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王船山《詩廣傳》義理研究-以“由用證體”之“情”論“人道”的豁顯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f Wang Quan Shan's Commentary for Book of Songs: Discussing the Revelation of Humanity through Emotion Embedded in the Use of the Subject

DOI

10.30092/JHCLANCHU.200903.0001

作者

施盈佑(Ying-Yo Shih)

关键词

人道 ; 王船山 ; 用 ; 性 ; 情 ; 詩廣傳 ; 體 ; Commentary for Book of Songs ; disposition ; emotion ; humanity ; subject ; use ; Wang Quan Shan Wang Fu-Zhi

期刊名称

興大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2期(2009 / 03 / 01)

页次

1 - 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事實上,王船山《詩廣傳》的論「情」或重「情」思維,前人研究已有諸多的探討及關注。不過,筆者所欲進一步追問的是,王船山《詩廣傳》爲何要突顯「情」?依據文本的義理思路來判斷,王船山所揭示之「情」,乃爲「由用證體」之「情」,此「情」實是攸關著「人道」的豁顯與否。正緣此故,本文對於《詩廣傳》的分析討論,旨在揭櫫王船山重「情」思維與「人道」的關係。至於相關論證析分爲二:首先是「從『體用』論『性情』」,透過「異中有同的性情論」及「同中有異的性情論」的討論,初步釐清王船山《詩廣傳》的性情論,與前人說法之同異。其次是「『情』賦予『人道』的貞定」,此階段藉由「積極肯定『情』-由『用』證『體』」及「論『情』與『人道』」的抉發,說明在王船山的義理思路之中,「性」作爲天所賦予者,固然是不能被漠視或取代;但是,其始終強調人之爲人必須關注於「人道」,而「情」既爲「性」之「動」或「用」,此「用」亦正是人道豁顯的真實呈現。

英文摘要

In Commentary for Book of Songs, Wang Quan Shan discussed and emphasized ”emotion”. But why did Wang purposefully manifest ”emotion”? According to this paper's exploration, the ”emotion” that Wang revealed is embedded in the use of the subject, and is concerned with whether humanity can be revealed. Thu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humanity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part discusses disposition from the use of the subject. Through understanding everyone has partial different and indifferent dis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distinguish Wang's theory of disposition from others'. The other part reveals the confirmation of humanity through emotion and illustrates that emotion is positively approv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subject and the revel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humanity. Through this paper's analysis, we learn that although disposition is naturally born, the important factor to being human is the revelation of humanity. Since emotion is the use and agency of disposition, the use is certainly the true display of the revelation of human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朱孟庭(2005)。王夫之論《詩》的文學闡釋。東吳中文學報,11,191-220。
    連結:
  2. 林文彬(2006)。王船山《老子衍》義理淺析。興大中文學報,18,53-71。
    連結:
  3. 陳啟文(2006)。船山「道」「器」兩端之分說及其統一。鵝湖月刊,369,35-42。
    連結:
  4. 黃忠慎(2004)。王夫之《詩經》學新探。國文學誌,8,299-322。
    連結:
  5. 宋朱熹(2002)。朱子全書: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宋朱熹(2002)。朱子全書: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宋朱熹(200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8. 宋朱熹(2002)。朱子全書:孟子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宋朱熹(200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10. 宋朱熹(200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11. 宋張載(2006)。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12.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思問錄。長沙:嶽麓書社。
  13.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四書箋解。長沙:嶽麓書社。
  14.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詩廣傳。長沙:嶽麓書社。
  15.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詩經稗疏。長沙:嶽麓書社。
  16.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老子衍。長沙:嶽麓書社。
  17.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續春秋左氏傳博議。長沙:嶽麓書社。
  18.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詩經叶韻辨。長沙:嶽麓書社。
  19.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禮記章句。長沙:嶽麓書社。
  20.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周易外傳。長沙:嶽麓書社。
  21.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詩經考異。長沙:嶽麓書社。
  22.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張子正蒙注。長沙:嶽麓書社。
  23.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莊子解。長沙:嶽麓書社。
  24.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俟解。長沙:嶽麓書社。
  25. 明王船山(1998)。船山全書:讀四書大全說。長沙:嶽麓書社。
  26. 明黃宗羲(1987)。黃宗羲全集:孟子師說。臺北:里仁書局。
  27. 唐李翱(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復性書,李文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牟宗三(2003)。牟宗三先生全集:才性與玄理。臺北:聯經出版社。
  29. 李學勤主篇(2002)。論語注疏·下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30. 周示行(2007)。詩經論集。長沙:湖南大學出版。
  31. 林安梧(1995)。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2. 林安梧(1991)。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3. 林宣慧(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系。
  34. 林詩娟(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35. 林麗真(1988)。王弼。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6. 施盈佑(2006)。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人文學報,30,347-385。
  37. 施盈佑(2005)。王船山莊學之研究:論「神」的核心意義。白沙人文社會學報,4,17-48。
  38. 洪櫻芬(2007)。情感發展與德行成全-論王船山之情感思維。鵝湖月刊,390,11-22。
  39. 袁愈宗(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文藝學。
  40. 袁愈宗(2005)。從《詩廣傳》看王夫之的詩情觀。船山學刊,56(2),17-19。
  41. 崔海峰(2006)。王夫之詩學範疇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2. 張立文(2001)。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
  43. 莊凱雯(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
  44. 陳來(2004)。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5. 陳來(2000)。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6. 陳來(2005)。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7. 陳章錫(1986)。王船山「詩廣傳」論道德倫理(下)。鵝湖月刊,132,50-56。
  48. 陳章錫(2003)。從王船山「兩端一致論」考察《小戴禮記》教育觀。揭諦,5,123-153。
  49. 陳章錫(198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50. 陳叢蘭(2007)。船山性情觀芻議。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8(4),4。
  51. 陳贇(2007)。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52. 陶水平(2001)。船山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3. 曾昭旭(1996)。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公司。
  54. 曾昭旭(1995)。王船山兩端一致論衍義。鵝湖月刊,241,9-12。
  55. 曾玲先(2001)。王船山《詩廣傳》的文化感及其它。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2(4),113-117。
  56. 黃忠慎(2002)。朱子《詩經》學新探。臺北:五南出版社。
  57. 雷慶翼(2003)。王船山《詩經稗疏》治學方法管窺。船山學刊,4,14-17。
  58. 熊十力(1996)。體用論。北京:中華書局。
  59. 樓宇烈校釋(1992)。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2013)。王船山對《孟子.人之所以異章》的詮釋─以《讀孟子大全說》為例。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54,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