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學生家庭社經背與學業成就之比較

并列篇名

Multi-Channel College Entrance System: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Backgrou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ntrance Channels

作者

田芳華(Fang-Hua Tien);傅祖壇(Tsu-Tan Fu)

关键词

大學多元入學 ; 高等教育 ; 學生社經背景 ; 學業成就 ; Multiple Channels of College Entrance System ; higher education ; family background ; academic achievement

期刊名称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54卷1期(2009 / 03 / 01)

页次

209 - 2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分析不同入學管道之大學生社經背景差異,並比較其學業成就。研究採問卷調查蒐集資料,調查母體為十二所大學之大一學生,並運用多項勝算對數模型和區間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發現為:一、在考慮性別、父母親籍貫、父親教育程度和職業及領域的情形下,母親教育程度較高者經由個人申請管道入學之機率較考試分發入學的機率大;二、當其他變項條件相同時,與攻讀人文社會領域者相比,攻讀自然理工領域者經個人申請或學校推薦管道入學的可能性較考試分發高;三、在控制性別、家庭社經地位、領域、公私立學校和學習主動性後,個人申請和推薦入學者的學業表現比考試分發者來得好。

英文摘要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1) Analyzing differences of family background among stud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colleges via different entrance channels; (2) Compar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enrolled via different entrance channel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he survey population is defined as the first year college students enrolling in twelve universities. Statistical method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multinomial logit regression and interval regression. The main findings are: (1)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effects of gender, father's ethnicity, mother's ethnicity, father's occupation, father's education, and the respondents' major, students of better educated mother tend to have higher chances of entering colleges via applying for admissions rather than taking entrance examination. (2) Holding other variables constant, the odds of applying for admissions to enter college compare to taking united entrance examination channel are higher among na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tha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tudents. (3) After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gender,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majors, public or private university controls, and learning habits, college freshmen who entering colleges via ”individual-apply” channel or ”high school recommend” channel perform better academically in the first year than those who were enrolled by taking united entrance examination channel.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陶宏麟(2004)。大學聯招考生在選系還選校?。師大學報,49(2),113-132。
    連結:
  2. 陶宏麟(2003)。七十三學年度大學聯招市鍍變革對文法商科系排行重組與性別「職業隔離」現象之影響。師大學報,48(2),191-214。
    連結:
  3. 駱明慶(2002)。誰是臺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13-147。
    連結:
  4. 駱明慶(2001)。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29(2),117-152。
    連結:
  5.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29(2),255-287。
    連結:
  6. 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整合計畫
  7. 聯合報(2002/05/20)
  8. 聯合報(1997/04/13)
  9. 聯合報(2003/09/11)
  10. 中央日報(1992/01/01)
  11. 臺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
  12. Baker, T. L.,Velez, W.(1996).Access to and opportunity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Sociology of Education,69,82-101.
  13. Ball, S. J.,Davies, J.,David, M.,Reay, D.(2004).Classification and judgement: Social class and the cognitive structures of choice of higher 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23,51-72.
  14. Bastedo, M. N.,Gumport, P. J.(2003).Access to what? Mission differentiation and academic stratification in U.S. public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46,341-359.
  15. Bnurdieu, P.,J. C Richardson (Ed.)(1986).Handbook of theory of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Greenword Press.
  16. Bourdieu, P.,R. Arum (Eds.),I. R. Beattie (Eds.)(2000).The structure of schooling: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McGraw-Hill.
  17. Gang, I. N.,Zimmertnann, K. F.(2000).Is child like parent?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ethnic origin.Journal of Human Resourses,35(3),550-569.
