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析論新加坡「新麒麟閩劇團」《醉打金枝》戲曲電影

并列篇名

The Analysis of Neo-Qilin Min Opera Troupe's Drama Cinema: "Breaking the Red Lantern"

DOI

10.6257/JOTS.201901_(23).145

作者

蔡欣欣(Hsin-hsin TSAI)

关键词

新加坡 ; 新麒麟閩劇團 ; 醉打金枝 ; 戲曲電影 ; 歌仔戲 ; Singapore ; Neo-Qilin Min Opera Troupe ; Breaking the Red Lantern ; Drama cinemas ; Gezaixi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3期(2019 / 01 / 01)

页次

145 - 17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一九三○年代臺灣歌仔戲班陸續受邀到新馬等地演出,培養了大批戲迷觀眾,也間接催化在地劇團的轉型與歌仔戲班的成立。一九三七年新加坡第一個歌仔戲團「玉麒麟閩劇團」成立,一九五○年代易名為「新麒麟閩劇團」由歌仔戲名伶「錦上花」執掌,在三大遊藝場駐演與演出街戲外,也參與電影、電視及唱片等「媒體歌仔戲」的演出。一九五七年受邀拍攝戲曲電影《醉打金枝》,此為「新加坡港聯有限公司在當地拍攝影史以來首部閩劇舞台藝術紀錄電影」,也是新加坡僅有的戲曲電影,相當具有代表性與歷史意義。本文結合史料的耙梳整理、影像的分析比對以及藝人口述訪談,梳理當時新加坡電影產業的情況,檢視當時中國戲曲電影「跨國流播」在星洲上映所引發的劇壇效應,以推論《醉打金枝》戲曲電影的製播因由與選擇考量,鉤沈《醉打金枝》電影的參與成員、上映情況及文本取材等資料,論析《醉打金枝》的情節佈局、腳色設置與劇藝特色等,以為新加坡電影史留存紀錄珍貴史料,補白新加坡歌仔戲的歷史縫隙,並由此管窺戲曲藝術和電影交錯迴旋的跨界結盟現象。

