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漢語與事大-從朝鮮的漢語翻譯人材培訓 看其對明政策的轉變

并列篇名

Chinese Langauge and Serving the Great: The Training of Choson Interpreter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osǒn's Diplomatic Policy to Ming Dynasty

作者

羅樂然(Lok-Yin Law)

关键词

事大關係 ; 司譯院 ; 漢學譯官 ; 明-朝鮮關係 ; Relationships of Serving the Great ; Sayokwon ; "Han-hak Yokkwan Ming-Choson Relationships

期刊名称

漢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14 / 12 / 01)

页次

109 - 13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朝鮮王朝(1392-1910年)立國以來,一直奉行「事大以誠,保國之道」的政策,積極維繫與明帝國(1368-1644年)之間的朝貢關係。然而,礙於語言上的隔閡,朝鮮中國的使節或中國使節到訪朝鮮時,均不能直接與當地人對話。於是,朝鮮為了以最高規格的禮儀履行朝貢國的責任,特別成立司譯院,專注漢學翻譯的教育,以便於國書呈送及使節交流時,有足夠及合適的漢語譯官。這群漢語譯官雖然社會地位不高,但是其功能均受朝廷上下認同。然而,學術界大多只從語言學或制度史的角度,觀察譯官的歷史意義,卻忽略了他們對朝鮮王朝對外的政治及文化關係的影響。特別是,朝鮮十分重視對明的事大政策,故有必要理解這群漢語譯官的角色及出使經歷,從而反映出他們對朝鮮的對明政策帶來的影響。本文嘗試採用《朝鮮王朝實錄》、《承政院日記》、《通文館志》、《經國大典》等,並利用若干《朝天錄》作研究,從譯官制度及他們的經歷,認識朝鮮是如何看待事大事務。並討論在歷時200多年的對明關係之中,透過觀察譯官在朝鮮的地位轉變,窺視朝鮮對明政策產生的轉變。有關的研究成果有助補充傳統對明朝與朝鮮事大關係建立後的轉變過程,並重新肯定譯官在中朝關係之間的文化及政治角色。

