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建構高職學校實習行政領導績效指標之研究

并列篇名

Develop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Practicum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DOI

10.6235/TVE.2103

作者

廖年淼(Nyan-Myau Lyau);劉玲慧(Ling-Hui Liu);傅國樑(Gwo-Liang Fu)

关键词

高職學校 ; 實習行政領導 ; 平衡計分卡 ; 績效指標 ;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 Practicum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 Balanced Scorecard ; Performance Indicators

期刊名称

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卷1期(2012 / 07 / 01)

页次

41 - 7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職學校實習行政領導之績效指標,採用文獻分析法與專家座談法,以平衡計分卡的理論為基礎,發展高職學校實習輔導處之實習行政領導具體的績效指標與指標內涵。本研究結果,共發展出十項策略目標,二十六項指標,同時提出高職學校實習行政領導策略地圖,以供高職學校校長或實習主任對於各職科之實習教學成效與相關行政配合活動有較公允的評鑑基準,同時也能讓各職科內部可進行自我診斷的參考依據,期能提升高職學生實習(實務)學習的成效。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aimed to establish a set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practicum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practicum instruction in different course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re developed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balanced scorecard. Concrete contents for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each perspective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practicum in respective courses. This research developed ten targeted goals and 26 indicators, and presented a strategic map of practicum in vocational schools as the objective criterion for presidents of vocational schools and directors of practicum programs that wish to evaluate practicum performances of different courses. The findings can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internal assessment of each vocational course that expects to improve learning results of students in practicum.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張媛甯(2006)。新世紀產學合作教育理念─由後現代主義的觀點。學校行政,46,145-158。
    連結:
  2. 葉連祺、馬榕曼(2004)。平衡計分卡在中小學行政決策之應用。學校行政,29,38-58。
    連結:
  3. 鄭淑恵(2009)。教育評鑑的效用性。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2),57-88。
    連結:
  4. 教育部(2010b)。99 年度全國中等學校學生技藝競賽即將舉行。2011 年1 月16日,取自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4022&pages=19。
  5. 勞工安全衛生法(2001)。
  6.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6)。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95 年度至97 年校務評鑑手冊。臺北:作者。
  7. 監察院(2010)。提升技職教育水準增強就業能力專案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8. 設計群科中心學校(2010)。99 年度教育部職業學校設計群科中心學校「專題製作成果競賽」結果出爐了!。設計群科中心學校電子報,38,2011 年1 月16日,取自http://210.71.66.36/edm/edm_38/index.html
  9. 職業學校法(2010)。
  10. 職業學校規程(2005)。
  1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9)。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新聞稿。2011 年1 月14 日http://www.cla.gov.tw/site/business/41761dc1/4626ea2e/files/98%A6~%A7%DE%AF%E0%C0%CB%A9w(%A4W%BA%F4).doc
  12.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0)。中華民國第40 屆全國技能競賽暨第41 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計畫。2011 年1 月16 日,取自http://www.labor.gov.tw/management/sitemap_upload_file/G1_217607_.pdf
  13. 技職風雲榜(2008)。第37屆全國技能競賽北、中、南分區初賽得獎名單。2011年1月16日,取自http://me.moe.edu.tw/award/blog.php?b_id=618。
  14.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2008)。中華民國第48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參展作品名冊。2011年1月16日,取自http://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1/48.html?a=260。
  15.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2009)。中華民國第49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參展作品名冊。2011年1月16日,取自http://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1/49.html?a=259
  16.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2010)。中華民國第50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參展作品名冊。2011年1月16日,取自http://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1/50/index.htm
  17. 電子電機群科中心學校(2010)。第一次委員暨諮詢委員聯席會議。2011 年1 月12 日,取自http://210.70.70.242/attachments/421_100331doc.pdf
  18. 國立高級職業學校組織員額設置基準(2007)。
  19.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2009)。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實施要點。臺北:作者。
  20. 教育部(2006)。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臺北:作者。
  21. Borich, G. D.(1999).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New Jersey:Prentice-Hall.
  22. Brown, J. S.,Collins, A.,Duguid, P.(1989).Situated cognitive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18,32-42.
  23. Bush, P.(2005).Strategic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Cost Management,19(3),24-31.
  24. Cullen, J.,Joyce, J.,Hassal, T.,Broadbent, M.(2003).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monitoring to management.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11(1),5-14.