  18. Lavin,D. E.(2000).Policy change and access to 2-and 4-year colleges: The case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3(7),1139-1158.
  19. Long, J. S.,Freese, J.(2006).Regression models for categorical dependent variables using Stata.College Station, Texas:StataCorp LP.
  20. Psacharopoulos, G.,Tassoulas, S.(2004).Achievement at the higher education entry examinations in Graeece: A Procrustean approach.Higher Education,47(2),241-252.
  21. Shiner, M.,Modood, T.(2002).Help or hindranc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oute to ethnic equality.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23,209-232.
  22. Smyth, F. L.,McArdle, J. J.(2004).Ethnic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science graduation at selective colleg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admission policy and college choice.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45(4),353-381.
  23. Stevenson, D. L.,Baker, D.(1992).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7,1639-1657.
  24. Tsai, S.,Chiu, H.(1993).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aiwan: Comparisons of ethnic group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ROC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3(2),188-202.
  25. 中心簡介
  26.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01)。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第二版):你就是明日的大學之星。臺北市: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27.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992)。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28. 入學管道
  29. 王天佑(2000)。原住民女陸教育地位取得研究。社會文化學報,11,81-110。
  30. 自由電子新聞網
  3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32. 余秋芬(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
  33. 李振賢(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34. 天下雜誌
  35. 周華琪(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
  36. 林大森(2007)。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5-2413-H-431-200)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5-2413-H-431-200),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37. 姚霞玲、蕭次融、林秀紅、連正雄、邱美智(2002)。推薦甄選與申請入學相關評量研究。臺北市: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38. 洪泰雄(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39.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
  40. 站在大學入學考試變革的轉捩點上
  41. 秦夢群(2004)。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實施與改革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7(2),59-84。
  42. 張秀英(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市,逢甲大學統計與精算研究所。
  43. 張康齡(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
  44. 張鈿富(2005)。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對入學機會之影響。「挑戰與創新:變革世界中的高等教育-海峽岸高等教育研究」學術研討會,北京:
  45. 張鈿富(2006)。大學多元入學機會與壓力。臺北市:五南。
  46. 張鈿富、葉連祺、張奕華(2005)。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對入學機會之影響。教育政策論壇,8(2),1-24。
  47. 教育部(2004)。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市:教育部。
  48. 「大學多元入學之問題與檢討」專案報告
  49. 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
  5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90~93學無度大學各管道招生概況。臺北市:教育部。
  51. 曹亮吉(1995)。大學入學制度。教改通訊,6,5-7。
  52. 郭生玉、梁恆正、何英奇、陳金定、宋德忠、曾玉村(1991)。大學聯考對高中教育的影響。臺北市: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53. 陳怡靖(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54. 陳建志(1998)。族群及家庭背景對學業成績之影響模式-以臺東縣原、漢學童作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21,85-106。
  55. 陳建洲、劉正(2004)。論多元入學制度之教育均等性。教育研究集刊,50(4),115-146。
  56. 陸柄杉(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
  57. 彭森明(2005)。高等教育如何趨向公平化?。「桃戰與創新,變革世界中的高等教育-海峽兩岸高等教育研究」學術研討會,北京:
  58. 曾天韻(2004)。臺灣地區出身背景對大學及研究所入學機會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7,255-281。
  59. 教改的平等性
  60. 黃政傑、曾憲政、蘇清守、何英奇、王慧娟(1991)。大學入學加計高中在學成績方案計畫報告。
  61. 黃炳煌(1996)。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措施。臺北市:心理。
  62. 黃炳煌、劉源俊、林邦傑、曾憲政、黃政傑、蘇清守(1991)。我國大學入學制度之研究。臺北市: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63. 黃毅志(1995)。臺灣地區教育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中國社會學刊,18,243-273。
  64.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
  65.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
  66. 楊瑩(1994)。臺灣地區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3),1-22。