英文摘要

The policy of "Serving the Great" 事大政策 is the main political objective of Choson Dynasty (1392-1910)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and they actively remained the better tributary relationships with Ming Dynasty (1368-1644). However, language was one of the estrangements for the Choson envoys talked with the local Chinese when they were visiting Beijing. Therefore, they established Sayokwon (司譯院 Ministry of Interpretation) to train the "Yokkwan" (譯官 Official Interpreters) of Chinese language to carry out their tributary responsibilities and duties during the envoys trips to Beijing. Although Yokkwan were the middle class in Choson Dynasty, their duties were highly appreciated by the kings and senior officers. But current scholarships overlooked their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Choson policy for diplomatic affairs and foreign intercultural relationships. So, it was needed to identify the role and experience of Choson Yokkwan during Ming Dynasty to understand how Yokkwan influenced to the changes of Choson's policy of "Serving the Great" in the era of Ming. This article will utilize the official documents of Choson Dynasty such as "Chosonwangchosillok", "Sungchongwonilki", "T'ongmun'kwanji" and "Gyongkuktaechon" as well as the personal records of the envoys to explain the system of Choson interpretation and the "Han-hakYokkwan's" activities in Choson diplomatic affairs. The elaboration will b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the "Yokkwan's" position changes were interrelated to the changes of Choson policy to Ming Dynasty. The research outcomes not only understood the Ming-Choson relationships changing, but also re-affirmed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roles of Choson "Yokkwan" in Ming-Choson relationship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吳政緯(2014)。從中朝關係史看明清史研究的新面向─以《燕行錄》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1,209-242。
    連結:
  2. 黃俊傑(2009)。作為區域史的東亞文化交流史─問題意識與研究主題。臺大歷史學報,43,187-218。
    連結:
  3. 黃俊傑(2012)。東亞文化交流史中的「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現象及其研究方法論問題。東亞觀念史研究集刊,2,55-80。
    連結:
  4. 裴英姬(2009)。《燕行錄》的研究史回顧(1933-2008)。臺大歷史學報,43,219-255。
    連結:
  5. (2002).韓國文集叢刊.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
  6. (2002).韓國文集叢刊.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
  7. 《譯官上言謄錄》。(서울:서울大學校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藏,編號:奎12963。
  8. (2002).韓國文集叢刊.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
  9. (2002).韓國文集叢刊.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
  10. 丁崑健(1980)。元代征東行省之研究。史學彙刊,10,157-190。
  11. 元永煥(1977).朝鮮時代의司譯院制度.南溪曹佐鎬博士華甲記念論叢:現代史學의諸問題,서울:
  12. 民族文化推進會(編)(1981).國譯海行總載.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
  13. 朴元熇(1993)。明初文字獄與朝鮮表箋。第二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
  14. 김경록(2014).宣祖代洪純彥의외교활동과朝.明관계.명청사연구,41,1-35.
  15. 李元植(1997)。朝鮮通信使の研究。京都:思文閣。
  16. 李元植(1991).朝鮮通信使.서울:民音社.
  17. 李賢珠(2014).서울,高麗大學大學院古典飜譯協同科程.
  18. 李丙燾、許宇成譯(1979)。韓國史大觀。臺北:正中書局。
  19. 林東錫(198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 林基中(2006).燕行錄研究.서울:???.
  21. 林基中、王永一譯(2009)。燕行錄傳承。中國邊政,180,27-38。
  22. 武曉燕(2005)。明朝出兵援朝抗倭與朝鮮使者鄭崑壽。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4),124-125。
  23. 金良洙(2006).조선후기中人집안의발전─金指南、金慶門등牛峰金氏事例.서울:?????.
  24. 金良洙(1980).서울,延世大學校大學院史學科.
  25. 金指南(編),金慶門(編),李湛(編)(2006).通文館志.서울:??大學校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
  26. 金英淑(2009).明末의中國社會와朝鮮使臣의外交活動─金堉의『朝京日錄』과『朝天錄』의분석을중심으로.명청사연구,31,67-107.
  27. 金英淑(2011)。譯官洪純彥과朝明外交。中國史研究,70,195-222。
  28. 金健瑞(編)(2007).增正交隣志.서울:??大學校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
  29. 金湳倞(2014).서울,高麗大學校人文情報大學院中國語飜譯學科中國語飜譯專攻.
  30. 姜信沆(1966).李朝初期譯學者에관한考察.震檀學報,29.30,519-534.
  31. 姜信沆(1978).李朝時代의譯學政策과譯學者.서울:塔出版社.
  32. 范永聰(2009)。事大與保國:元明之際的中韓關係。香港:香港教育圖書。
  33. 夏原吉纂修(1966)。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4. 孫衛國(2007)。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朝鮮王朝尊周思明問題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35. 桂棲鵬、尚衍斌(1995)。談明初中朝交往中的兩位使者─偰長壽、偰斯。民族研究,1995(5),65-69。
  36. 烏雲高娃(2001)。朝鮮司譯院蒙古語教習活動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人文及社會科學版),28(4),122-127。
  37.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1968).朝鮮王朝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38.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1968).朝鮮王朝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39.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1968).朝鮮王朝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40.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1968).朝鮮王朝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41.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1968).朝鮮王朝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42.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1968).朝鮮王朝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43.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1968).朝鮮王朝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44. 崔恆(編),盧思慎(編),徐居正(編)(1997).經國大典.서울:??大學校奎章閣.
  45. 張敏(2009)。韓國譯學源流考。韓國研究論叢,22,319-334。
  46. 박현규=朴現圭(2011).1621년조선.명사절의해로사행에관한실상과평가.동북아문화연구,36,415-429.
  47. 章開沅(2000)。張謇與中韓文化交流。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9(6),33-39。
  48. 黃時鑒編(2000)。韓國傳統文化.歷史卷。北京:學苑出版社。
  49. 楊雨蕾(2011)。燕行與中韓文化關係。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50. 楊聯陞(1957)。中國文化中的媒介人物─聯合國中國同志會第一七○次座談會紀要。大陸雜誌,15(4),33。
  51. 葉泉宏(1991)。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研究:1368-148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2. 이정신(2014).高麗後期의譯官.한국중세사연구,38,373-403.
  53. 정덩숙(1994).서거정(徐居正)의문학관과중국시학의수용관계.漢城語文學,18,139-159.
  54. 鄭光,藤本幸夫,金文京(2014).燕行使와通信使─燕行.通信使行에관한韓中日三國의國際워크숍.서울:???.
  55. 鄭麟祉(1972).高麗史.서울:亞細亞文化社.
  56. 簡江作(1998)。韓國歷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57. 羅樂然(2014)。作為東亞文化交流媒介的朝鮮譯官─以17、18世紀的金指南家族為研究個案。東亞世界:政治.軍事.文化,香港:
  58. 邊太燮(1973).韓國史要論.서울:三英社.
  59. 權仁溶(2005).明中期朝鮮의宗系辨誣와對明外交─權機의「朝天錄」을中心으로.명청사연구,24,93-116.
被引用次数
  1. 羅樂然(2016)。東亞文化圈視野下朝鮮後期對澳門的認知。成大歷史學報,50,1-36。
  2. 楊仕樂(2018)。崛起中國的權力政治或文化認同?歷史上中韓關係的實證檢驗1368-1449。遠景基金會季刊,19(1),10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