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博物傳統與知識轉譯:以《博物學雜誌》(1914-1928)為例
|
并列篇名
|
Natural History Tradition and Knowledge Translation: The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1914-1928)
|
DOI
|
10.6672/shiyuan.202309_(35).0001
|
作者
|
謝巧薇(Hsieh, Chiao-Wei)
|
关键词
|
博物學 ; 《博物學雜誌》 ; 知識轉譯 ; 命名 ; 文學體裁 ; natural history ;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 knowledge translation ; naming ; literay form
|
期刊名称
|
史原
|
卷期/出版年月
|
復刊14期=35期(2023 / 09 / 01)
|
页次
|
1
-
79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英文
|
中文摘要
|
博物學在晚清民初大量傳入中國是近代中國學術史上的重要論題。本文梳理《博物學雜誌》的創刊背景與社群組成,釐清其知識養成與學術焦點,探討博物傳統中的知識資源與文學典範如何為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吸收,並用以轉譯外來知識、提供認知框架與表述方式。當時的知識分子以「文本考據」作為主要方法,回應博物學的「命名」問題,並完成植物學術語的漢名審定,又以詠物詩與仙鄉小說體裁呈現博物學知識,作為溝通科學與文學領域的橋樑。古典博物傳統為轉譯提供資源,既與逆輸入知識/語言的中介者日本彼此角力,亦讓典籍知識與民間認知直接和世界博物學知識體系接軌,並以古典詩與小說作為知識普及的另類形式呈現。然而,在這過程中,並未有任一知識傳統被絕對地排除或形塑為單一主流,而是交雜於知識體系、技術、語言和表述形式之中。其中,博物傳統蘊含的知識資源與不足,提供我們思索「傳統」逐漸消褪的線索。
|
英文摘要
|
The introduction of natural history to China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formation of the founding members of the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to contextualize their knowledge base and academic focus. Moreover,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raditional knowledge about natural history (博物) and literary paradigm were absorbed and applied as the model for translating foreign knowledge.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se intellectuals borrowed and transformed classical academic traditions to emphasize their academic authority. Through this approach, they responded to the issue of "naming" in natural history with "textual research" as the main metho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were also accustomed to presenting natural knowledge by using classical Chinese forms of literature such as Yongwu poetry (詠物詩) and fairy-tale setting (仙鄉小說), reflec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literature. To sum up, the natural history tradition offer resources for these intellectuals to translate natural history, to compete with Japanese scholars, who input the knowledge of natural history and Wasei-kango (和製漢語), and to connect classical knowledge, folk tradition and the system of the world natural history knowledge system. Nevertheless, during the negotiating process of transnational and multilanguage competition between intellectual traditions of the West, Japan and China, none of them is absolutely excluded or became a single mainstream, but are intermingled within knowledge systems, technologies, languages and forms of expression. Among this attempt,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knowledge tradition and the form of literature and classical Chinese is also the clue for us to observe the reason why the tradition faded away.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付建舟(2018)。小說界革命的晚清成就與民初效應。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8(1),123-151。
連結:
-
李軍(2015)。中國早期博物館知識的傳播──以 19 世紀基督教新教傳教士中文報刊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9(2),5-21。
連結:
-
林淑娟(2009)。新「自然」考。臺大中文學報,31,269-310。
連結:
-
邱琳婷(2019)。從「名物」到「博物」:以蔡守〈博物圖畫〉關於《爾雅》〈釋獸〉、〈釋鳥〉、〈釋魚〉的討論為例。東吳歷史學報,39,31-76。
連結:
-
胡曉真(2006)。知識消費、教化娛樂與微物崇拜──論《小說月報》與王蘊章的雜誌編輯事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1,55-89。
連結:
-
康韻梅(2019)。《酉陽雜俎》的文類與敘事研究──以魯迅的觀點為考察中心。成大中文學報,66,117-148。
連結:
-
張寧(2019).異國事物的轉譯:近代上海的跑馬、跑狗和回力球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連結:
-
連玲玲(2019)。關於婦女的「事實」:民國時期社會調查的性別分析。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4,69-128。
連結:
-
黃克武(2008)。新名詞之戰:清末嚴復譯語與和製漢語的競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62,1-42。
連結:
-
賴毓芝(2013)。清宮對歐洲自然史圖像的再製:以乾隆朝《獸譜》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0,1-75。
連結:
-
戴麗娟(2009)。在「邊緣」建立「中心」──法國耶穌會士桑志華與天津北疆博物院。輔仁歷史學報,24,229-256。
連結:
-
《教育界》,上海,1919。
-
(2006).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
《博物學雜誌》第 1 卷第 1 期至第 2 卷第 4 期,上海,1914-1928。
-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晚清民國教材全文庫」,http://jiaocai.bnu.edu.cn/(2022 年 7 月 23 日檢索)。http://jiaocai.bnu.edu.cn/
-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圖書館數位文庫」,https://dat.naer.edu.tw/cgi-bin/eb/browse.cgi?ccd。https://dat.naer.edu.tw/cgi-bin/eb/browse.cgi?ccd=DKOdxK&o=e0&s=mb
-
《民國日報》,上海,1917。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臺灣物種名錄」,https://taibnet.sinica.edu.tw/chi/taibnet_news_show.php?auto_id=394(2023年 4 月 12 日檢索)。
-
《理學雜誌》,上海,1907。
-
Bowdler, Sharpe Richard. A Hand-book to the Birds of Great Britain. London: E. Lloyd, Limited, 1896-1897.
