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認同到實踐的困境:當代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中的社會秩序與公共事務運作

并列篇名

The Struggles from Identity to Practice: Contemporary Social Order and Public Affairs in the Age Organization among A'tolan Amis

DOI

10.29910/TJIS.201310_6(3).0004

作者

蔡政良(Futuru C. L. Tsai)

关键词

阿美族 ; 年齡組織 ; 社會秩序 ; 都蘭 ; 公共事務 ; Amis (Pangcah) ; Age Organization ; Social Order ; A'tolan (Dulan) ; Public Affairs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6卷3期(2013 / 10 / 01)

页次

77 - 1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以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制度以及當代的發展為例說明阿美族的社會秩序以及伴隨的公共事務運作的持續與變遷。年齡組織制度是阿美族社會與文化的核心之一,其社會文化邏輯在面對外在社會變遷的力量時,曾一度面臨幾近崩解的命運或者轉化到儀式、日常社交活動以及相關生命禮儀互動的層面上,卻在社會秩序以及與其相關的公共事務的層次上卻面臨新的困境。自1990年代中期都蘭部落的年齡組織復振運動開始後,在族群文化認同以及年齡組織作為保護部落機制的概念基礎上,年齡組織中的青年階層力圖與可能危害部落發展的各種土地開發案件進行對抗與協商。但是,由於力主開發的外部力量與年齡組織透過復振所累積的能量相比較下不成比例、大社會政治與法律的限制,以及內部溝通方式的差異,使得年齡組織遭遇了世代間斷層的困境,也面臨個人意見磨合的難題,顯現出國家力量將部落族人再次邊緣化的跡象。本文認為必須同時從年齡組織在阿美族社會中的社會文化邏輯、歷史脈絡、以及當代的發展困境中,使其有機會再協商一個再現阿美族社會秩序、公共事務管理以及保護部落原則的年齡組織,始能夠讓阿美族人有機會從認同走到實踐的道路上,除了維繫阿美族人對於族群文化認同的基礎,同時保有部落的發展不致被持續邊緣化的可能性。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to the social order and public affairs in the contemporary age organization among the A'tolan Amis. The age organization among Amis communities is one of the core systems in Amis culture and society, some of which have been undergoing turmoil and disorganization as changes from the outside world have been encountered. These surviving systems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annual rituals, daily social activities, and life ceremonies. However, as one of the core values in age organization, the social order and the subsequent operation of public affairs among Amis communities have encountered a new condition within struggles. In A'tolan, the age organization ritual has been revived since the mid-1990's; in particular, the revived younger generation has strongly resisted government sponsored tourism projects on their home land and has attempted to negotiate solutions based on their ethnic identity and the concept of protecting their home village. However, due to the inequality of the power and resource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age organization,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law, 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the State, the internal communications within the age organization itself became difficult, encountering generational gap conflicts and different personal ideas. These struggles are a sign that the A'tolan Amis is going to be re-marginalized.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the age organization has to be understood not only from the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but also as an historical process with contemporary struggles so that it has chance to negotiate both with external society and the internal community to develop an age organization representing the social order, the principle of public affairs, and the practice of protecting the home villages so as to find a solution from just mere identity to actual practice among the Amis communit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葉淑綾(2009)。重思阿美族的年齡組織。東臺灣研究,13,3-28。
    連結:
  2. 羅素玫(2010)。文化認同、生態衝突與族群關係:由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傳統領域論述談起。考古人類學刊,72,1-34。
    連結:
  3. (1968).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4. Blundell, David(ed.)(2000).Austronesian Taiwan: Linguistics, Ethnology, Prehistory.Taipei:SMC.
  5. Tsai、 Futuru C.L.(2010).National Tsinhua University.
  6. 古野清人、葉婉奇譯(2000)。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臺北:原民文化。
  7. 末成道男、羅素玫編、何姵儀編譯、黃淑芬編譯(2007)。臺灣阿美族之社會組織及其變化:從招贅婚到嫁娶婚。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8. 任先民(1958)。花蓮縣太巴塱阿美族的祖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9-106。
  9. 何志宏(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國立臺東大學。
