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運用原住民族祭儀活動促進文化觀光發展-以台灣賽夏族矮靈祭為例

并列篇名

Utilizing Indigenous Ritual Events for Advancing Cultural Tourism - Saisiyat Pas-taai as an Example

作者

陳元陽(Yuan-Yang Chen);李右婷(Yu-Ting Lee)

关键词

原住民族 ; 賽夏族矮靈祭 ; 文化觀光 ; 決策實驗室法 ; 祭儀活動 ; Indigenous peoples ; Saisiyat Pas-taai ; cultural tourism ; DEMATEL method ; ritual events

期刊名称

東亞論壇

卷期/出版年月

487期(2015 / 03 / 01)

页次

59 - 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因信仰而衍生出來的祭儀活動是文化的表徵之一。如果經過完善的經營,往往能發展成著名的文化觀光活動。此對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及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意義。臺灣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經過政府登錄臺灣島上有14個原住民族,彼此擁有不同的文化,祭儀活動亦多彩多姿,如阿美族的豐年祭、布農族的打耳祭以及賽夏族的矮靈祭等等,如果能夠善加經營,將為台灣的觀光景點增色許多。因此,本研究運用雙主題決策實驗室法(Duo-Theme DEMATEL)以2014年賽夏族矮靈祭為例,探討其舉辦的成功因素,以作為發展原住民族文化觀光的參考。

英文摘要

Rituals derived from belief is activity characterized by culture. Packaging the rituals activity by a sound business can often develop into prominent cultural tours. Thus, promoting exchange and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ethnic cultura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aiwan is a multi-ethnic region, where 14 indigenous tribes possessing different cultures and rituals activity such as: Amis harvest festival, Bunun Ear Festival and Saisiyat Pas-taai, etc. If we can manage and thrive these rituals activities, then many tourist attractions in Taiwan can be enriched and created. Therefore, this study employs Duo-Theme DEMATEL, using 2014 Saisiyat Pas-taai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its success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The study findings can serve as suggestions for the indigenous people to advance cultural tourism.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吳欣頤、林晏州、黃文卿(2005)。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社區居民對發展生態旅遊之認知與需求。戶外遊憩研究,18(4),47-67。
    連結:
  2. 宋秉明、王敏(2002)。太魯閣國家公園與當地原住民互動之研究:一個轉變中的過程。戶外遊憩研究,15(1),63-81。
    連結:
  3. 李右婷、吳偉文、曹中丞(2013)。大型節慶活動之成功要素與挑戰課題~以2013台灣燈會在新竹為例。東亞論壇季刊,479,1-14。
    連結:
  4. 黃躍雯(2007)。雪霸國家公園與當地原住民夥伴關係的形成。戶外遊憩研究,20(1),1-26。
    連結:
  5. 楊文燦、葉冠瑩(2001)。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4(4),27-49。
    連結:
  6. 趙芝良、徐霈馨、周碩雄(2010)。主與客的劃界:剖析司馬庫斯部落觀光發展中存在的真實性。戶外遊憩研究,23(1),85-107。
    連結:
  7. 顏家芝(2006)。以地方社會結構為基礎探討居民對生態旅遊影響之認知。戶外遊憩研究,19(3),69-98。
    連結:
  8.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處(2015.2)。http://www.tacp.gov.tw/
  9.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1935),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東京:刀江書院
  10.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全球資訊網(2015.2)。http://www.apc.gov.tw/portal/
  11. Lin, Ch.J.,Wu, W.W.(2008).A causal analytical method for group Decision-Making under Fuzzy environment.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34(1),205-213.
  12. Margolin, M.(1993).The way we lived: California Indian reminiscences, stories and songs.CA:Heyday Books.
  13. Ryan, Stephen B.(2008).Recognizing deep culture's influence on communicative behavior.山形大学紀要(人文科学),16(3),69-80.
  14. Sanders, K.,Lankford, S.(2006).Sustainable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Program (STEP) 203 WRCSustainable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Program (STEP) 203 WRC,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15. Smith, V.L.,(1989).Hosts and g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NY:New York Times.
  16. Wilson, S.,Fesenmaier, D.R.,Fesenmaier, J.,Van Es, J.C.(2001).Factors for success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40,132-138.
  17. Wu, W.W.,Lee, Y.T.(2007).Developing global managers' competencies using the fuzzy DEMATEL method.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32(2),499-507.
  18. 小谷達男(1998)。觀光事業論。東京:學文社。
  19. 王振寰、瞿海源(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
  20. 王嵩山(2001)。台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概論。台北:聯經出版。
  21. 北川宗忠(2002)。觀光‧旅の文化。京都:?????書房。
  22. 古野清仁(1972)。高砂族の祭儀生活。東京:三一書房。
  23. 石原照敏、吉兼秀夫、安福慧美子(2001)。新しい觀光と地域社會。東京:古今書院。
  24. 米浪信男(2004)。觀光‧娛樂產業論。京都:?????書房。
  25. 李亦園(198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
  26. 李素馨、侯錦雄(1999)。休閒文化觀光行為的規範─以原住民觀光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2(2),25-38。
  27. 李勝雄、洪梅花(2012)。原住民文化觀光產業發展之探究-以三地村部落為例。屏東教大體育,15,430-437。
  28. 足羽洋保(1997)。觀光資源論。東京:中央經濟社。
  29. 阮昌銳(1994)。台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30. 林柏年(2006)。台灣原住民族之權利與法制。台北:稻鄉文化。
  31. 林連聰、宋秉明、陳思倫(2011)。觀光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
  32. 長谷政弘(2001)。觀光學辭典。東京:同文館。
  33. 長谷政弘(2001)。觀光ビジネス論。東京:同文館。
  34. 孫武彥(1994)。文化觀光─文化與觀光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35. 浦達雄(1998)。觀光地の成り立ち。東京:古今書院。
  36. 康培德(2005)。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37. 曹永和(2000)。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出版。
  38. 曹永和(1979)。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
  39. 陳元陽(1997)。台湾の原住民と国家公園。日本‧福岡:九州大學出版會。
  40. 陳元陽、李明儒、陳宏斌(2009)。遊客對遊樂園騎乘之偏好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10(1),1-16。
  41. 陳依萍(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42. 陳奇祿(1992)。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出版。
  43. 陳思倫(2009)。觀光學—從供需觀點解析產業。台北:前程文化。
  44. 黃兆群(1993)。美國的民族與民族政策。台北:文津出版社。
  45. 黃應貴編(1986)。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
  46. 楊正寬(2012)。觀光行政與法規。台北:揚智文化。
  47. 謝世忠(2004)。觀光過程與「傳統」論述—原住民的文化意識。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台灣原住⺠論集,台北:
  48. 鍾溫清(1998)。促進原住民地區觀光事業發展之研究。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49. 塩田正志、長谷政弘(1999)。觀光學。東京:同文館。
被引用次数
  1. 蔡美莉(2016)。運用DEMATEL決策實驗室分析法探討永續性平衡計分卡關鍵因素-以製造業為例。臺中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