernist aesthetic with the modern poetics of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Meanwhile, this study will put the form of Abstract Expressionism that spread by Guang Jhong-Yu and Guo Song-Liu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literature and art field during 1960 to 1970 to proof, then to interpret the idea of "Eastern Consciousness" and "Painting the Fugitive Spirit in My Breast" by bringing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and Western modern painting together. Therefore, we can understand more clearly how their works learn from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in modern situation semantics instead of western Neoclassicist movement. Especially in 1970s' when Guang Jhong-Yu and Guo Song-Liu taught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y devoted to spread the modernist aesthetics with "Back to Classic" in Hong Kong, it became an important aesthetic concept on the phenomenon of Inter-regional Communication of modernism between Hong Kong and Taiwan.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朱芳玲(2009)。回頭的浪子,「靈視」下的「東方」─論余光中「東方自覺」說與「中國現代畫」論述的建構。東海中文學報,21,231-261。
連結:
-
楊宗翰(2001)。中化「現代」─紀弦、現代詩與現代性。中外文學,30(1),65-83。
連結:
-
余光中,〈無鞍騎士頌--五月美展短評〉,《聯合報》第6版(1963.5.26)
-
杜衡,〈《望舒草》序〉,收錄於戴望舒,《望舒草》,上海:現代書局,1933
-
余光中,〈偉大的前夕─記第八屆五月畫展(下)〉,《聯合報》第8版(1964.6.18)
-
余光中,〈偉大的前夕─記第八屆五月畫展(上)〉,《聯合報》第8版(1964.6.17)
-
Kleiner, F. S.,Mamiya, C. J.(2006).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Western Perspective.Wadsworth:Cengage Learning.
-
Moi, Toril(ed.)(1987).The Kristeva Reader.UK:Basil Blackwell Ltd.
-
Rosenblum, R.,Janson, H. W.(1984).19th-Century Art.New York:Prentice-Hall.
-
王文仁(2012)。日治時期臺人畫家與作家的文藝合盟:以《臺灣文藝》(1934-36)為中心的考察。臺北:博揚文化事業。
-
王良和(2002)。三種聲音─論余光中「香港時期」的詩歌。文學世紀,2(9),8-13。
-
王無邪(1961)。覺醒的一代─從自由中國五月畫展說起。筆匯,2(9),29-35。
-
古月(1991)。誘惑者。臺北:大林出版社。
-
朱琦(2005)。香港美術史。香港:三聯出版社。
-
朱壽桐(1998)。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
余光中(2002)。聽聽那冷雨。臺北:九歌出版社。
-
余光中(1974)。望鄉的牧神。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
余光中(1961)。五月畫展。文星,44,26。
-
余光中(1973)。掌上雨。臺北:大林出版社。
-
余光中(1962)。樸素的五月—「現代繪畫赴美展覽預展」觀後。文星,56,70-72。
-
呂正惠(1995)。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北:九歌出版社。
-
李正治編(1988)。政府遷臺以來文學研究理論及方法之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李志銘(2011)。臺灣現代派詩人與畫家的共謀「五月」、「東方」畫會先鋒們。全國新書月刊,九月號,26-31。
-
佘佳燕(2006)。從跨藝術互文現象考察臺灣五、六十代詩人與畫家對話鎔鑄而成的超現實風潮。異同、影響與轉換:文學越界學術研討會,臺南:
-
林煥彰(1985)。簡介「詩風」。文訊,20,89-93。
-
徐珂(2007)。余光中新古典主義詩學特色的成因。文教資料,34,98-100。
-
張孟起(2013)。讀者10問劉國松。講義雜誌,10207,71-74。
-
張俐璇(2010)。向「傳統」借火:一九六〇年代臺灣「現代」詩畫的遇合─以劉國松、余光中為論述核心。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44(2),1-19。
-
陳世驤(1972)。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
-
陳芳明(2008)。詩藝的完成—余光中與現代詩批評。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余光中先生八十大壽學術研討會,臺北:
-
陳義芝(2006)。聲納: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臺北:九歌出版社。
-
楊牧(1972)。關於紀弦的現代詩社與現代派。現代文學,46,86-103。
-
葉維廉(1987)。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中國現代畫的生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詩風編輯室(1972)。發刊詞。詩風,1,1。
-
劉紀蕙(2005)。孤兒•女人•負面書寫。臺北:立緒出版社。
-
劉國松(1959)。不是宣言─寫在「五月畫展」之前。筆匯,1(1),27-28。
-
劉國松(1960)。現代繪畫的本質問題─兼答方其先生。筆匯,1(12),17-20。
-
劉國松(1959)。談全省美展─敬致劉真廳長。筆匯,1(1),28。
-
劉國松(1965)。中國現代畫的路。臺北:文星。
-
劉國松(1967)。臨摹.寫生.創造。臺北:文星出版社。
-
劉登翰(1995)。論《詩風》上。香港文學,124,4-9。
-
鄭慧如(199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
鄭蕾(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香港,嶺南大學。
-
蕭蕭(1980)。燈下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蕭瓊瑞(1991)。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蕭瓊瑞(1997)。島嶼彩色。臺北:三民書局。
-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2005)。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羅青(1992)。論《詩風》詩人之詩風─介乎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的聲音。詩雙月刊,3(5),66-76。
|
被引用次数
|
-
劉正忠(2016)。余光中詩的抒情議題。臺大中文學報,54,223-264。
-
王家琪(2016)。也斯的七○年代香港新詩論述―以台灣現代詩檢討風潮為燭照。台灣文學研究,11,93-142。
-
王文仁(2016)。數位時代的抒情詩人:須文蔚詩創作歷程及其文本分析。東華漢學,24,225-268。
-
須文蔚(2020)。【學苑春秋】楊牧臺港文學跨區域傳播影響論。東華漢學,32,341-377。
-
余君偉(2019)。論一九七零年代香港城市詩的特色:以舒巷城、羈魂及梁秉鈞為例。東海中文學報,37,83-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