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自殺企圖者的死亡意涵探討

并列篇名

Explore the Meaning of the Death of Suicide Attempts

DOI

10.29844/JLDS.201107.0003

作者

南玉芬(Nan, Yu-Fen)

关键词

自殺企圖者 ; 死亡概念 ; 死亡態度 ; 死亡動機 ; Suicide Attempts ; the Concept of Death ; Attitude toward Death ; the Motive of Death

期刊名称

生死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2期(2011 / 07 / 01)

页次

89 - 12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已經成為現代人常見的一種死亡因素,但目前公告自殺死亡人數也僅限於自殺成功的人,並末包含檯面下許多自殺企圖者與自殺意念者。從文獻與研究資料來看,自殺意念的發展與自殺企圖及個人的死亡概念有關,自殺企圖者對死亡有獨特的自我詮釋,採敢死亡的作為對自殺企圖者而言是極富意義。然而,自殺的作為卻不一定要有死亡的目的,自殺行為背後隱含了多元的死亡動機,將在以下的文章中逐一討論。最後提出幾點省思與建議,期能更貼近對自殺企圖者的服務。

英文摘要

People end their lives by suiciding; suicide has been among the top ten causes of for seven consecutive years. However, the death statistics showed now only limited to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have committed suicide. This number did not include people who have suicide attempt and suicide idea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data, the development of suicidal ideas and suicide attempt were related to personal death ideas. Suicidal attempt people have unique self interpretation on death. There is a special meaning to suicidal attempts that did death behavior, but who did suicidal behavior may not have a death purpose. There are multiple motivations behind suicide behavior. Finally, a few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vid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林宜平、李蘭、吳文琪(2002)。少年對自殺的看法:國中生焦點團體質性資料分析。醫學教育,6(2),136-146。
    連結:
  2. 林綺雲(2002)。從社會建構論談國人憂鬱與自殺現象的隱憂。新世紀宗教研究,1(2),109-128。
    連結:
  3. 洪栩隆、鍾秉穎、張利中(2006)。醫學系學生之死亡概念。醫學教育,10(3),215-224。
    連結:
  4. 張盈婷(2002)。生命之歌。諮商與輔導,198,51-52。
    連結:
  5. 黃禎貞(2002)。青少年死亡概念、失落經驗及其教育需求之研究。學校衛生,41,48 -68。
    連結:
  6. 葉寶玲(2005)。死亡教育課程對高中生死亡態度、憂鬱感及自我傷害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3,83-119。
    連結:
  7. 潘玲菁(2008)。青少年學生所知覺媒體自殺報導對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的相關因素探討―以某個藝人自殺事件為例。教育心理學報,39(3),355-376。
    連結:
  8. 蔡明昌(2007)。我國大學生來生信念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3),235-260。
    連結:
  9. 蔡明昌、歐慧敏(2008)。本土化大學生來生信念量表的建構與發展。生死學研究,7,7-88。
    連結:
  10. 吳寧康(2011/03/07)。〈父母忌日陪睡,自殺韓星張慈妍:變厲鬼報復〉。擷取日期2011年3月17日,中央廣播電,網址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84323
  11. 張協昇(2010/07/14)。〈租屋糾紛,婦穿紅衣自殺報復〉擷取日期2011年3月17日,自由時報,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l/14/today-so16.htm
  12. 黃楷棟、潘志偉(2004/07/14)。〈老闆斬員工後自刎雙亡:「我真想死」「一起去死好了」〉。擷取日期2011年3月16日,《蘋果日報》。網址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1078543/IssueID/20040713
  13. 行政院衛生署(2010)。「中華民國98年死因統計」。擷取日期2010年9月30日,網址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_no=11397&class_no=440&level_no=4
  14. 游振昇(2010/05/31)。〈救媽4次,女童:媽帶小孩燒炭〉。擷取日期2010年8月30日,聯合知識庫,網址http://udndata.com/library/
  15.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88年1月3日第四版
  16. 南方朔(2009)。〈自殺,有時是一種生命的禮讚﹗〉擷取日期2010年11月5日,聯合知識庫,網址http://udndata.com/library/
  1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 Main causes of death. 2008/11/20,down load from http://www.euro.who.int/eprise/main/WHO/Progs/CHHFRA/sum/20041125_24
  18. 俞泊霖(2010/04/19)。〈報復外遇男 母女穿紅衣燒炭自殺〉擷取日期2011年3月17日,聯合知識庫,網址http://n.yam.com/tlt/society/201004/20100419639246.html
  19. 游振昇(2010/05/31)。〈縣府盯人 怕媽再尋死〉。擷取日期2010年8月30日,聯合知識庫,網址http://udndata.com/library/
  20. 慧廣法師(1991)。〈什麼是解脫?解脫道雜誌〉。擷取日期2009年11月30日,網址http://a112.com/1.htm
  21. 陳穎(2010/07/01)。〈冬季戀歌男配角朴容夏「好想解脫」32歲上吊身亡〉。《蘋果日報》。擷取日期2011年3月16日,網址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627073/IssueID/20100701
  22. Campbell, R.,Collinson, D.(1988).Europe-Asia Studies.New York:The Open University.
  23. Corey, G.、李茂興譯(1995)。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施。臺北:揚智文化。
  24. Corr, C. A.(ed.),Balk, D. E.(ed.)(1996).Handbook of adolescent death and bereavement.New York, NY:Springer Pub. Com.
  25. Curran, D. K.(1987).Adolescent suicidal behavior.New York:Hemisphere Pub. Cop.
  26. Daniel, C.、張至璋譯(1999)。生命中的懸夢―尋求和平死亡。臺北:正中。
