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一位具資優潛能的視覺障礙學生如何發展天賦~融合教育與身心障礙資優學生鑑定的觀察與討論

并列篇名

How a visual impairment student with gifted potential develops his talents-Observation and discussion on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ifted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DOI

10.6502/SEF.202212_(33).0002

作者

謝依珊(Yi-Shan Hsieh);何宜真(Yi-Chen Ho)

关键词

融合教育 ; 身心障礙資優學生鑑定 ; inclusion ; twice excep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期刊名称

特教論壇

卷期/出版年月

33期(2022 / 12 / 01)

页次

27 - 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名經教師評估具有資優潛能卻未受資優鑑定的視覺障礙學生,如何在融合班級中進行課業學習並發展其潛能與夢想,以及在學習過程所遇到的雙重殊異鑑定安置之困境與考量。本研究將採用質性研究法,以一位具資優潛能的視覺障礙學生及其重要他人作為研究對象,研究過程中將記錄研究個案與重要他人之互動情形,以觀察、訪談與文件蒐集等相關資料進行三角校正,並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做為資料分析並加以詮釋。研究結果發現,具資優潛能的視覺障礙學生在求學歷程中,受到視覺限制的影響,在學習上仍需要許多具體的引導與協助,然而其個人特質所呈現的努力及積極的態度,使個案能發揮個人的優勢能力,在各式各樣的語文競賽中獲得良好之佳績。本研究亦從訪談過程中,看見融合教育成功之因素,包含:1.導師對於具資優潛能的視覺障礙學生的正確認知,有助於視覺障礙學生發展個人優勢;2.家長對教師之尊重及配合意願高,有助與教師進行合作;3.資源班教師提供的現場教學的輔導策略,有助於導師能夠更快速的掌握學生的身心特質。此外,從研究個案具有資優潛能卻未接受資優鑑定,也看出目前我國身心障礙資優學生鑑定的標準化流程較不一致,建議教育部應邀請國內雙重殊異學者專家共同討論不同障礙類別的標準化鑑定流程,以提供未來身心障礙資優學生有依循的規則。期望透過此研究做為未來家長、教師在發掘具資優潛能的視覺障礙學生接受鑑定以及身心障礙資優學生於融合教育情境下之建議。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a visual impairment student with gifted potential who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visual disorder, since childhood and show his special gifted talent. This w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focus on individual case studies through enter the class to observe the interaction of students in class, profile reviewed and taking open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with gifted talent. It was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to discover and understood the factors, which made this case success and how to make the student's dream come true.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will suggest how to teach stud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and gifted talent, and how to support them in school.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李家兆,郭靜姿(2017)。公平與正義-低代表性資優群體的研究發展與趨勢。資優教育季刊,142,1-8。
    連結:
  2. 林惠芬(2016)。中學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參與和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與子女學習表現關係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32,21-45。
    連結:
  3. 梁裴瑜(2017)。障礙資優流動狀態中的模糊性:論雙重殊異之鑑定困境。資優教育季刊,145,11-19。
    連結:
  4. 梁裴瑜(2016)。一位星星王子的音樂特殊才能發展歷程:同儕師徒學習模式。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1(2),89-115。
    連結:
  5. 郭靜姿,張書豪,廖釗君,陳錦雪,林燁虹,于曉平,蔡明富(2020)。臺灣中小學資優教育銜接與資優學生學習適應研究。教育心理學報,51(3),415-442。
    連結:
  6. 陳明雅,黃國晏(2012)。臺中市國中視障學生學習成效與支持系統之現況與問題。特教論壇,12,94-106。
    連結:
  7. 鄒小蘭,盧臺華(2007)。敘說故事課程對亞斯伯格資優生語言表達技巧影響之試探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5,109-134。
    連結:
  8. 特殊教育法(2019 年 4 月 24 日)修正公布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27
  9. Besnoy, K. D.(2006).Successful strategies for twice exceptional students.Waco, TX:Prufrock Press.
  10. Bishop, V.E.(1986).Teaching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Springfield, IL:Charles C Thomas.
  11. Cone, J.D.,Delawyer, D.D.,Wolfe, V.V.(1985).Assessing parent participation: The parent/family involvement index.Exceptional Children,51,417-424.
  12. Montgomer, D.(Ed.)(2003).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Double exceptionality.London:David Fulton.
  13. Trail, Beverly A.,鄒小蘭(譯)(2013).特殊族群資優教育:身心障礙資優生與低成就族群.臺北:華騰文化.
  14. 吳昆壽,林淑玟,邢敏華,梁仲容,高日青(2009)。簡介六個資優障礙學生評量工具(II)。資優教育季刊,113,18-25。
  15. 吳昆壽,林淑玟,邢敏華,梁仲容,高日青(2009)。簡介六個資優障礙學生評量工具(I)。資優教育季刊,112,1-7。
  16. 吳采蓁,粘薽云(2016)。融合教育趨勢下教學調整之原則與實務分享。臺東特教,44,6-10。
  17. 吳國維(2006)。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18. 吳舜文(200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 李侃諭(2014)。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20. 杞昭安(1998)。視覺障礙學生圖形認知發展測驗之編製初探。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125-152。
  21. 林怡瑩(2017)。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2. 林勝發,蔣光明(2018)。視譜困難學生視譜學習策略效果之研究。金門特教年刊,1(2),1-15。
  23. 教育部(2020年6月17日)。加強推動身心障礙資賦優異學生之發掘與輔導方案。http://www.spups.hlc.edu.tw/uploads/tadnews/tmp/223/376550000A_1090116798_ATTACH1.pdf#376550000A_1090116798_ATTACH1.pdf
  24. 教育部(2008).資優教育白皮書.
  25. 梁明華(2011年7月1日)。發掘與輔導-雙重特教需求學生。教師手札,查詢於2021.09.30 ,網址為:https://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933
  26. 梁裴瑜(2020)。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27. 郭靜姿(1990)。學習動機、策略運用與後設認知能力之相關探討及其所建構而成之後設理解模式在資優教學上的運用(上)。資優教育季刊,37,1-8。
  28. 陳逸珊(2017)。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29. 鈕文英(2015).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臺北:心理.
  30. 黃彥鈞(2019)。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31. 黃碧琴(201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32. 鄒小蘭(200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33. 蔡佩玲(2015)。雙北市國中小普通班視覺障礙學生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2015 年海峽兩岸視障教育研討會
  34. 蔡桂芳,侯雅齡(2006)。協助資優障礙者發揮特殊才能。屏師特殊教育,13,38-46。
  35. 鄭靜瑩,趙敏泓(2004)。從視障學生的安置談融合教育的施行—以視障巡迴輔導為例。特教園丁,19(4),23-28。
  36. 盧臺華(1995)。殘障資優學生身心特質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3(9),203-220。
  37. 蕭惠伶(2001)。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38. 賴君達(2008)。障礙資優流動狀態中的模糊性:論雙重殊異之鑑定困境。資優教育季刊,145,11-19。
  39. 顏杏砡(1992)。臺中市,東海大學。
  40. 顏倩霞,賴明莉(2005)。全盲生就讀國小普通班支持系統之個案研究。管理與教育研究學報,4,25-55。
被引用次数
  1. (2024)。我資優,但我也有障礙~一個雙重殊異女孩的故事。資優教育論壇,22(1),8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