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以「疏離」自「惘惘的威脅」中出走:張愛玲的心理傳記

并列篇名

"Alienation" as A Way Out of "Threat of Desolate": A Psychobiography of Eileen Chang

DOI

10.7082/CJGC.201212.0019

作者

張慈宜(Tsz-Yi Chang);丁興祥(Shing-Shiang Ting)

关键词

人格 ; 心理治療 ; 心理傳記 ; 家庭 ; family ; personality ; psychobiography ; treatment

期刊名称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4期(2012 / 12 / 01)

页次

19 - 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心理傳記學的取向,針對近代重要文學作家張愛玲的生命進行探究。張愛玲的文學創作經常籠罩在一種荒涼/蒼涼的意境之下,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她的人物總是在經歷各種掙扎與奮鬥之後,迎接令人失望的結局。為什麼張愛玲的作品人物費盡心力的掙扎最後總歸於徒勞?藝術創作的母題並非憑空出現,經常與創作者本人的生命歷程有高度的關連性。本研究藉由解答此一創作謎團的過程,逐步揭露張愛玲早年生活中與父親、母親(特別是母親)之間的愛恨糾葛,如何對張愛玲的精神生活帶來騷亂與傷痛,又如何進而發展出精神分析學者Horney所謂的疏離型人格。鑑於心理傳記學在國內仍是一門新興發展中的學問,本文亦針對心理傳記學的宗旨與方法做了初步的介紹。另外,我們也針對本研究之探究成果對於人格理論,及諮商、治療實務層面可能產生的貢獻或啟發進行討論,最後並提出我們的建議。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life of an important modern literature writer Eileen Chang using an psychobiography approach. The work of Eileen Chang is often shrouded in a desolate atmosphere. With very few exceptions, her characters are always struggling and fighting to earn a better life, but are encountered with futile results. Why are the characters of Eileen Chang devoting themselves to something that seems hopeless? The motifs of works do not appear out of thin air; instead, they are often highly related to the writer's own life course. This research provided answers to the mystery of creation, and revealed the life of Eileen Chang's early years with her parents (especially the mother) which were full of love-hate ambivalence. It also showed how the ambivalent feelings brought about disturbances and spiritual pain, and how Eileen Chang developed the detached personality described in Horney's psychoanalytic theory. Because psychobiography is a relatively new approach in Taiwan, this article bega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urposes and methods of psychobiography. Relevant personality and counseling theories, as well as recommend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were also discussed.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胡紹嘉(2005)。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連結:
  2. 鄧明宇(2005)。從沈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
    連結:
  3.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連結:
  4. Murray, H. A. (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周芬伶(2009,4 月26 日)。真的「小團圓」嗎?中國時報,13 版
  6. 張小虹(2009,2 月27 日)。「合法盜版」張愛玲,從此永不團圓。聯合報,A4 版
  7. Horney, K. (1945). Our inner conflicts. New York, NY: W. W. Norton
  8.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NY: Holt
  9. Horney K. (1939). New ways i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NY: W. W. Norton
  10. 季季(2009,4 月23 日)。張愛玲為什麼要銷毀小團圓?中國時報,E4 版
  11. 袁瓊瓊(2009,3 月8 日)。多少恨:張愛玲未完。聯合報,E2 版
  12. 張瑞芬(2009,3 月7 日)。張愛玲的《小團圓》,今生今世對照記。聯合報,E3 版
  13. Horney K. (1937). 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New York, NY: W. W. Norton
  14. Elms, A. C.(2005).Uncovering lives: The uneasy alliance of biography and psychology.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 Freud, S.、劉平譯(2000)。達文西對童年的回憶。台北:知書房。
  16. Freud. S.、嚴志軍譯、張沫譯(2003)。文明及其不滿。河北:教育出版社。
  17. Heider, F.(1958).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 NY:John Wiley & Sons.
  18. Horney, K.(1950).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 The struggle toward self-realization.New York, NY:W. W. Norton.
  19. Hsia, C. T.、劉紹銘譯(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
  20. McAdams, D. P.(ed.),Ochberg, R. L.(ed.)(1988).Psychobiography and life narratives.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21. Paris, B. J.(1994).Karen Horney: A psychoanalyst's search for self-understanding.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22. Runyan, W. M.(1984).Life histories and psycho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theory and method.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 Schultz, W. T.(ed.)(2005).Handbook of psychobiography.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 Wheeler, L.(ed.)(1981).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Beverly Hills, CA:Sage.
  25. 丁興祥、賴誠斌(2001)。心理傳記學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應用心理研究,12,77-106。
  26. 于青編(1995)。尋找張愛玲。北京:中國友誼。
  27. 孔范今編(1997)。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山東:文藝。
  28. 水晶(2000)。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
  29. 王文英編(1999)。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人民。
  30.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
  31. 王衛平、馬琳(1997)。張愛玲研究五十年述評。學術月刊,11,88-96。
  32. 司馬新(1996)。張愛玲與賴雅。台北:大地。
  33. 平路(1999)。傷逝的周期─張愛玲作品與經驗的母女關係。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34. 朱旭晨(2010)。張愛玲傳記寫作與研究綜述。浙江師範大學學報,35(1),28-31。
  35. 朱棟霖編、丁帆編、朱曉進編(2001)。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
  36. 余斌(1997)。張愛玲傳。台中:晨星。
  37. 李小江編(1994)。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
  38. 周芬伶(1999)。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
  39. 林幸謙(2000)。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台北:洪葉。
  40. 邵迎建(1998)。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張愛玲的文學。北京:三聯。
  41. 柳美里(1999)。家族電影。台北:城邦。
  42. 胡蘭成(1990)。今生今世。台北:三三書坊。
  43. 唐文標(1995)。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
  44. 高行健(2008)。論創作。台北:聯經。
  45. 張子靜(1996)。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時報。
  46. 張小虹(1999)。戀物張愛玲─性、商品與殖民迷魅。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47. 張佩綸(1966)。澗于日記。台北:學生。
  48. 張愛玲(2000)。怨女。台北:皇冠。
  49. 張愛玲(2000)。張看。台北:皇冠。
  50. 張愛玲(2000)。流言。台北:皇冠。
  51. 張愛玲(2000)。第一爐香─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二。台北:皇冠。
  52. 張愛玲(2000)。傾城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台北:皇冠。
  53. 張愛玲(2000)。小團圓。台北:皇冠。
  54. 張愛玲(2000)。對照記─看老照片簿。台北:皇冠。
  55. 張愛玲編(2009)。小團圓。台北:皇冠。
  56. 陳子善編(1996)。私語張愛玲。浙江:文藝。
  57. 陳功(2000)。家庭革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8. 馮祖貽(2001)。百年家族─張愛玲。台北:立緒。
  59. 楊中芳編、高尚仁編(1991)。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台北:遠流。
  60. 楊國樞編、黃光國編(1991)。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台北:桂冠圖書。
  61. 楊齊福(2004)。清末廢科舉的文化效應。中州學刊,140,103-106。
  62. 楊澤(1999)。世故的少女─張愛玲傳奇。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63. 劉川鄂(2000)。張愛玲傳。北京:十月文藝。
  64. 劉紹銘編、梁秉鈞編、許子東編(2003)。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65. 蔡登山(2003)。傳奇未完:張愛玲。台北:天下文化。
  66. 蔡鳳儀編(1996)。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皇冠。
  67. 鄭樹森編(2003)。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文化。
  68. 閻純德(2000)。二十世紀中國女作家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蔡念耘,陳祥美,吳聰慧,余柏勳(2019)。心理傳記學方法學之探究:從後實證到後現代的發展。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7,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