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鄉土食和山水亭:戰爭期間「臺灣料理」的發展(1937-1945)

并列篇名

Local Food and Shanshuiting: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Cuisin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1937-1945)

作者

曾品滄(Pin-Tsang Tseng)

关键词

鄉土食 ; 山水亭 ; 臺灣料理 ; 地方文化運動 ; 文本化 ; 文化再現 ; local food ; Shanshuiting ; Taiwanese cuisine ; local cultural movement ; textualization ;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期刊名称

中國飲食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9卷1期(2013 / 04 / 01)

页次

113 - 15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料理」一詞出現於日治初期,原來是日本殖民統治者用來指稱在殖民地臺灣所享用的本地宴席菜。到了日治中期,餐館業者、民族主義者或來自殖民母國的觀光客,依據其個別的動機和體驗,對臺灣料理確認出一個「來自中國的料理,但較清淡,符合本島人口味」的初步輪廓。這個詮釋主要是建立在以宴席菜,尤其是酒樓所供應之菜餚為主的基礎上,充分反映出殖民時代中、上階層的意趣與宴飲經驗。但是到了日治末期,受到戰爭期間食物匱乏,以及地方文化運動的影響,臺灣的家常菜和鄉土食逐漸受到重視。這也使得許多文化人或知識分子,在《民俗臺灣》等雜誌報刊中,調查、記錄、書寫原來不受重視的家常菜或鄉土食,闡述其對臺灣人的價值與意義,使臺灣的家常菜與鄉土食有了文本化的契機。另一方面,王井泉等人成立山水亭餐館,以此為基地,將這些本地人熟悉的家常菜或鄉土食加入原本的宴席菜中,使臺灣料理呈現新的風貌,更反映臺灣人共同的生活經驗與情感。本文主旨除了說明以上戰爭期間臺灣料理的文本化與文化再現的發展外,更試圖闡述此發展的其歷史意義。雖然隨著戰爭的結束、政權的遞變,文化人紛紛星散,山水亭逐漸沒落,其標榜的臺灣料理也在中國餐館大舉入臺後消聲匿跡,但這些文化人調查、記錄臺灣家庭料理與鄉土食時所留下大量的文獻資料,無疑成了當今理解臺灣飲食文化史最重要資產,其對於臺灣料理的詮釋與建構方式,亦是當代形塑新臺灣料理極具參考價值的經驗。