-
Farber, Paul Lawrence(2000).Finding Order in Nature: The Naturalist Tradition from Linnaeus to E. O. Wilson.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Jackson, Benjamin Daydon. A Glossary of Botanic Terms with Their Derivation and Accent. London: Duckworth, 1900.
-
Richard, Lydekker. The Royal Natural History. London and New York: Frederick Warne & Co, 1896.
-
Thomas, Keith(1996).Man and the Natural World: Changing Attitudes in England 1500-1800.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三好學,《普通植物学教科書》。東京:敬業社,1891。
-
三好學,《中學植物教科書》。東京:金港堂書籍株式會社,1903。
-
小川環樹,張桐生(譯)(1977)。中國魏晉以後(三世紀以降)的仙鄉故事。中國古典小說論集,臺北:
-
孔鮒,《孔叢子》卷上,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
王明懷編譯,《中學植物新教科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13。
-
王楠(2015)。帝國之術與地方知識──近代博物學研究在中國。江蘇社會科學,2015(6),236-244。
-
王德威(2003).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
-
王韜(1985).漫遊隨錄.長沙:岳麓書社.
-
王繼權(編),夏生元(編)(1998).中國近代小說大系:中國近代小說目錄.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付雷(2014)。晚清中小學生物教科書及其出版機構舉隅。科普研究,2014(6),61-72。
-
卡拉.納皮, Carla,劉黎瓊(譯)(2022).本草:李時珍與近代早期中國博物學的轉向.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安德列雅・沃爾芙, Andrea,陳義仁(譯)(2016).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亞歷山大・馮・洪堡德用旅行與科學丈量世界,重新定義自然.臺北:果力文化.
-
有岡利幸(2005).日本植物文化誌.東京:八坂書房.
-
朱弘復(編),宋振能(編)(1996).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理學編‧生物學卷一.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
朱宗元,梁存柱(2005)。鍾觀光先生的植物採集工作──我國第一個植物標本室的建立。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6),825-832。
-
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吳江市柳亞子紀念館(編)(1999).柳亞子.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
-
吳國盛(2008)。自然的發現。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57-65。
-
吳普等述,孫星衍、孫馮翼輯,《神農本草經》,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據問經堂叢書本排印。
-
呂正惠(1988)。物色論與緣情說──中國抒情美學在六朝的開展。文心雕龍綜論,臺北:
-
李圭(1985).環遊地球新錄.長沙:岳麓書社.
-
李亮恭(1970).中國生物學發展史.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
李楠,姚遠(2011)。《博物學雜誌》辦刊思想探源。編輯學報,2011(5),398-400。
-
李醒民(2017)。《理科雜誌》舉要和發凡。科學與社會,2017(1),108-124。
-
杜亞泉編譯,《實驗植物學教科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13。
-
沙培德, Peter,張哲嘉(2013)。現代中國知識:全球化與在地化。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
-
周作人,《自己的園地》。上海:北新書局,1934。
-
周作人,《夜讀抄》。上海:北新書局,1934。
-
周建人,《動物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
東京理科學會,《博物学辞典》。東京:水野書局,1912。
-
阿英(1996).晚清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范發迪, Fa-ti,袁劍(譯)(2018).知識帝國:清代在華的英國博物學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桑兵,關曉紅(2020).近代國字號事物的命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康韻梅(1994)。唐人小說中「智慧老人」之探析。中外文學,23(4),136-171。
-
張之洞(1970).奏定學堂章程.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
張哲嘉(2013)。逾淮為枳:語言條件制約下的漢譯解剖學名詞創造。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
-
張漢良(1975)。「楊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結構。中外文學,3(11),166-179。
-
張灝(2004).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
-
連玲玲(演講),范廷威。「製作新文類:晚清期刊的社會調查」演講紀要。明清研究通訊,90
-
陳力衛(2019).東往東來:近代中日之間的語詞概念.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陳以愛(2021).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
陳平原(編),夏曉虹(編)(1997).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陳玉堂(編)(1993).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彭世芳、陳映璜、王烈,《博物詞典》。上海:中華書局,1934。
-
費德里柯.馬孔, Federico,林潔盈(譯)(2022).博物日本:本草學與江戶日本的自然觀.新北:衛城出版.
-
楊伯峻(編)(2009).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
楊朝明(注說)(2008).孔子家語.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
路仕忠(2019)。博物學家彭世芳。蘇州雜誌,2019(5),62-66。
-
達爾文, Charles,周建人(譯),葉篤莊(譯),方宗熙(譯)(1954).物種原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劉華杰(2019).西方博物學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劉龍心(2021).知識生產與傳播──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臺北:三民書局.
-
蔡英俊(1990).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
-
鄭宗義(2013)。中國近現代思想中的「哲學」。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
-
鄭毓瑜(2012).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
鄧小泉(2021)。近代小學科學教育專家吳家煦的成長及其啟示。教師教育研究,2021(2),88-94。
-
黎庶昌(1985).西洋雜誌.長沙:岳麓書社.
-
盧之頤(1974).本草乘雅半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戴麗娟(2018)。展示自然──上海亞洲文會博物院及其科普活動(1874-1952)。舊學新知──中歐知識與技術之演變,北京:
-
薛攀皋(1992)。中國最早的三種與生物學有關的雜誌。中國科技史料,1992(1),90-95。
-
顏健富(2018).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蘇雲峰(1998).三(兩)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的前身.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