  27. Davison,Neale(2001).Abnormal psychology.New York:John Willy & Sons.
  28. Diekstra, R. F. W.(1993).The epidemiology of suicide and parasuicide.Acta Psychiatric a Scandinavia Supplement,371,9-20.
  29. Durkheim、黃丘隆譯(1990)。自殺論。臺北市:結構群文化事業。
  30. Fredlund, D. J.(1977).Children and death from the school setting viewpoint.Journal of School Health,533-537.
  31. Fremoun, W. J.,Perczel, M. D.,Ellis, T. E.(1990).Suicide risk: Assessment and response guidance.New York:Pergamon Press.
  32. Gartley, W.,Bernansconi, M.(1967).The concept of death in children.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10,71-85.
  33. Gesser, G.,Wong, P. T.,Reker, G. T.(1987).Death attitudes across the lifespan: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death attitude profile (DAP).Omega,18(2),113-128.
  34. Heidegger, M.陳嘉映譯、王慶節譯(2002)。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
  35. Hyde, M. O.、Forsyth, E. H.、鄭凱譯(1991)。自殺:潛伏的流行病。臺北:方智。
  36. Kastenbaum, R.、劉震鐘譯、鄧博仁譯(1996)。死亡心理學。臺北:五南。
  37. Klass, D.(2000).Good counsel, date theory.Death Studies,24(3),255-261.
  38. Koocher, G. P.(1973).Childhood, death,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Development Psychology,9,369-375.
  39. Kreitman, N.(1977).Parasuicide.London:John Wiley & Sons.
  40. Levition, D.(1999).Death education: its status and potential.Taiwan Hospice Organization: Taiwan Hospice Care Magazine,14,3-19.
  41. Lukas, Chrisopher、Seiden, Herry M.、楊淑智譯(2001)。難以承受的告別―自殺者親友的哀傷旅。臺北:心靈工坊。
  42. Michel, K.,Maltsberger, J. T.,Jobes, D. A.,Leenaars, A. A.,Orbach, I.,Stadler, K.,Dey, P.,Young, R. A.,Valach, L.(2002).Discovering the truth attempted suicide.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56(3),424-437.
  43. Neimeyer, R. A.(ed.)(1994).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Washington:Taylor & Francis.
  44. Noppe, I. C.,Noppe, L. D.(1997).Evolving meanings of death during early, middle and later adolescence.Death Studies,21,253-275.
  45. Normand, Claude L.,Mishara, Brian L.(1992).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uicide in Children.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25(3),183-203.
  46. Orbach, I.,Feshbach, S.,Carlson, G.,Glaubman, H.,Gross, Y.(1983).Attraction and repulsion by life and death in suicidal and in normal children.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51(5),661-670.
  47. Orbach, I.,Kedem, P.,Gorchover, O.,Apter, A.,Tyano, S.(1993).Fears of death in suicidal and nonsuicidal adolescents.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02(4),553-558.
  48. Payne, B.,Range, L. M.(1996).Family environment, depression, attitudes toward life and death and sucidality in elementary-school children.Death Studies,20,481-494.
  49. Phillips, S.(1980).The child's concepts of death. Unit for child studies.conference o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Kassel, West Germany:
  50. Shneidman, E.(1993).Suicide as psychache: A clinical approach to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Northvale, N. J.:Jason Aronson Inc..
  51. Shneidman, Z. S.(1996).The suicidal min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2. Smith, J. M.,Alloy, L. B.,Abramson, L. Y.(2006).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rumination, hopelessness, and suicidal ideation: Multiple pathways to self-injurious thinking.Suicide and Live-Threatening Behavior,36,443-454.
  53. Speece, M. W.,Brent, S. B.(1984).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A review of three components of death concept.Child Development,55,1671-1686.
  54. Stack, S.(2005).Suicide in the media: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studies based on non-fictional stories.Suicide Life Threatening Behavior,35(2),121-133.
  55. Weishaar, Marjorie E.,Beck, Aaron T.(1992).Hopelessness and suicid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4(2),177-184.
  56. 王珍妮譯(2002)。生與死的教育。臺北:心理出版。