英文摘要

The term of 'Taiwanese cuisine' was initially adopted by the Japanese colonizers in the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o refer to the local banquet dishes in Taiwan. Until the late 1930s, Taiwanese cuisine was identified by restaurants, nationalists and Japanese tourists as 'dishes [which] originated from Chinese Mainland, but had a lighter taste to adapt to the Taiwanese people's preference.' This identification was mainly built upon the banquet dishes in restaurants, reflecting the dining experiences and preferences of the upper class in the colonial Taiwan. In contrast to banquet dishes, home cooking and local food was increasingly attached importance during the wartime in the late colonial perio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food and the promotion of local cultural activities. Along with the Local Food Movement promoted during the wartime in Japan, some Japanese scholars and Taiwanese writers with enthusiasm for preserving Taiwanese local culture started to investigate and record Taiwanese local foods and folk dietary culture in Taiwan, highlighting the valu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foods for Taiwanese people. The publication of magazine 'Folk Taiwan' and other articles served as a platform on which Taiwanese home cooking and local food could be entextualized. In addition to textualization, one Taiwanese intellectual Wang Jingchuan further represented these local dishes in the banquet menus of his restaurant Shanshuiting (Mountain and Water House), displaying the common living 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peopl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ocess by which Taiwanese local dishes were textualized and represented during the WWII, and also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original restaurant Shanshuiting has closed and the 'Taiwanese cuisine' highlighted by these intellectuals hasalso changed with the new social conditions after WWII, the textualization of Taiwanese local food during the wartime served as a crucial foundation on which Taiwanese foodways can be understood nowadays.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 'Taiwanese cuisine' during the wartime period is also a valuable exampl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a new Taiwanese cuisine in modern Taiwanese socie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不著撰人,〈料理品(和食及洋食)最高販賣價格〉,《新竹州報》1943 年11月1 日,號外頁1-7。
  2. 梶原通好,《臺灣農民生活考》,臺北:緖方武歲,1941。
  3. 不著撰人,〈結婚批露宴廢止や料亭に時間制限精動が生活刷新を強調〉,《臺灣日日新報》1939 年6 月3 日,7 版。
  4. 江山樓主人,〈臺灣料理の話〉,《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12 月10 日,3 版。
  5. 王瑞城,〈煮食、炊粿、捕粽、醃豆油—鄉土食生活隨想(四)〉,《民俗臺灣》2.2(1942):42-45。
  6. 王瑞城,〈臺灣の漬物(下)〉,《民俗臺灣》3.2(1943):35-37。
  7. 吳溪水,〈名信片(はがき)隨筆—臺灣料理〉,《臺灣日日新報》1939 年3月29 日,3 版。
  8. 東方孝義,《臺湾習俗》,臺北:同人研究會,1942。
  9. 王瑞城,〈遣ひ物としての粿と粽—鄉土食生活隨想(五)〉,《民俗臺灣》2.12(1942):28-31。
  10. 不著撰人,〈お惣菜向の台湾料理と朝鮮料理〉,《主婦之友》12(1924):299-302。
  11. 森於菟,〈臺灣的門第(中)〉,《民俗臺灣》2.8(1942):14-17。
  12. 權藤震二,1896,《臺灣實況》,台北:成文出版社。
