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徐炎之、張善薌在臺灣的崑曲薪傳及表演特色

并列篇名

The Continuation of Kunqu in Taiwan: Efforts of the Couple Yen-Chih Hsu and Shan-Hsiang Chang, and Features of their Performing Styles

DOI

10.6257/JOTS.2014.13099

作者

林佳儀(Chia-Yi Lin)

关键词

崑曲 ; 徐炎之 ; 張善薌 ; 公餘聯歡社 ; 水磨曲集 ; Kunqu ; Yen-chih Hsu ; Shan-hsiang Chang ; Kung-Yu-Lien-Huan-She (Civil Service Club) ; Shuimo Kun Opera Troupe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14 / 01 / 01)

页次

99 - 14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徐炎之(1898-1989)、張善薌(1908-1980)為一九四九年渡海來臺的崑曲曲家,崑曲能在臺灣札根,徐氏伉儷居功厥偉:或者號召曲友成立曲會,定期以曲會友,延續至今已逾一甲子;或者進入校園指導薪傳,培養年輕一代的崑曲愛好者。本文從概覽徐炎之伉儷的崑曲生涯展開,著重在南京時期的公餘聯歡社崑曲股(1934-1937),以與下文論薪傳及表演呼應;「薪傳」部分,徐氏伉儷教授的對象,兼顧前場演員、後場伴奏,遍及伶、票兩界,尤其指導學校崑曲社,以演出為核心的傳承方式,最具代表性;「表演」部分,先論述徐炎之的曲唱及笛藝,闡釋其通學的曲家風範;再論張善薌的代表劇目,闡釋其延續全福班晚期的表演特色,及與當代專業崑劇團表演不同之處。最後,總結徐氏伉儷的二大貢獻:在臺灣以曲會和崑曲社薪傳崑曲、凝結在一九三○年代的表演風格。

