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體系與視野:五十年來(1949-2002)臺灣學者對傳統戲曲學的建構

并列篇名

Systems and Vis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Theater Studies in Taiwan 1949-2002

DOI

10.6257/2009.3001

作者

林鶴宜(Ho-Yi Lin)

关键词

戲曲歷史 ; 戲曲文學 ; 戲曲理論 ; 劇場藝術 ; 劇場文化 ; 劇種學 ; history of theater ; literature of theater ; theory of theater ; stage arts ; culture of theater ; studies on theatrical genres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9 / 01 / 01)

页次

1 - 4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2002年,筆者負責國科會人文中心「臺灣近幾十年來藝術學研究成果報告(1949-2002)」之「傳統戲曲研究」撰寫計畫。寫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對臺灣學者研究傳統戲曲所建構的體系與視野之觀察。本文即以此爲題,希望能提供研究者些許參考。 首先以時間爲縱軸,說明臺灣學者傳統戲曲研究的歷史進程,約可分爲準備期、奠基期和發展期三個階段。接著,以內涵爲橫軸,分「中國傳統戲曲研究」和「臺灣傳統戲曲研究」兩個部分,介紹其所建立的架構體系,及從中打開的視野。前者有「戲曲歷史與發展」、「戲曲文學」、「戲曲理論」、「劇場、劇場藝術與劇場文化」、「劇種學」五個主軸;後者有「臺灣各戲曲劇種」、「臺灣歌仔戲」、「臺灣偶戲」三個主軸。每一個主軸下又各有要項及分支。最後,並就過去五十多年的發展,在研究生態和研究論題上提出趨向和變化的觀察。