  13. 不著撰人,〈夜店、料理屋等を閉鎖し 官營簡易食堂を造れ〉,《臺灣日日新報》1943 年9 月15 日,3 版。
  14. 國史館藏,〈臺省雲嘉南三縣濱海地區居民生活調查報告及建議事項〉,《行政院檔案》,編號071-050,1948。
  15.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臺北市: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
  16. 不著撰人,〈宴會は斷然やめだ年末年始.儲蓄報國へ大馬力〉,《大阪朝日新聞》1940 年12 月3 日,朝刊7 版。
  17. 不著撰人,〈鄉土食を選定 甘藷等を材料として〉,《臺灣日日新報》1941年3 月11 日,3 版。
  18. 西村信一,《臺灣に於ける物資配給統制機構》,臺北:臺北商工會議所,1943。
  19. 林久三,《臺灣料理の琹》,臺灣:里村榮,1912。
  20. 森於菟,〈臺灣的門第(下)〉,《民俗臺灣》2.9(1942):12-15。
  21. 王瑞城,〈油烹と熬油(下)〉,《民俗臺灣》3.5(1943):36-41。
  22. 王瑞城,〈食是福、作是祿—鄉土食生活隨想(一)〉,《民俗臺灣》1.4(1941):28-30。
  23. 池田敏雄,《台湾の家庭》,臺北:東都書籍臺北支店,1944。
  24. 陳水田,「名信片(はがき)隨筆—臺灣料理」,《臺灣日日新報》1939 年7月6 日,6 版。
  25. 徐氏青絹,〈食姐妹卓〉,《民俗臺灣》2.3(1942):35。
  26. 王瑞城,〈冷熱と食補—鄉土食生活隨想(二)〉,《民俗臺灣》1.5(1941):6-9。
  27. 民間傳承の會,〈食習調查開始〉,《民間傳承》6.12(1941):7。
  28. 不著撰人,1955,〈蓬萊閣酒樓 租予美軍作俱樂部卅餘年觥籌交錯 從此將成陳蹟〉,《聯合報》6 月19 日,3 版。
  29. 不著撰人,〈高い宴會費は無駄十圓以下に自肅強調〉,《臺灣日日新報》1940年8 月16 日,4 版。
  30. 新田淳,〈街頭の飲物〉,《民俗臺灣》1.5(1941):18-19。
  31. 徐氏青絹,〈漬豆乳〉,《民俗臺灣》2.4(1942):38-39。
  32. 黃連發,〈農村のお粥〉,《民俗臺灣》4.4(1944):36-38。
  33. 黃呈聰,〈應該著創設臺灣特種的文化〉,《臺灣民報》3.1(1925):7-8。
  34. 不著撰人,〈讚美山水亭記〉,《臺灣婦人界》5.10(1938):105。
  35. 新竹州廳,《新竹州報》,1943 年11 月1 日。
  36. 王瑞城,〈油烹と熬油(上)〉,《民俗臺灣》3.3(1943):25-27。
  37. 松崎天民,〈臺灣ところぐ〉,《食道樂》5.3(1928):88-95。
  38. 王瑞城,〈臺灣の漬物(上)〉,《民俗臺灣》3.1(1943):34-37。
  39. 不著撰人,〈米穀搗精等制限令〉,《臺灣總督府府報》3756 號,1939 年12月12 日,頁29。
  40. 幻余,〈巍樓今猶在金谷事已非江山樓滄桑〉,《中國時報》1697 年1 月21日,11 版。
  41. 王瑞城,〈點心と新春の食品—鄉土食生活隨想(三)〉,《民俗臺灣》2.1(1942):42-46。
  42. 陳氏菫霞,〈蔭豉〉,《民俗臺灣》4.8(1944):16-17。
  43. 不著撰人,〈宴會中止〉,《讀賣新聞》1938 年12 月26 日,日刊2 版。
  44. 不著撰人,〈國家總動員法要綱〉,收入永田城大,《民風作興の具體策》,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38。
  45. 森於菟,〈臺灣的門第(上)〉,《民俗臺灣》2.7(1942):10-11。
  46. 不著撰人,〈臺灣人の家庭料理〉,《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8 月16 日,3版。
  47. 民間傳承の會,〈臺灣料理の話〉,《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12 月10 日,3 版。
  48. 池田敏雄,〈臺灣食習資料〉,《民俗臺灣》4.1(1944):2-17。
  49. 不著撰人,〈戰時生活の第一步は「食」の合理化から〉,《臺灣日日新報》1938 年7 月31 日,3 版。
  50. 荒木傳,1923,《東宮殿下行啟實記》,臺北:商工獎勵會。
  51. 蓬萊閣主人,《蓬萊閣菜譜》,臺北:林俊德印行,1930。
  52. Appadurai, Arjun(1988).How to Make a National Cuisine: Cookbooks in Contemporary India.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30(1),3-24.
  53. Belasco, Warren James,Scranton, Philip(2002).Food Nations: Selling Taste in Consumer Societies.New York:Routledge.
  54. Cwiertka, Katarzyna J.、陳玉箴譯(2009)。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理的形成。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55. 川杉淺利(1965)。知音之友 王井泉君。臺灣文藝,2(9),38-39。
  56. 王育德(2002)。王育德自傳:出世至二二八後脫出台灣。臺北:前衛出版社。
  57. 末成道男編(2003)。池田敏雄台湾民俗著作集。東京=東京市:綠蔭書房。
  58. 田中宣一編、松崎憲三編(1995)。食の昭和文化史。東京市:????。
  59. 矢野敬一(2007)。「家庭の味」の戰後民俗誌─主婦と團欒の時代。東京:青弓社。
  60. 吉宗一馬(1965)。憶念南方的偉大友人王井泉君。臺灣文藝,2(9),40-43。
  61. 成城大學民俗學研究所編(1995)。日本の食文化(補遺編)─昭和初期全囯食事習俗の記錄。東京都:岩崎美術社。
  62. 江原絢子(2009)。日本食物史。東京:吉川弘文館。
  63. 江燦琳(1965)。我所敬愛的「文化仙仔」。臺灣文藝,2(9),24-27。
  64. 竹中信子、熊凱弟譯(2009)。日治臺灣生活史(昭和篇)。臺北:時報文化。
  65. 西東秋男(1983)。日本食生活史年表。東京:樂游書房。
  66. 佐佐木隆爾(1995)。昭和の事典。東京:株式會社東京堂出版社。
  67. 佐倉孫三(1961)。台風雜記。台北:臺灣銀行。
  68. 吳密察(2008)。《民俗臺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