  57. 王彩鳳(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58. 王雅玄(1997)。中國社會自殺未遂者生死觀及其性格分析。訓育研究,36(2),56-64。
  59. 正施(2008)。解脫要靠自己。慈音雜誌電子報
  60. 成章瑜(2007)。水蜜桃阿嬤。商業週刊,1021
  61. 江佩真(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62. 余英時(1983)。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聯合月刊,26,81-89。
  63. 吳金水(1990)。自殺傾向的探討與自殺傾向試用量表的編制經過。初等教育學報,3,343-441。
  64. 吳英璋、許文耀(1995)。,臺北:國防部。
  65. 吳惠慈(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66. 吳慧敏(2001)。死亡態度研究及其在生死教育上的應用。臺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資料手冊,彰化縣:
  67. 吳麗玉(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師範大學。
  68. 呂欣芹(2008)。陪伴學生走過親友自殺的傷痛。諮商與輔導,260,23-26。
  69. 宋光宇(1983)。中國地獄罪報觀念的形成。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26,1-36。
  70. 巫珍宜(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71. 李美媛(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72. 汪文聖(2002)。自我超越與生死問題間的弔詭性:胡塞爾與海德格對生死問題論述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9,99-130。
  73. 林幼喻(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中國醫藥大學護理學系碩士研究所。
  74. 林玉芳(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市,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75. 林玉春(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
  76. 林宜樟(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77. 林綺雲(2010)。自殺防治守門人的困境與自我照顧。諮商與輔導,295,49-55。
  78. 林綺雲(2010)。編織自殺防護網―以社區為基礎的自殺防治模式。諮商與輔導,290,49-54。
  79. 林綺雲編(2000)。生死學。臺北:洪葉。
  80. 林慧雯、周繡玲(2007)。照護一位有機磷自殺婦女病患之護理經驗。護理雜誌,54(5),104-110。
  81. 林憲(1983)。自殺及其預防。臺北:水牛出版社。
  82. 邱思華(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市,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
  83. 金明求(2001)。《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超越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中華佛教研究,5,441-463。
  84. 星雲大師(2004)。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滿義紀錄)。普門學報,23,273-311。
  85. 柏木哲夫、曹玉人譯(2000)。用最好的方式向生命揮別。臺北:方智。
  86. 胡淑媛(1993)。青少年自我傷害行為的探討。輔導季刊,29(5),92-98。
  87. 英國生命線、Barnes, Trevor、楊素珍譯(1999)。走出憂鬱、生命依然燦爛。台中市:晨星。
  88. 高橋祥友(1997)。自殺心理學。臺北:吳氏圖書有限公司。
  89. 高橋祥友、陳柏勻譯(2007)。我好想死?:求生與求死之間的掙扎。臺北:唐莊。
  90. 張淑美(1997)。從兒童與青少年的死亡概念與態度談死亡教育與自殺防預。教育研究,5,33-40。
  91.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92. 張瑋庭(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93. 許佑生(2002)。聽天使唱歌。臺北:心靈工坊。
  94. 陳惠萍(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95. 陳琳臻(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96. 陳瑞金(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97. 陳瑞珠(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98. 單延愷(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99. 曾文星、徐靜(1994)。青少年的心理衛生。臺北:水牛出版社。
  100. 曾家琪(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101. 曾麗伶(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
  102. 黃永順(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所。
  103. 黃有志(2001)。正是日益流傳的自殺行為。健康世界,304,22-24。
  104. 黃盈彰(1999)。生命教育與情緒教育―從青少年自殺問題談起。臺灣教育,19-24。
  105. 黃琪磷(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衛生研究所。
  106. 達賴喇嘛、江支地編、大谷幸三譯(1997)。生命之不可思議:揭開輪迴之謎。臺北:立緒。
  107. 蒲慕州(1999)。從墓葬形制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死後世界的轉變。歷史月刊,139,74-78。
  108. 劉見成(1996)。鬼神、魂魄與不朽:氣論的觀點。宗教哲學,2(3),55-68。
  109. 劉見成(2001)。論柏拉圖的死後生命觀及其道德意含―從蘇格拉底之死探討起。宗教哲學,7(1),35-49。
  110. 劉德威(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111. 歐素汝、余漢儀(1997)。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青少年自殺意念發展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7,147-180。
  112. 鄭泰安(1993)。精神疾病與自殺之預防。中華精神醫學,7,123。
  113. 鄭泰安(1996)。臺灣地區自殺死亡個案對照研究。生命科學簡訊,12,2-3。
  114. 鄭曉江(1999)。中國古代的自殺模式及其現代沉思。孔孟月刊,37(9),40-46。
  115. 鄭曉江(2001)。生命終點的學問。臺北:正中。
  116. 蕭登福(1986)。先秦冥界思想探述(上)。鵝湖月刊,92,34-44。
  117. 賴淑珠(1999)。家庭系統研究中之性別議題。應用心理研究,2,125-139。
  118. 簡旭裕(1999)。面對死亡:死亡態度的歷史演進。歷史月刊,139,40-46。
  119. 蘇清菁、陳玉敏(2009)。無望感之概念分析。長庚護理,20(4),456-462。
  120. 俆震、李明政、莊秀美(2000)。社會問題。臺北:學富。
被引用次数
  1. 練美華,陳冬蜜,姚孝菁,周嫚君(2017)。運用關懷理論於一位青少年反覆性自殺之急診護理經驗。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6(6),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