英文摘要

In 2002 I was in charge of writing a report for the ”Traditional Theater” branch in the ”Chinese Arts Research in Taiwan: a Retrospect (1949-2002)” project sponsored by the Center for Humanities Research,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The survey of systems and perspectives of traditional theater research constructed by scholars in Taiwan challenged me the most while writing the report. Therefore I make an overall review on this issue in hopes of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Chronologically,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theater studies by scholars in Taiwa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preparation,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category, there are ”traditional Chinese theater study” and ”traditional Taiwanese theater study,” each including schematic frame and view points, and which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some minor issues. The former covers issues on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ater,” ”literature of theater,” ”theory of theater,” ”stage practice, stage craft, and stage culture,” and ”study on theatrical genres”; the latter consists of ”Taiwanese theatrical genres,” ”Taiwanese opera,” and ”Taiwanese puppetry.” I will point out tendencie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fields in the last five decades as a concluding remark.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林鶴宜(2002)。歷史劇場的新構築─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評議。中外文學,31(1),175-195。
    連結:
  2. 青木正兒著,王古魯譯:《中國近世戲曲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3. 陳全永:〈臺灣芝居の話〉,《臺灣時報》昭和七年(1932)9月號,頁9-18。
  4. 久保天隨譯,蔣士銓著:《支那文學史》,東京:人文社,1903 年。
  5. 陳鏡波:〈臺灣の歌仔戲の實際的考察と地方青年男女に及ほす影響〉,《臺灣教育》第346、347號,1931年6-7月,頁59-63、107 -110。
  6. 陳乃乾輯:《曲苑》,1921年石印本。
  7.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年。
  8. 吳梅:《顧曲麈談》,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 年。
  9.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
  10. 許之衡:《戲曲史》,民國初年排印本。
  11. 久保天隨譯,蔣士銓著:《支那戲曲研究》,東京:弘道館,1928 年。
  12.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臺灣に於ける支那演劇と臺灣演劇調》,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1928年。
  13. 吳梅:《南北詞簡譜》,民國二十八年(1939)石印本。
  14. 教育部:〈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96學年度)〉統計表,教育部網站http://www.edu.tw/index.htm。
  15. 柯丁丑:〈臺灣の劇に就いて〉,《臺灣教育》第133號,大正二年(1913)5 月1日,頁57-62。
  16. 董康輯:《讀曲叢刊》,民國六年(1917)武進董氏誦芬室刊本。
  17. 吳梅:《中國戲曲概論》,上海:大東書局,1926年。
  18. 盧前:《中國戲劇概論》,上海:世界書局,1934年。
  19. 竹內治:《臺灣演劇誌》,收入濱田秀三郎《臺灣演劇の現狀》,東京:丹青書房,1943年。
  20. 陳保宗:〈臺南的音樂〉,《民俗臺灣》2卷11號,昭和十七年(1942)11月,頁36-42。
  21. 黃得時:〈娛樂としての布袋戲〉,《文藝臺灣》3卷1號,昭和十六年(1941)10月,頁62-63。
  22. 久保天隨譯,蔣士銓著:《琵琶行の戲曲》,東京:弘文堂,192 年。
  23.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4.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資料室編著(1992)。中國戲曲研究書目提要。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5. 天一出版社編輯委員會(1986)。清宮大戲。臺北:天一出版社。
  26. 王安祈(1986)。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7. 王安祈(1996)。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書局。
  28. 王安祈(2002)。當代戲曲。臺北:三民書局。
  29. 王安祈(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0. 王安祈(198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1. 王吳瑄(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2. 王季烈(1971)。螾廬曲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3. 王振義(1997)。從歌仔調的歌唱特色談「樂合詩」與「詩合樂」的歌唱傳統。復興劇藝學刊,20,31-49。
  34. 石光生(2000)。南臺灣傀儡戲劇場藝術研究。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35. 任訥(1958)。唐戲弄。北京:作家出版社。
  36. 任訥輯(1970)。新曲苑。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37. 江武昌(1990)。懸絲牽動萬般情。臺北:臺原出版社。
  38. 吳心宇(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所。
  39. 吳守禮(1966)。順治本荔枝記校研。臺灣風物,16(2),17-62。
  40. 呂理政(1991)。布袋戲筆記。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41.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
  42. 呂訴上(1952)。我怎樣寫「國策劇本」。中國一周,121,4。
  43. 呂錘寬(2000)。北管音樂概論。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44. 李肖兵(1990)。中國戲劇起源。上海:知識出版社。
  45. 李惠綿(199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6. 汪志勇(1981)。度柳翠翠鄉夢與紅蓮債三劇的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7. 周貽白(1954)。中國戲劇史。上海:中華書局。
  48. 孟瑤(1969)。中國戲曲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49. 林天佑編(2000)。臺灣教育探源。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50. 林侑蒔編(1983)。全明傳奇。臺北:天一出版社。
  51. 林振輝(197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
  52. 林鶴宜(199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53. 林鶴宜(1998)。論明清傳奇敘事的程式性。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54. 林鶴宜(2003)。臺灣戲劇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55. 邱坤良(2001)。陳澄三與拱樂社:臺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56. 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 ∼1945)。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57. 洪惟助編(2002)。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58. 胡忌(1957)。宋金雜劇考。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59. 唐文標(1984)。中國古代戲劇史初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0. 孫小英(1978)。沈璟與湯顯祖之比較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61. 孫小英(197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62. 徐亞湘(2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
  63. 徐麗紗(198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64. 張育甄(2001)。《中國戲曲通史》評介。中國文化月刊,257,119-126。
  65. 張庚編、郭漢城編(1980)。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66. 張炫文(197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67. 張盈盈(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68. 張敬(1961)。明清傳奇導論。臺北:東方書局。
  69. 張曉燕(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所。
  70. 莊因(196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71. 許子漢(199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72. 許之衡(1979)。曲律易知。臺北:郁氏印獎會。
  73. 陳季蔓(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74. 陳庚辛(1968)。漫談布袋戲。臺灣風物,18(1),84-88。
  75. 陳芳(199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76. 陳芳英(198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77. 陳進傳編、蔡欣茹編(2000)。陳旺欉宜蘭本地歌仔劇目選粹:〈入王婆店〉〈打七響〉〈桃花過渡〉。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78. 陸萼庭(1980)。崑劇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79. 傅惜華(1958)。明代雜劇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
  80. 傅惜華(1981)。清代雜劇全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81. 傅惜華(1959)。明代傳奇全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82. 傅惜華(1957)。元代雜劇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
  83. 曾永義(1989)。中國地方戲曲形成與發展的徑路(中)。社教雙月刊,29,52-57。
  84. 曾永義(197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85. 曾永義(1988)。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6. 曾永義(1975)。中國古典戲劇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7. 曾永義(1989)。中國地方戲曲形成與發展的徑路(下)。社教雙月刊,30,50-52。
  88. 曾永義(1988)。說「排場」。漢學研,6(1),105-133。
  89. 曾永義(1988)。中國地方戲曲形成與發展的徑路(上)。社教雙月刊,28,7-12。
  90. 曾永義(1983)。中國古典戲劇選注。臺北:國家出版社。
  91. 曾永義(2000)。也談戲曲的淵源、形成與發展。臺大中文學報,12,365-420。
  92. 曾永義(1987)。中國地方小戲形成與發展的徑路。民俗曲藝,46,9-22。
  93. 曾永義(1988)。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94. 曾永義(1992)。參軍戲與元雜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95. 游宗蓉(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96. 黃敬欽(197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97. 黃競新(1987)。中國戲劇起源諸說辨析(上)。國立編譯館館刊,16(1),37-53。
  98. 黃競新(1987)。中國戲劇起源諸說辨析(下)。國立編譯館館刊,16(2),167-188。
  99. 楊家駱編(1962)。全元雜劇二編。臺北:世界書局。
  100. 楊家駱編(1963)。全元雜劇外編。臺北:世界書局。
  101. 楊家駱編(1962)。全元雜劇初編。臺北:世界書局。
  102. 楊家駱編(1963)。全元雜劇三編。臺北:世界書局。
  103. 廖杏娥(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104. 廖奔、劉彥君(2000)。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05. 廖瓊枝示範、黃雅蓉編(1998)。臺灣傳統歌仔戲藝術薪傳計畫表演教材。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06. 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7. 蔡欣欣(2005)。臺灣戲曲研究成果述論:1945-2001。臺北:國家出版社。
  108. 鄭傳寅(1993)。中國戲曲文化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09. 鄭榮興(2001)。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苗栗:財團法人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110. 鄭騫(1972)。景午叢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11. 盧元駿(1980)。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12. 錢南揚(1969)。宋元南戲百一錄。臺北:古亭書屋。
  113. 錢南揚(1981)。戲文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4. 謝朝栻(196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
  115. 魏婉琪(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所。
  116. 羅錦堂(197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17. 羅錦堂(1979)。錦堂論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18. 羅錦堂(1976)。現存元人雜劇本事考。臺北:順先出版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鄧宗聖、曾喜城(2012)。明華園歌仔戲團之新聞敘事分析:以聯合報為例。美和學報,31(2),97-122。
  2. 康尹貞(2015)。日治時期臺灣戲曲之研究(1895-1937)。戲劇學刊,21,47-72。
  3. 游宗蓉(2013)。鄭因百先生戲曲學述評。東華漢學,18,331-376。
  4. 游宗蓉(2017)。曾永義先生戲曲研究的學術淵源與轉化開創。東華漢學,25,163-202。
  5. 游宗蓉(2022)。第九研究室的薪傳者-張清徽先生韻文學研究的開創及其影響。東華漢學,35,23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