英文摘要

Kunqu masters Yen-chih Hsu (1898-1989) and Shan-hsiang Chang (1908-1980) immigrated from mainland China to Taiwan in 1949. They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education for and development of Kunqu in Taiwan, mainly through establishment of Chu-Hui (Kunqu Music Meets), and teaching Kunqu to students from secondary schools, vocational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traces the couple's Kunqu career, particularly exploring the period when they stayed in Nanjing (1934-1937), for what happened at this time heavi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and continuation of Kunqu later in Taiwan. The paper then discusses the practices and the results of their Kunqu education program in Taiwan, followed by discussions on Hsu's singing and flautistry techniques, as well as Chang's representative repertoire.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heir major contributions: the advocacy and continuation of Kunqu in Taiwan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their 1930s performing styl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安祈(2012)。崑劇表演傳承中京劇因子的滲入。戲劇研究,10,109-138。
    連結:
  2. 李惠綿(2010)。沈寵綏體兼南北的度曲論。臺大中文學報,33,295-340。
    連結:
  3. 〈中央廣播無線電臺管理處福州、中央、河北電臺播音節目預告(六月十六日起,六月廿二日止)〉,《廣播週報》第38期,1935年6月,日期未詳,頁7。
  4. 〈公餘社昨彩排崑劇 表演均極精彩〉,《中央日報》第7版,1936年11月30日。
  5. 〈公餘社彩排崑劇 今晚七時起〉,《中央日報》第7版,1936年11月29日。
  6. 〈公餘聯歡社 今晚遊藝大會 溥西園等演唱〉,《中央日報》第7版,1934年9月1日。
  7. 〈公餘聯歡社定期演崑劇 劇目有掃松長生殿等〉,《中央日報》第7版,1936年11月23日。
  8. 〈公餘聯歡社明晨舉行成立大會 請各報社記者及社員參加 香舖營二十一號社址亦開放〉,《中央日報》第7版,1934年1月20日。
  9. 〈公餘聯歡社崑劇彩排 明晚在中正堂〉,《中央日報》第7版,1937年3月19日。
  10. 〈公餘聯歡社廣播崑曲 今日下午七時半〉,《中央日報》第7版,1935年6月22日。
  11. 〈崑曲片錦〉,《廣播週報》第39期,1935年6月,日期未詳,頁66-67。
  12. 張善薌「資源委員會福州電力公司職員離職證明書」,1949年5月30日。
  13. 菊如:〈「奇冤報」與「遊園驚夢」〉,《華報》,1970年1月18日,收入郭小莊的戲劇世界:http://yayin329.com/troupe/1970-01-18.html,讀取日期,2013年4月25日。
  14. 宋泮萍等演出:〈思凡〉,臺北:水磨曲集,1987年8月31日演出,未出版。
  15. 宋泮萍等演出:《牡丹亭.學堂》,臺北:水磨曲集崑劇團,2000年12月16日演出,未出版。
  16. 宋泮萍等演出:《南西廂.拷紅》,臺北:水磨曲集崑劇團,2008年5月11日演出,未出版。
  17. 沈傳芷等演出:《金雀記.喬醋》,收入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製作:《崑劇選輯》,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2年,第17集。
  18. 徐炎之唱:《琵琶記.辭朝》【啄木兒】,勝利唱片42055A,1930年前後錄製;臺北:國家圖書館「數位影音服務系統」典藏。
  19. 徐謙製作:《崑曲選粹》,臺北:水磨曲集劇團出版,2000年。
  20. 張惠新等演出:《南西廂.佳期》,臺北:水磨曲集崑劇團,1996年4月12日演出,未出版。
  21. 陳彬等演出:《金雀記.喬醋》,臺北:水磨曲集崑劇團,2008年4月13日演出,未出版。
  22. 陳彬等演出:《鐵冠圖.刺虎》,臺北:陳氏家庭劇社,1994年4月23日演出,未出版。
  23. 葉樹姍主持:「人物專訪」,中廣新聞網,1987年12月25日播出,臺北:國家圖書館典藏,「數位影音服務系統」,http://dava.ncl.edu.tw/MetadataInfo.aspx?funtype=0&id=391841&PlayType=1&BLID=393251,讀取日期2013年4月1日。
  24. 蔣倬民、徐謙等演唱,徐炎之司笛、陳孝毅司鼓:《蔣倬民、徐謙度曲輯》,臺北:蔣倬民、徐謙出版,2001年。
  25. 蔡正仁等演出:《金雀記.喬醋》,收入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製作:《崑劇選輯》,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2年,第4集。
  26. 〈民族藝術薪傳獎 獲獎名單昨公布〉,《聯合報》第3版,1985年12月11日。
  27. 〈雅音小集十八日崑曲之夜 郭小莊排出最佳陣容〉,《民生報》第9版,1979年5月12日。
  28. 田郎:〈白蛇傳與中國文化〉,《聯合報》第6版,1958年6月21日。
  29. 石靜文:〈出掌「崑曲傳習社」 鍾傳幸 年輕而氣象〉,《民生報》第8版,1981年7月1日。
  30. 鄭文:〈笛王徐炎之 崑曲第一人〉,《中央日報》第10版,1987年8月27日。
  31. 水磨曲集主辦:「崑曲:慶祝徐炎之先生九十嵩壽 水磨曲集成立首度公演」節目單,1987年8月30日。
  32. 水磨曲集劇團主辦:「黌舍笛韻──北區大專院校崑曲社聯合演出」節目單,1999年10月16日。
  33. 王希一口述,2013年4月9日、4月19日、5月1日、5月27日、7月1日,2014年1月7日。
  34. 宋泮萍口述,2013年4月7日、4月29日、9月21日,2014年1月10日。
  35. 李殿魁口述,2014年1月17日。
  36. 周蕙蘋口述,2013年4月8日、5月12日。
  37. 邵淑芬口述,2013年5月16日。