  67. 楊瑩、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1998)。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臺北市:揚智。
  68. 國語日報(2005/03/30)
  69. 楊麗秀(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縣,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70. 葉和滿(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71. 廖秀君(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縣,淡江大學會計研究所。
  72. 廢除聯招的社會性意義
  73. 國立清華大學舉辦之「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
  74. 國立清華大學舉辦之「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
  75. 臺灣大學入學制度的改革
  76. 蔡淑鈴、楊國樞、瞿海源主編(1988)。變遷中的臺灣社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研究所。
  77. 蔡淑鈴、瞿海源(1992)。教育階層化的變遷。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彙刊,2(1),98-118。
  78. 鄭秋霞(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79. 臺灣高教研究電子報
  80. 蕭次融(1991)。推薦入學方式之研究。臺北市: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81. 聯合新聞網
  82. 譚光鼎(1997)。族群關係與教育。花師學報,7,265-288。
被引用次数
  1. 蔡美慧,李歡芳(2019)。台灣南部醫療人員台語使用與能力之社會語言學調查。臺灣語文研究,14(2),255-303。
  2. 黃嘉莉(2011)。美國八年研究經驗對我國大學入學制度革新之啟示。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2),1-26。
  3. 黃金俊、王秀槐(2010)。擇其所愛、愛其所擇:從自我決定理論看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中學生的科系選擇與學習成果。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2),1-27。
  4. 黃瓊玉、范熾文(2014)。花蓮地區高中學生對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看法之研究。學校行政,94,26-49。
  5. 黃婉玲,陳志瑋,胡龍騰,李仲彬(2019)。潛在文官人才養成的第一哩路:大學多元入學方式的效度分析。文官制度季刊,11(2),27-63。
  6. 黃偉婷、黃政仁(2017)。家庭資源、學習態度、多元入學管道與學習成效關聯性之研究:以臺灣某大學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4),117-143。
  7. 黃毅志、陳順利(2015)。解除 Coleman 等人報告書的魔咒:學校中的班級因素對學業成績之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2),111-138。
  8. 駱明慶,林明仁,李維倫,古慧雯(2020)。入學管道與學習表現。經濟論文叢刊,48(1),31-76。
  9. 簡錦漢,連賢明,李浩仲,李文傑,王平(2020)。哪類孩子最受教?從政大校務資料看學生表現。經濟論文叢刊,48(2),139-185。
  10. 連賢明、李浩仲、李文傑(2016)。多「錢」入學?從政大學生組成看多元入學。經濟論文,44(2),207-250。
  11. 林大森(2010)。學生選擇多元入學管道因素之探討:以四技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3),89-122。
  12. 林慧敏(2012)。造成原漢族群高中入學考試基測成績不同之影響機制:以臺東縣國三生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2),151-182。
  13. 林子斌,江宜芷(2020)。當「大學選才」遇見「高中育才」:大學多元入學考招改革的批判論述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6(1),1-34。
  14. 劉家樺(2018)。2001年高中職和五專多元入學方案與入學後學校滿意度、學業壓力及在校表現之關係。經濟論文叢刊,46(4),569-618。
  15. 權淑蕊、黃久泰、梁鴻鑑(2012)。高中生對老化課程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之探討─以新竹某私立高中為例。明新學報,38(1),189-204。
  16. 陶宏麟,吳澤玫(2019)。從效率與公平評估臺灣的大學入學制度改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1(3),385-426。
  17. 陶宏麟、郭祐誠(2013)。高中職多元入學管道選擇與家庭背景及學習表現之關係—兼論多元入學的公平與效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5(3),421-456。
  18. 謝小芩,曾正宜(2019)。多元入學方案的系統性矛盾與統合:以辯證認識觀解析T大經驗。教育研究集刊,65(2),77-116。
  19. 楊怡雯,陶宏麟,陳碧綉,吳幸蓁(2020)。大學入學管道與學業表現-以北部某私立大學為例。經濟論文叢刊,48(2),221-268。
  20. 銀慶貞、陶宏麟、洪嘉瑜(2015)。由大學多元入學者的個人背景與滿意度評估多元入學的成效。應用經濟論叢,98,1-53。
  21. 游茵茹,傅遠智,林冠宇(2021)。大學入學制度參採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我國與美國加州大學系統的跨國比較。中等教育,72(2),16-33。
  22. 鄭輝培,曾中信,陶宏麟,邱詩詠(2023)。大學多元入學是否對身材肥胖學生不利?以北部某私立大學為例。經濟論文,51(3),239-276。
  23. 鄭夙珍,王金龍(2021)。升學路徑對大學生自我調節學習特質與學業表現之影響-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分發多元入學管道之比較。教育心理學報,52(4),757-779。
  24. (2010)。高中生參與大學入學方案一年兩試成績差異之分析。教育資料集刊,46,27-54。
  25. (2012)。多元升學制度下的菁英生產:貴族習尚之學校實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2(2),85-122。
  26. (2012)。繁星計畫學生學習經驗與成效研究:以一所頂尖大學大一學生為例。教育政策論壇,15(3),1-39。
  27. (2013)。頂尖大學入學標準的演變:美國與台灣的個案比較。教育政策論壇,16(4),35-66。
  28. (2014)。管道多元與學生多元制度在入學後學業成就差異之比較。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6(2),37-56。
  29. (2018)。大學多元入學是否有利「家境好」的學生?。臺灣社會學刊,64,171-195。
  30. (2018)。入學管道、個人背景特質、課程設計對性別教育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以某醫學大學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9(2),35-68。
  31. (2018)。十二年國教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困擾之比較分析。教育政策論壇,21(1),1-29。
  32. (2020)。從自我決定理論探究影響高職學生多元入學態度因素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27,29-60。
  33. (2022)。不考試,公平嗎?以全國考招資料檢視多元入學公平性。臺灣社會學刊,71,57-90。
  34. (2024)。學生家庭經濟背景與大學入學管道之關係:以東海大學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6(1),45-100。
  35. (2024)。引進實作課程對不同理財背景學生在線上與實體授課方式學習成效之比較。弘光學報,94,6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