  69. 吳新榮、張良澤編(2007)。吳新榮日記全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70. 呂赫若、鍾瑞芳譯(2004)。呂赫若日記。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71. 李力庸(2010)。殖民、營養與風尚—日治時期臺灣的大眾畜產飲食文化。雅俗相成—傳統文化質性的變易,桃園:
  72. 李力庸(2004)。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臺北:稻鄉出版社。
  73. 李力庸(2006)。戰爭與糧食:太平洋戰爭前後臺灣的米穀統制(1939-1945)。兩岸發展史研究,2,103-137。
  74. 李遠輝編、李菁萍編(1999)。北郭園的孔雀—劉玉英的故事。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75. 佳山良正(1995)。臺北帝大生:戰中の日々。東京:築地書館。
  76. 周婉窈(2003)。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
  77. 林文月(1998)。擬古。臺北:洪範書局。
  78. 林玉山(1965)。古井兄與臺陽展。臺灣文藝,2(9),36-37。
  79. 林獻堂、許雪姬註解(2000)。灌園先生日記。臺北:中央?究院臺灣史?究所。
  80. 柳書琴(2008)。導言:帝國空間重塑、近衛新體制與臺灣「地方文化」。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
  81. 唐豔香、褚曉琦(2008)。近代上海飯店與菜場。上海:上海世紀出版公司。
  82. 孫江淮口述、林玉茹訪談、王泰升訪談、曾品滄訪談、吳美慧記錄、吳俊瑩記錄(2008)。代書筆、商人風: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紀錄。臺北:遠流出版社。
  83. 國分直一(1968)。臺灣の民俗。東京:岩崎美術社。
  84. 婁子匡(1969)。王井泉和山水亭。臺北文獻,6(8),127-129。
  85. 張文環(1965)。難忘當年事。臺灣文藝,2(9),50-57。
  86. 張炎憲編、李筱峰編、莊永明編(1987)。臺灣近代名人誌。臺北:自立晚報。
  87. 陳玉箴(2008)。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臺灣史研究,15(3),139-186。
  88. 陳郁秀、孫芝君(2005)。呂泉生的音樂人生。臺北:遠流出版社。
  89. 陳逸松(1994)。太陽旗下風滿台—陳逸松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
  90. 曾品滄(2012)。戰爭、食物、黑市:日治末期殖民地臺灣的食物配給與統治秩序。近代東亞的區域交流與秩序重編國際學術研討會
  91. 曾品滄(2011)。從平樂遊到江山樓─清末至日治時期臺灣公共空間的擴展(1895-1911)。臺灣農商傳統的比較視野,臺北:
  92. 曾品滄(2010)。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新史學,21(4),1-53。
  93. 黃旺成、許雪姬編(2008)。黃旺成先生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94. 楊千鶴、張良澤譯(1999)。人生三稜線。臺北:南天書局。
  95. 葉石濤(2006)。葉石濤全集。高雄市:高雄市文化局。
  96. 廖水來(1965)。王井泉先生與烹飪業。臺灣文藝,2(9),13。
  97. 臺灣總督府編(1985)。臺灣統治概要。臺北:成文出版社。
  98. 蔡淑滿(2011)。山水亭:臺北的文藝沙龍(1939-1955)。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7,41-55。
  99. 蔡錦堂(2002)。日本治台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實像與虛像初探。淡江史學,13,181-192。
  100. 燦琳(1965)。我所敬愛的「文化仙仔」。臺灣文藝,2(9),24-27。
  101. 簡明輝編、張良澤譯(1997)。立石鐵臣:台灣畫册。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102. 梶原通好(1995)。臺灣農民生活考。臺北:南天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元朋(2020)。梅花餐:近代臺灣筵席改革運動的興衰及其所涉及的「社交危機」與「道德焦慮」。中國飲食文化,16(1),179-206。
  2. 高郁婷,王志弘(2018)。展演道地:臺北族裔風味餐廳個案研究。地理研究,69,31-60。
  3. 黃仁姿(2017)。戰爭與糧食:二戰期間臺灣糧食管理體制的建構(1939-1945)。國史館館刊,52,33-72。
  4. 潘宗億(2020)。傅培梅與阿基師之外:戰後臺灣的食譜出版趨勢與變遷。中國飲食文化,16(1),115-177。
  5. 石婉舜(2016)。展演民俗、重塑主體與新劇本土化—1943年《閹雞》舞台演出分析。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2,79-131。
  6. 岩間一弘(2018)。中國菜的現代性:日本遊客在民國時期食都上海的美食體驗。中國飲食文化,14(1),93-128。
  7. 掌慶琳、莊佩真、王志宏(2016)。鄉村旅遊永續發展指標之建構:無米樂社區為例。鄉村旅遊研究,9(2),25-45。
  8. (2016)。「道地」的建構:「台灣料理」在東京的生產、再現與變遷。臺灣人類學刊,14(1),7-54。
  9. (2017)。餐桌上的戰爭─日治末期臺灣的食物配給、黑市與殖民地社會。新史學,28(4),1-48。
  10. (2018)。環境、軍需、移動人口:澎湖餐飲業歷史變遷與「島嶼型食生活」研究。臺灣史研究,25(3),1-42。
  11. (2018)。在帝國醫學與殖民醫學的夾縫之中:日治時期臺灣人腳氣病問題。臺灣史研究,25(4),75-118。
  12. (2022)。評陳玉箴《「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臺灣史研究,29(1),249-259。
  13. (2024)。臺茶的臺灣味:感官經驗、文化傳承與認同。中國飲食文化,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