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文化再生產:一個無形文化資產哲學芻議

并列篇名

Cultural Reproduction: A Philosophy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OI

10.29777/JCR.200807.0001

作者

林崇熙(Chung-Hsi Lin)

关键词

無形文化資產 ; 哲學 ;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Philosophy

期刊名称

文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8 / 07 / 01)

页次

1 - 2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台灣許多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發展困境都源自於無形文化資產保存領域尚未有眾人共同接受的哲學基礎。文化資產保存這般的「前典範時期」領域,急迫需要建構其哲學基礎,俾能憑以解決種種文化資產指定、修復、傳承、紀錄、管理、維護、經營、再利用等面向的疑義與糾紛。本文提出以「好文化」做爲一種無形文化資產的世界觀,以「文化脈絡自明性」來做爲一種無形文化資產的價值觀,從「保存的弔詭」來省思無形文化資產的社會觀,提出以「文化有機生態論」來做爲無形文化資產的知識論,以「情感與用心」來呈現無形文化資產的美學觀。最終希望能從哲學觀點建構無形文化資產的再生產性。

英文摘要

Lots of problems happen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Taiwan since people still don't have a necessary philosophy. Since the 'pre-paradig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Taiwan, it is necessary to get a common view for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doubts and problems regarding the appointment, restoration, education, record, management, maintenance, promotion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good culture' concept as a world view, a 'cultural context self-identity' as a value, a 'conservation paradox' as a social operation review, a 'cultural ecosystem' as an epistemology, and an 'emotion and efforts' as an aesthetics for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hopes that the philosophy may help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aiw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林崇熙(2005)。新文化、新產業、與產業文化資產的共生創造:以糖廠保存再生爲例。科技博物,9(2),71-89。
    連結:
  2. Darwin, Charles(1964).On the Origin of Speci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 Foucault, Michel(1973).The Order of Things.New York:Vintage Books.
  4. Kuhn, Thomas(1970).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Chicago:th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5. 中村秀一郎(1995)。21世紀的中小企業。臺北:錦繡。
  6. 古川勝三(1989)。愛臺灣的日本人-八田與-的生涯。日本松山市:青葉圖書。
  7. 余國信(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雲林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
  8. 林崇熙(2006)。臺灣藝術、設計與建築展演中心舊空間與設施再利用評估計畫。臺北:文建會。
  9. 林崇熙(2006)。前典範時期的臺灣文化資產保存-鹿港龍山寺修復爭議的觀察。歷史文物,152,45-53。
  10. 林崇熙(2003)。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製藥廠產業文化資產清查。臺北:文建會。
  11. 林崇熙(2003)。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斗六欣欣食品工廠產業文化資產清查。臺北:文建會。
  12. 林崇熙、文建會(2006)。家鄉守護行動的開始。臺北:文建會。
  13. 林會承(1983)。清末鹿港街鎮結構。臺北:境與象出版社。
  14. 陳政宏(2006)。造船風雲八十八年:從臺船到中船的故事。臺北:文建會。
  15. 楊艾俐(1989)。孫運璿傳。臺北:天下雜誌。
  16. 鄭培凱主編(2006)。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現狀與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7. 盧德嘉(1960)。臺灣文獻叢刊: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被引用次数
  1. 黃秀梅,黃世輝(2020)。大學設計專業浸潤原住民部落的路徑分析:以阿里山來吉部落的社會實踐為例。設計學報,25(4),65-88。
  2. 江志宏(2021)。無形文化資產的再生產:以嘉義城隍廟九大柱中元普度為例。民俗曲藝,211,9-57。
  3. 賴淑娟(2020)。織藝與織憶:花蓮縣卓溪鄉賽德克族Duta群編織技藝與記憶的日常實踐。民俗曲藝,209,211-274。
  4. 李宜澤(2020)。祭儀地景的多重記憶與環境偏移:南勢阿美族里漏部落船祭活動變遷與文化製作。民俗曲藝,210,9-63。
  5. 林承緯(2012)。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從學科理論到保存實務的考察。文化資產保存學刊,20,69-88。
  6. 林崇熙(2022)。文化不利與文化不力:博物館的反身式觀點。科技博物,26(1),5-28。
  7. 林宜珍(2020)。臺北機廠保存與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初期過程初探-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的文化資產再生個案分析。博物館學季刊,34(3),35-61。
  8. 劉書瑋、王健華(2017)。探索式學習應用於適地性歷史回溯遊戲之學習成效探討。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17,619-641。
  9. 潘美璟(2019)。產業文化資產中記憶之徵集與創新應用-以海科館「重現北火足跡」計畫為例。科技博物,23(1),71-95。
  10. 蘇秀婷、黃世輝(2017)。從推動社區體驗學習反思社會實踐的可能:以阿里山鄉來吉部落的設計工作坊為例。設計學報,22(3),1-19。
  11. 張重金(2020)。當公共藝術介入文化資產空間之景觀美感經驗探討-以屏東市勝利星村為例。美和學報,38(2),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