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生態系統理論之配對關係初探新移民家庭子女之幼兒園適應

并列篇名

Preschool Adjustment of a New Immigrant Resident Family Child: The Dyad Perspective

作者

林雨柔(Yu-Jou Lin);陳怡茹(Yi-Ru Chen);萊素珠(Su-Chu Lai)

关键词

入園適應 ; 配對關係 ; 新移民家庭 ; preschool adjustment ; dyad ; new immigrant resident family

期刊名称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

卷期/出版年月

27卷1期(2013 / 06 / 01)

页次

77 - 9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新移民家庭子女在上幼兒園期間與新移民母親及幼兒園老師的配對關係,並探討者兩種配對與幼兒園適應表現的關係。研究採取「幼兒園適應量表」來瞭解幼兒適應表現,另進入家庭及幼兒園進行觀察,瞭解母子與師生配對關係之內涵。本研究有兩項初步發現,首先,相較於母子配對關係,師生配對關係對幼兒園適應是較具影響力;其次,配對關係中的情感關係與權力平衡彼此息息相關,影響幼兒的表現。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何緯山、陳志賢、連廷嘉(2011)。新移民家庭子女自我概念、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大仁學報,38,49-67。
    連結:
  2. 吳欣璇、金瑞芝(2011)。華人家庭文化脈絡下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以一越南出生與柬埔寨長大的新住民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51,111-148。
    連結:
  3. Blatchford, P.,Battle, S.,Mays, J.(1984).The first transition.Surrey, UK:NFER-Nelson.
  4. Braun, V.,Clarke, V.(2006).Using thematic analysis in psychology.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3,77-101.
  5. Bronfenbrenner, 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 Feldbaum, C. L.,Christenson, T. E.,O''Neal, E.(1980).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assimilation of newcomer to the preschool.Child Development,51,497-507.
  7. Goldschmied, E.,Jackson, S.(1994).People under three: Young children in day care.London, UK:Routledge.
  8. Jewsuwan, R.,Luster, T.,Kostelnik, M.(1993).Th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s' perceptions of temperamen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to preschool.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8,33-51.
  9. Jorde, P.(1984).,未出版
  10. Thyssen, S.(2000).The child's start in daycare.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161,33-46.
  11. 呂淑芳(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北市,天主教輔仁大學。
  12. 呂淑芳、陳若琳(2007)。家長參與新生幼兒入園準備及幼兒在幼稚園適應之相關研究。輔仁民生學誌,13(2),85-101。
  13. 李如華(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中原大學。
  14. 邢清清(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
  15. 林秀玲(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
  16. 林美嫦(2006)。「過渡」概念的最新發展。香港幼兒學報,5(1),5-10。
  17.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18. 林雅婷(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 洪婉萍(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20. 洪婉瑜(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21.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22. 萊素珠(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3. 蔡育琦(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縣,屏東科技大學。
  24. 盧秀芳(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馮燕,陳秀蕙,吳淑惠(2022)。兒童參與了沒?台灣兒童人權指標調查報告之內容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43,35-69。
  2. 廖鳳瑞、萊素珠(2014)。上學這條路:兩歲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之銜接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8(2),69-92。
  3. 廖鳳瑞、萊素珠(2015)。媽媽,我「也」要去上學:一位有哥哥的兩歲兒幼兒園適應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9(1),37-58。
  4. 羅子鈞、鄭以晨、萊素珠(2014)。幼兒策略行動初探—以親子互動及師生互動為例。健康科技期刊,2(1),81-99。
  5. (2019)。臺灣地區的兒童參與權-以 Shier 的兒童參與途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68,28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