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漢奸」:國族認同的形塑與演變

并列篇名

"Han Traitors:" National Identity Molded and Changed

DOI

10.29425/JHIEA.201306_(4).0007

作者

劉毓晴(Yu-Chihg Liu)

关键词

漢奸 ; 國族認同 ; 人力資源 ; 修辭策略 ; 自我東方化 ; Han traitors ; National Identity ; human resources ; discourse strategies ; self-orientalization

期刊名称

東亞觀念史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13 / 06 / 01)

页次

345 - 38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以往的「漢奸」研究中,往往偏重於「漢」想像共同體的建立,但本文欲藉由「奸」符號的軍事、政治等人力資源運用的策略與修辭手腕,討論「漢奸」符號如何與國族認同發生關連。因此,本文以下列三方面討論這個議題:首先,「漢奸」是在哪些歷史情境下出現?在政治以及軍事的歷史脈絡裡如何發展,或者有無相關的詞彙可以對照、對話。其次,是中國面對戰爭時,漢奸的內容、應用,為何以及如何產生內向式的思考,將罪責都指向漢奸?第三,不同權力集團或意識形態,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脈絡中產生判斷「漢奸」的標準?其意義為何?這些現象又和國族認同有什麼關係?在戰爭時刻,以敵我關係的軍事或政治手法來作為道德和不道德的區分,是以修辭手段而非以行動劃分,人力資源運用得當就擁有話語權,而這樣的人力也成為攻擊敵方陣營的武器,並促成民族向心力。所以,「漢奸」不只是關於「漢」民族的想像與認同,也是政治和軍事策略的運用,將人作為資源、武器策略的演變。隨著華夷與文明觀的滑動,不同的認同會導致不同的漢奸認定的依歸。是以,在不同的學科分科下,要討論「漢奸」的國族認同問題,在人力運用與族群的劃歸判定的策略上,將也是個待於解決的面向。如何在戰爭下看見策略、人力的運用,將其還原看到原本歷史中的運用方式,將是解讀「漢奸」議題中,由「漢」奸至漢「奸」另一種思考面向。

英文摘要

In the past, a "Han traitor" studies focused frequently on how to create a Han imagined community, but this paper tried to focus on how a traitor was used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military, politics and in the discourse strategies, to discuss a "Han traitor" as a symbol regarding with national identit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of this topic: Firstly, a "Han traitor" occurred in what historical condition? How did it develop politically and militarily in a historical context? Were there any related terms could be corresponded with it? Secondly, when China was in war, there were any different meaning by applications or contents in terms of "Han traitor?" Why and how traitors occurred guilt emotions or directed to be? Thirdly, the different power groups or ideologies stand on what standards to judge "Han traitor"? What does the phenomenon means and relations with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wartime, based on two countries military and political relationship to distinguish between morality and immorality, people choose discourse strategies rather than an action. The country can u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which means who owns better discourse, and this can also attack enemy and encourage national unity. Thus, "Han traitor" is not only mention about what the national image and identity but also the applications of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trategies. When Chinese view rapidly effect by foreign and diverse civilization views, different identities make different "Han traitor" judge standards. In conclusion, how to understand a "Han traitor" issue in multilateral views of strategie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military, politics and etc..., it seems to be very significant. History can be restored, "Han traitor" become an adjudgment terms and always be the critical parts these should not be ignor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沈松僑(2002)。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41-119。
    連結:
  2. 沈松僑(2000)。振大漢之聲─民族英雄譜系與晚清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77-158。
    連結:
  3. 張仲民(2010)。清季啟蒙人士改造民眾閱讀習慣的論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8,51-96。
    連結:
  4. 張其賢(2009)。「中國」與「天下」概念探源。東吳政治學報,27(3),169-257。
    連結:
  5. 張朋園(1980)。勞著《清代教育與大眾識字能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455-462。
    連結:
  6. 楊瑞松(2005)。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3,1-44。
    連結:
  7. 羅久蓉(1995)。歷史情境與抗戰時期「漢奸的形成」─以一九四一鄭州維持會為主要案例的探討。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下冊),817-841。
    連結:
  8. 羅久蓉(1994)。抗戰勝利後中共懲審漢奸初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269-293。
    連結:
  9. 「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開發,劉青峰主編,檢索日期:2011 年12 月20 日。
  10. 李輝英:《萬寶山》,上海:湖風書局,1933 年。
  11. 「漢藉電子文獻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全文資料庫計畫建置,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檢索日期:2011 年12 月20 日。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12.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2009)。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7 年卷),北京:
  13. 方維規(2002)。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 與中國。二十一世紀,70,33-43。
  14. 王柯(2004)。「漢奸」:想像中的單一民族國家話語。二十一世紀,83,63-73。
  15. 王德威(2003)。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16. 甘懷真編(2004)。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
  17. 甘懷真編(2007)。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8. 竹內好、孫歌譯(2005)。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聯書店。
  19. 老舍、舒濟編、舒乙編(2004)。老舍小說全集。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20. 吳密(2010)。清代官書檔案所見漢奸一詞指稱及其變化。歷史檔案,2010(1),56-67。
  21. 汪榮祖(2004)。追尋失落的圓明園。臺北:麥田出版社。
  22. 林同奇(2006)。「民族」、「民族國家」、「民族主義」的雙重意涵─從葛兆光的〈重建中國的歷史論述〉談起。二十一世紀,94,116-124。
  23. 林佾靜(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
  24.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
  25. 茅海建、鄭匡民(2004)。日本政府對於戊戌變法的觀察與反應。歷史研究,2004(3),54-109。
  26. 孫江、黃東蘭(2004)。嶽飛敘述、公共記憶與國族認同。二十一世紀,86,88-100。
  27. 張銓津(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28. 張興成(2002)。跨文化實踐中的東方主義話語。二十一世紀,71,64-72。
  29. 張雙志(2008)。清朝皇帝的華夷觀。歷史研究,2008(3),32-42。
  30. 葉高樹(2000)。清代文獻對吳三桂的記述與評價。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8,85-108。
  31. 鄒逸麟(2009)。論清一代對疆土版圖觀念的嬗變。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別冊4,183-196。
  32. 劉文明(2011)。19 世紀歐洲「文明」話語與晚清「文明」觀的嬗變。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16-25。
  33. 劉禾(2008)。跨語際實踐: 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
  34. 歐立德、華立譯(2002)。清代滿州人的統治。清史研究,2002(4),86-93。
  35. 戴春涵(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劉威志(2017)。梁汪和平運動下的賦詩言志 (1938-1948)。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2017。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