  38. 洪惟助口述,2013年8月13日。
  39. 胡波平口述,2013年4月28日。
  40. 唐厚明口述,2013年5月16日。
  41. 張玉芬口述,2013年5月16日。
  42. 張金城口述,2013年4月25日、12月11日。
  43. 張厚衡口述,2013年4月16日。
  44. 陳彬口述,2013年3月2日、4月12日、4月18日、4月20日、5月17日、12月15日,2014年1月9日。
  45. 詹媛口述,2013年4月10日、8月14日。
  46.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共同開發之「漢字古今音資料庫」網址: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讀取日期2013年4月18日、2013年12月14日。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
  47. 趙台仙口述,2013年4月22日。
  48. 劉南芳口述,2013年6月7日。
  49. 蕭本耀口述,2013年4月7日、4月26日、5月1日。
  50. 上海崑劇團編(2002)。振飛曲譜。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51.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52.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江蘇卷編輯委員會(1992)。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江蘇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
  53. 中華學術院崑曲研究所輯(1972)。蓬瀛曲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54. 王安祈(2001)。崑劇在臺灣的現代意義。臺大中文學報,14,221-258。
  55. 王季烈、劉富樑(1969)。集成曲譜。臺北:進學書局。
  56. 王秋桂編(1984)。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7. 王家熙整理、許寅整理(1985)。俞振飛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58. 王衛民編校(2002)。吳梅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59. 石海青編、王芳示範(2007)。崑曲中州韻教材。臺北:里仁書局。
  60. 吳新雷編(2002)。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61. 沈乘麐、歐陽啟名編(2006)。韻學驪珠。北京:中華書局。
  62. 汪小丹編(2004)。友恭堂─甘貢三及其子女的藝術生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63. 岳美緹(2008)。巾生今世─岳美緹崑曲五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64. 林慶勳(2000)。《中州音韻輯要》的聲母。聲韻論叢,9,545-550。
  65. 邵淑芬(2013)。耽慢之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6. 俞振飛輯(2011)。粟廬曲譜。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67. 俞振飛輯(1991)。粟廬曲譜。臺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68. 洪惟助(2000)。臺灣崑劇活動與海峽兩岸的崑劇交流。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宜蘭:
  69. 洪惟助編(2002)。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70. 徐凌雲口述、管際安整理、陸兼之整理(2009)。崑劇表演一得.看戲六十年。蘇州:古吳軒出版社。
  71. 張充和、陳安娜編(2013)。張充和手鈔崑曲譜。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72. 梅蘭芳述、許姬傳記(2006)。舞臺生活四十年。北京:團結出版社。
  73. 許姬傳(2007)。許姬傳藝壇漫錄。北京:中華書局。
  74. 陳安娜(2003)。飄香海外的蘭花十五載。大雅藝文雜誌,27,34-38。
  75. 陳安娜(2003)。飄香海外的蘭花十五載。大雅藝文雜誌,28,66-71。
  76. 陳彬編輯(2012)。水磨25─奼紫嫣紅開遍。臺北:水磨曲集崑劇團。
  77. 陳彬編輯(2004)。金秋清韻─清韻曲社創社公演。臺北:清韻曲社。
  78. 陳彬編輯(2001)。魏梁遺韻─水磨曲集紀念崑曲大師兩岸巡演。臺北:水磨曲集劇團。
  79. 陳彬編輯、鍾廷采編輯(2000)。奼紫嫣紅開遍─水磨曲集。臺北:水磨曲集劇團。
  80. 陳寧(2012)。《曲韻驪珠》音系研究。語言科學,59,412-424。
  81. 陸萼庭(2005)。明清戲曲與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
  82. 焦承允輯(1971)。炎薌曲譜。臺北:中華學術院崑曲研究所。
  83. 焦承允輯(1972)。蓬瀛曲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84. 焦承允輯、張金城輯(1993)。承允曲譜。臺北:湘光企業有限公司。
  85. 寧繼福(1985)。中原音韻表稿。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86. 劉玉明編(2013)。慶祝蓬瀛曲集第二千期曲會紀念特刊。臺北:蓬瀛曲集。
  87. 劉慧芬編(2006)。露華凝香:徐露藝術生命紀實。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88. 蔡孟珍(1997)。曲韻與舞臺唱唸。臺北:里仁書局。
  89. 蔡欣欣(2011)。臺灣戲曲景觀。臺北:國家出版社。
  90. 蔡欣欣(2012)。「生根/深耕」二十五載─致力於崑曲教學與劇目傳習的臺灣「水磨曲集崑劇團」。崑曲傳習與中國文化傳承學術研討會,香港:
  91. 錢德蒼編、汪協如點校(2005)。綴白裘。北京:中華書局。
  92. 應平書編(1998)。紀念徐炎之先生百歲冥誕文集。臺北:水磨曲集。
  93. 戴麗娟(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蘇州,蘇州大學。
  94. 羅常培(1978)。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選集,臺北:
  95. 顧篤璜(1987)。崑劇史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