英文摘要

In 1930, Taiwanese opera troupes were continually invited to give performances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and accumulated massive audiences of fans. This indirectly catalyzed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opera troup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ese opera troupes. In 1937, "Jade-Qilin," the first Min opera troupe in Singapore, was founded. In 1950, the troupe was renamed "Neo-Qilin Min Opera Troupe," run by a renowned Min Opera artist, "Jinshanghua." The troupe not only was stationed in three entertainment centers but also played street films. Moreover, it engaged in cinemas, TV programs, and records in the form of "Media-Min Opera." In 1957, the troupe was invited to shoot the drama cinema, "Breaking the Red Lantern," which was the first documentary film of Min Opera's stage art in the history of local film making. The movie was shot by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United CO., LTD. and was the exclusive drama cinema in Singapore, with quite representative and historic meaning. This study, on the one hand, adopts several methods, including sorting out historical data, contrast analysis of images and photos, and oral histories of the performers;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cinematic industry in Singapore. By examining Singapore's dramatic effects caused by Chinese drama cinemas, which were played in Singapore at that time, we can infer the cost of shooting "Breaking the Red Lantern," sorting out the participants, box office and adapted contextual materials,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film's plot, characters and artistic features, for the sake of preserving the valuable historical data of Singapore's cinematic history and filling the gaps in the history of Singapore's Min Opera. At last, we can catch a gla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intertwined synthesis of drama and cinem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安祈(2015)。藝術.商業.政治.紀錄—論「戲曲電影」及其對黃梅調電影的影響。民俗曲藝,190,1-66。
    連結:
  2. 林鶴宜(2016)。從演出劇目看新加坡在地職業劇團臺灣歌仔戲的接受和創發—以「新賽鳳」為例。民俗曲藝,191,5-70。
    連結:
  3. 林鶴宜(2017)。混雜與交融的「傳統」想像:馬來西亞在地職業戲班「麒麟」閩劇團歌仔戲劇目及演出觀察。民俗曲藝,198,63-126。
    連結:
  4. 許維賢(2013)。從「華語語系」論新馬生產的首部電影。清華中文學報,9,5-45。
    連結:
  5. (1986).古本戲曲叢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新加坡閩劇電影《醉打金枝》VHS影帶:藏於「香港電影圖書館」
  7. 《聯合早報》
  8. (2003).不登大雅文庫珍本戲曲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
  9. 《打金枝》VCD,廣州俏佳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
  10. 《南洋商報》
  11. 《叻報》
  12. 《星洲日報》
  13.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一九四八年以來的政策彙編》,中共中央華中局印製,1949年。
  14. 中國戲劇家協會(編)(1953).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戲曲劇本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5. 中國戲劇家協會山西分會(編)(1960).山西地方戲曲選.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16. 王忠林(1972).四大傳奇及東南亞華人地方戲.新加坡:南洋大學亞洲文化研究所.
  17. 王振春(2001).尋根集.新加坡:新加坡文藝寫協會.
  18. 司馬光(1956).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
  19. 余淑娟(2005)。十九世紀末新加坡的華族戲曲—兼論戲曲、族群性和品味。南洋學報,59,56-91。
  20. 吳君玉(編)(2012).香港廈語電影訪蹤.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21. 李漁(1970).李漁全集.臺北:成文出版社.
  22. 杜漢彬,王毓淑(譯)(2015)。杜漢彬、王毓淑譯:〈從本地福建戲曲電影《醉打金枝》說起〉,發表於2015年3月15日「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舉辦「雪鷺芳華廈語片」影展。
  23. 辛文房,傅璿琮(校箋)(1989).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24. 周寧(編)(2007).東南亞華語戲劇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5. 易水(1959).馬來亞化華語電影問題.新加坡:南洋印刷社.
  26. 易琰主(編)(2015).梨園世紀—新加坡華族地方戲曲之路.新加坡:加坡戲曲學院.
  27. 林玉如(2007)。臺北,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28. 邵治明:〈看「打金枝」試片〉,《南洋商報》,1957年2月15日。
  29. 胡菊彬(1995).新中國電影意識形態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30. 唐奇聲(1961)。本邦華語電影戲劇散記。新加坡戲劇研究社成立紀念特刊,新加坡:
  31. 高小健(2005).中國戲曲電影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32. 康海玲(2013)。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華語戲曲的宗教背景。戲劇藝術,2013(1),64-69。
  33. 張凌燕(2013)。關于戲曲《打金枝》的源流演變。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88-91。
  34. 張艷琴,李崗(2013)。花雅之爭視域下的《打金枝》與《滿床笏》。戲劇文學,2013(4),78-82。
  35. 莊一拂(1982).古典戲曲存目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許永順(2009).新加坡華族戲曲彙編.新加坡:許永順工作廳.
  37. 許永順(2007).新加坡福建戲1963-2005.新加坡:韮菜芭城隍廟聯誼會.
  38. 許振義(2018).布衣南渡中國民間文藝在新加坡的傳播與變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9. 許國惠(2016)。1950-1960年代香港左派對新中國戲曲電影的推廣。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版),2016(2),137-149。
  40. 許敦樂(2005).墾光拓影:南方影業半世紀的道路.香港:嘉賓印刷有限公司.
  41. 許敦樂(2005).墾光拓影:南方影業半世紀的道路.香港:簡亦樂.
  42. 陳少舟(2005)。中國戲曲電影的黃金時代。電影藝術,2005(6),62-68。
  43. 陳幼馨(2000).臺灣歌仔戲的異想世界—「胡撇仔」表演藝術進程.臺北:稻香出版社.
  44. 陳煒智(2005).我愛黃梅調—港臺黃梅調電影初探.臺北:牧村圖書有限公司.
  45. 無名氏(2010).慶豐年.北京:學苑出版社.
  46. 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所(編)(1995).歌仔戲資料匯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47. 楊天嘉(200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48. 廖金鳳(編審),卓伯棠(編審),傅葆石(編審),容世誠(編審)(2003).文化中國的想像—邵氏影視帝國.臺北:麥田出版社.
  49. 褚人獲(2002).隋唐演義.北京:中華書局.
  50. 趙景勃(編),冉常建(編)(2007).舞臺與銀幕之間—戲曲電影的回顧與講述.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51. 趙璘(1965).因話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52. 趙聰(1967).中國大陸的戲曲改革:1942-196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53. 趙黛明(2012)。晉劇《打金枝》的劇本流變。中國戲劇,2012(6),53-54。
  54. 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55. 劉輝(編),傅葆石(編)(2011).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56. 歐陽修(197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57. 蔡欣欣(2008).月明冰雪闌—有情阿嬤洪明雪的歌仔戲人生.新北:新北市政府.
  58. 蔡欣欣(2005).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臺北:里仁書局.
  59. 蔡欣欣(2011).璀璨明霞—歌仔戲影視三棲紅星小明明劇藝人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60. 鄭一明:〈新加坡拍攝華語片今昔談〉(上),《南洋商報》,1976年10月12日,頁23。
  61. 鄭一明:〈新加坡拍攝華語片今昔談〉(下),《南洋商報》,1976年10月15日,頁37。
  62. 鄭耀霆(2005)。從新加坡電影的發展談當地電影的困境。當代電影,2005(4),102-106。
  63. 鄧興器(1994).當代中國戲曲.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64. 魯虎(2014).新馬華人的中國觀之研究1949-1965.新加坡:新躍大學新躍中華學術中心.
  65. 燕俊(2002)。燕俊從舞臺到銀幕:「十七年」戲曲藝術片對三大矛盾的處理。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2(4),11-25。
  66. 藍凡(2011)。氍毹影像:戲曲片論。文化藝術,4(1),169-199。
被引用次数
  1. 林鶴宜(2022)。馬來西亞職業歌仔戲戲班在困境中的經營策略與劇種形塑:從「新麒麟」到「筱麒麟」。民俗曲藝,216,1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