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離散、帝國與嗣王:論鄭經《東壁樓集》的文化意蘊

并列篇名

Diaspora, Empire and Successor Condition: A Study of Zheng-Jing's "Dong Bi Lo Ji"

DOI

10.6187/tkujcl.201712_(37).0011

作者

林津羽(Lin, Jin-Yu)

关键词

鄭經 ; 《東壁樓集》 ; 離散 ; 遺民 ; 在地性 ; Zheng Jing ; "Dong Bi Lo Ji" ; Diaspora ; Loyalist ; Locality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17 / 12 / 01)

页次

321 - 3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鄭經《東壁樓集》為中心,嘗試闡發其書寫策略與自我形象,及其游離在遺民/嗣王雙重身份間,所開展出的對話與多義性。藉此觀察鄭經如何在離散的狀態,在帝國與島嶼的縫隙中,以種種儒學詩藝及策略式書寫,尋求個人的文學、歷史定位。當詩歌文本成為解讀與詮釋自我形象的場域-位居帝國邊緣的遺民/嗣王鄭經,正通過中原(中國)與島嶼(臺灣)的相互依存,巧妙建立起自我的主體性與表述空間。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centers on "Dong Bi Lo Ji" by Zheng Jing, the son of Zheng Cheng-kung, who ruled Taiwan in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By analyzing Zheng Jing's writing strategies, the symbolisms and the images of the verses, we can see how he positions himself through his dual identities-"diaspora" of the Ming Dynasty that formally ceased to exist in China in 1644 and the "ruler" of the island of Taiwan. Struck between diaspora as a political reality and as a state of mind, Zheng uses beliefs of Confucianism and diverse writing strategies to lead readers into his literary world. He tries to find his own position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nd eventually liberates from his own subjectivity. Through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plains (China) and the island (Taiwan), Zheng Jing successfully dissociate as a Ming loyalist and a ruler in Taiw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呂玉新(2004)。有關朱舜水研究文獻目錄。漢學研究通訊,23(4),21-37。
    連結:
  2. 孫慧敏(2002)。天下興亡,「匹夫」之責?—明清鼎革中的夏家婦女。臺大歷史學報,29,63-85。
    連結:
  3. 翁佳音(2013)。史實與詩:明末清初流寓文人沈光文的虛與實。文史台灣學報,7,9-38。
    連結:
  4. 楊玉成(2006)。後設詩歌:唐代論詩詩與文學閱讀。淡江中文學報,14,63-131。
    連結:
  5. 楊宏任(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49(4),5-29。
    連結:
  6. 鄭文惠(2013)。後遺民時間/地理政治學:溥心畬台灣風物之文化敘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3,1-60。
    連結:
  7. 蘇怡如(2013)。杜甫成都草堂詩之隱逸書寫析探。國文學報,53,119-147。
    連結:
  8. 「智慧型全台詩資料庫」(http://xdcm.nmtl.gov.tw/twp/b/b02.htm)(上網檢索日期:2016 年7 月20 日。)。http://xdcm.nmtl.gov.tw/twp/b/b02.htm
  9. 明鄭經(2011)。東壁樓集。臺北:龍文出版社。
  10. 清汪鏞鍾(2003)。明延平忠節王始末。北京:線裝書局。
  11. 清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 清夏琳(1958)。海紀輯要。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3. 清高拱乾(1960)。台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4.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15. 清彭孫貽(1959)。靖海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6. 劉宋范曄、唐李賢注、晉司馬彪補志(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7. 戰國屈原、黃靈庚集校(2009)。楚辭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魏何晏、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1997)。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9. Karla, Virinder S.,Kaur, Raminder,Hutnyk, John,Chen, Yi-hsin(trans.)(2008).Diaspora and Hybridity.Taipei:Weber Publication.
  20. 川口長孺(1957)。臺灣割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1. 王偉勇(2009)。詩詞越界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22. 王德威(2007)。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社。
  23. 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1985)。正統道藏.續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24. 朱鴻林(1994)。鄭經的詩集和詩歌。明史研究,合肥:
  25. 吳翊良(201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26. 李惠儀(2009)。明末清初流離道路的難女形象。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
  27. 李慶新(2010)。「海上明朝」:鄚氏河仙政權(「港口國」)的中華特色。濱海之地:南海貿易與中外關係史研究,北京:
  28. 阮筱琪(2009)。論鄭經《東壁樓集》中的孤獨感。有鳳初鳴,5,117-128。
  29. 唐立宗(2014)。渡海東來忽幾秋:明清之際渡臺文士的見聞與際遇。臺灣文獻,65(2),115-157。
  30. 袁行霈(2003)。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
  31. 高文惠(2008)。後殖民文化語境中的庫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2. 張曼濤編(1979)。中國佛教史論集。臺:大乘文化出版社。
  33. 郭宏珍(2012)。古代官方祈雨考述。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1),70-77。
  34. 陳永明(2011)。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曾玉惠(2008)。鄭經詩歌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崑山科技大學學報,2008(5),113-136。
  36. 黃美娥(2004)。臺灣古典文學發展概述(1651-1945)。海峽兩岸臺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廈門:
  37. 黃騰德(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38. 逯欽立輯校(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39. 楊玉成(2001)。小眾讀者:康熙時期的文學傳播與文學批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55-108。
  40. 楊惠南(2002)。明鄭時期臺灣「名士佛教」的特質分析。臺灣文獻,53(3),1-38。
  41. 廖一瑾(1998)。臺灣詩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2. 廖炳惠(1994)。後殖民與後現代—Homi K. Bhabha 的訪談。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
  43. 謝崇熙(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44. 魏正申(1995)。對陶學兩大癥結—「隱逸」與「忠晉」的創釋—鐘優民先生治陶貢獻論。九江師專學報,1995(4),3-8。
  45. 嚴志雄(2012)。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論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46. 蘇奕瑋(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47. 釋慧嚴(1985)。台灣佛教史前期。中華佛學學報,8,273-314。
  48. 龔顯宗(2006)。臺灣文學論集。高雄:高雄復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