  10. 李文良(1997)。林野整理事業與東臺灣土地所有權之成立形態(1910-1925)。東臺灣研究,2,169-196。
  11.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12. 李來旺、吳明義、黃東秋(1992)。牽源。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13. 李怡燕(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壽豐,國立東華大學。
  14. 阮昌瑞(1969)。大港口的阿美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5. 孟祥瀚(2002)。日據初期東臺灣的部落改造:以成廣澳阿美族為例。興大歷史學報,13,99-129。
  16. 林玉茹(2007)。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臺北:遠流出版。
  17. 林芳誠(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關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18. 張慧端(1995)。由儀式到節慶:阿美族豐年祭的變遷。考古人類學刊,50,54-64。
  19. 許木柱(1987)。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 郭倩婷(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21. 陳文德(1990)。膽曼阿美族年齡組制度的研究與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05-144。
  22. 陳佩儀(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壽豐,國立東華大學。
  23. 陳奇祿(1986)。臺灣土著的年齡階級與會所制度。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
  24. 陳俊男(2008)。阿美族研究文獻回顧。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4,135-160。
  25. 馮建彰(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26. 黃宣衛(2005)。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27. 黃宣衛(2000)。區域歷史、族群關係與文化變異﹕從文獻資料初探阿美族文化的地域性差別。族群、歷史、與空間﹕東臺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臺東:
  28. 黃宣衛(1989)。從歲時祭儀看宜灣阿美族傳統社會組織的互補性與階序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75-108。
  29. 黃宣衛(2005)。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臺北:南天。
  30. 黃宣衛(2002)。國家力量、區域型態與聚落性質:再談阿美族文化的地域性差別。「社群」研究的省思,臺北市:
  31. 黃宣衛、黃貴潮、廖守臣(1991)。東部海岸風景特區阿美族社會文化之調查研究。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案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32. 黃宣衛、羅素玫(2001)。臺東縣史‧阿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33. 黃貴潮(1994)。豐年祭之旅。臺東: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34. 劉明生(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壽豐,國立東華大學。
  35. 蔡中涵(2008)。臺東市阿美族豐年祭儀的變遷與傳承。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4,27-64。
  36. 蔡政良(2005)。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暑期田野實習報告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暑期田野實習報告,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37. 蔡政良(2009)。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我和我都蘭的兄弟們。臺北:玉山社。
  38. 衛惠林(1986)。臺灣土著社會的部落組織與權威制度。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
  39. 衛惠林(1953)。臺灣東部阿美族的年齡組織制度初步研究。考古人類學刊,1,2-9。
  40. 謝世忠、劉瑞超(2007)。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臺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41. 羅素玫(2008)。阿美族的年齡組織是一個男性組織嗎?阿美族的性別觀念與文化再創造的探討。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研討會,南港:
被引用次数
  1. 蔡政良(2015)。花東原住民面對觀光的土地文化衝突。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8,219-237。
  2. 蔡政良(2017)。陌生人總幹事?一位客家人成為原住民部落公共事務推動者過程中的認同政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8,65-104。
  3. 黃之棟(2017)。部落公法人的前景與隱憂—原住民族善治的體制嘗試。臺灣民主季刊,14(4),1-47。
  4. 靳菱菱,郭信宏(2022)。地方創生在部落:以都蘭部落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5(1),43-90。
  5. 賴兩陽(2015)。以社區為基礎推動原住民族部落觀光產業的過程與成效:部落推動者的觀點。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9(1),45-90。
  6. 林芳誠(2017)。法制化體系的保障或切割?以都蘭阿美人的歌舞實踐為例談無形文化遺產法制化體系與原住民族文化主體性的展現。民俗曲藝,196,15-83。
  7. 林芳誠(2018)。文化遺產的束縛或護衛?以阿米斯音樂節的文化實踐與創造能動性為例。民俗曲藝,200,137-200。
  8. 林芳誠(2020)。都蘭阿美人的文化再生產:以護衛舞的傘與矛為例。民俗曲藝,210,145-196。
  9. 羅素玫(2015)。環境與發展的文化政治台灣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傳統領域抗爭。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8,239-257。
  10. 羅素玫(2018)。參與式策展的人類學實踐:「Kamaro'an i '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特展的謀合與試煉。東臺灣研究,25,43-79。
  11. 羅素玫(2018)。是傳統還是創新?儀式、性別階序與規範實踐之間的阿美族都蘭婦女組militepuray。民俗曲藝,200,25-101。
  12. 顏愛靜,季美珍(2019)。原住民部落推展農村再生計畫的集體行動-以花蓮縣光復鄉阿美族南富社區為例。臺灣土地研究,22(2),135-169。
  13. 鄭川如(2023)。法治國原則與原住民身分認定-以阿美族排灣族部落成員身分認定為例-。輔仁法學,65,165-226。
  14. (2022)。人與植物的社會生命:阿美族菜園裡的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及飲食實踐。臺灣人類學刊,20(2),7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