  25. Furlong, V. J.,Hirst, P. H.,Pocklington, K.,Miles, S.(1988).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and the role of the school.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26. Kaplan, R. S.(2001).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Strategy & Leadership,29,41-42.
  27. Kaplan, R.S.,Norton, D. P.(1996).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New Jersey: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8. Kaplan, R.S.,Norton, D. P.(1996).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Harvard Business Review,Jan-Feb,75-85.
  29. Kaplan, R.S.,Norton, D.P.(1993).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work.Harvard Business Review,Sep-Oct,134-147.
  30. Kellaghan, T.(Ed.),Stufflebeam, D. L.(Ed.),Wingate, L. A.(Ed.)(2003).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art Two: Practice.The Netherlands:Kluwer.
  31. Leithwood, K.(Ed.),Louis, K. S.(Ed.)(1998).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schools.Lisse, The Netherlands:Swets & Zeitlinger.
  32. Likierman, A.(1993).Performance indicators: 20 early lessons from managerial use.Public Money and Management,13(4),15-22.
  33. Niven, P. R.(2002).Balanced scorecard step by step: Maximizing performance and maintaining result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34. Ogawa, R.T.,Collom, E.(2000).Us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hold schools accountable: Implicit assumptions and inherent tensions.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75,200-215.
  35. O'Neil, H. F.,Bensimon, E. M.,Diamond, M. A.,Moore, M.R.(1999).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n academic scorecard.Change,31(6),32-40.
  36. Rosenshines, B.(1983).Teaching functions in instructional programs.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83(4),335-351.
  37. Stenhouse, L.(1983).Authority, education and emancipation.London:Heinemann.
  38. Visscher, A. J.(2001).Public schoo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Problems and recommendations.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27,199-214.
  39. Wittrock, M.C.(ED.)(1986).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New York:Macmillan.
  40. 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WACE(2001).Membership Directory.Boston: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
  41. 王春生(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42. 朱炫璉、鄭珍如(2007)。以層級分析法衡量平衡計分卡之指標權重並評估某政府機關績效管理制度之實證研究。管理學報,24(6),689-705。
  43. 江文雄(2000)。從高職評鑑談校務革新的迫切性。商業職業教育,78,22-26。
  44. 江豐富(1995)。以文憑還是以人力資本取才─臺灣地區實證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5),17-35。
  45. 余慶暉(2010)。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委託結案報告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委託結案報告,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46. 吳安妮(2003)。平衡計分卡在公務機關實施之探討。研考雙月刊,27(5),45-61。
  47. 吳安妮(1999)。績效評估新趨勢。會計研究月刊,133,11-16。
  48. 吳明烈(2008)。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之探究。教育政策論壇,11(4),90-123。
  49. 李俊湖(199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50. 周談輝(1985)。職業教育師資培育。臺北:三民。
  51. 林威宇(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
  52. 邱月良(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育研究所。
  53. 施玉霞(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
  54. 高翠霜譯、杜拉克(2000)。以平衡計分卡推動績效。臺北:天下文化。
  55. 張德銳、裘友善、簡紅珠、成虹飛、張美玉、高淑芳(1994)。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新途徑—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臺北:
  56.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動力機械群。臺北:作者。
  57.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5)。台灣省暨金馬地區九十四年度高級職業學校評鑑訪評委員手冊。臺灣:作者。
  58. 陳正平譯、朱道凱譯、張淑芳譯、劉麗真譯、高子梅譯、Kaplan, Robert S.、Norton, David P.(2004)。策略地圖:串聯組織策略從形成到徹底實施的動態管理工具。臺北:臉譜。
  59. 陳崇彥(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糸在職進修專班。
  60. 陳階陞(1996)。,臺北:教育部。
  61.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臺北:行政院教改會。
  62. 曾淑惠(2009)。技職校院中評鑑倫理兩難之探析。教育研究與發展,5(3),209-240。
  63. 曾淑惠(2006)。高職學校評鑑阻礙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3),73-98。
  64. 黃坤錦(2004)。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41-258。
  65. 黃淑蓉(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
  66. 葉連祺(2004)。平衡績效取向之校務評鑑指標建構。教育研究月刊,126,106-121。
  67. 葉麗錦(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68. 劉兆佳編(2000)。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69. 潘慧玲(2006)。以評鑑促進學校之革新。優質、創新與前瞻─郭為藩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輯,臺北市:
  70. 賴文淨(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
  71. 謝小芩、張晉芬、黃淑玲(1996)。技職教育政策與職業學校的運作。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72. 鍾克修(2010)。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委託結案報告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委託結案報告,教育部中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