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後臺灣古物與古蹟保存的早期實踐及其干擾(1948-1972)

并列篇名

Practices of and Interference in Antiquiti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Taiwan from 1948 to 1972

DOI

10.6686/MuseQ.201601_30(1).0002

作者

黃翔瑜(Hsiang-Yu Huang)

关键词

古物 ; 古蹟 ; 觀光政策 ; 博物館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 文化資產 ; antique ; cultural heritage site ; tourism policy ; museum ; Chinese Cultural Renaissance ; cultural assets

期刊名称

博物館學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30卷1期(2016 / 01 / 01)

页次

9 - 43+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戰後臺灣文化資產的保存策略,一直在古物及古蹟兩條保存軸線分別演化。1956 年以降,政府為了積極發展觀光,謀求外匯收益,制定了一系列性的觀光政策。又1966 年以降,揭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大旗。這一連串重大政策的內容均涵攝古物及古蹟兩大保存標的,並將其包裝成觀光商品,透過這些商品的古趣風味,進而創造出國家外匯上的收益。在古物的保護層面上,這反映在戰後公立博物館制度的整備過程。觀察1960 年代以降,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及臺灣省立博物館的古物保存作為中,不難發現其保存制度各有分殊,分別扮演著國家古物保存之專業分工,讓戰後不同來源性質的古物有其安身立命之所。但古蹟的保存層面上,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面對這旋地而起的觀光政策,首揭戰後的古蹟整容風潮,致全臺重要古蹟無不披靡,其中有不少被賦予新意、整容拉皮,或被偷梁換柱、甚釀致坍塌,這些所謂的修復作為均引發考古、建築及美術等專家學者的撻伐批判。由此可見,1956 年推動的觀光政策,繼之1966 年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造就了古物及古蹟殊途的保存策略,而形成如天壤一般的命運。

英文摘要

The post-World War II strategy for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assets in Taiwan evolved in two major directions: antiquities preserv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1956, the Taiwan government began actively working to promote tourism to secure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drafting a series of tourism promotion policies. Then, in 1966, the government initiated the Chinese Cultural Renaissance movement. The policies that followed implicated two major targets of cultural asset preservation: antiquities preserv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tiquiti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were merchandised to generate profit from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In terms of antiquities protection, the system of public museums after World War II is reviewed. Since 1950,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and National Taiwan Museum have each implemented a particular system of antiquities preservation and have played different roles based on different areas of expertise to protect national treasures. Therefore, antiquities of different origins have been protected.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resulted in the opposite outcome. Strong promotion of tourism initiated a face-lifting trend among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ll around Taiwan were affected, with many rebuilt, renovated, face-lifted, replaced with a replica or collapsed. These so-called restoration programs created heated debates among experts and professionals in the fields of archeology, architecture and fine art. In conclusion, the promotion of tourism in 1956 followed by the Chinese Cultural Renaissance movement in 1966 created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conserving antiquiti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which led to completely different destin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林一宏(201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歷程概要。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64(1),93-94。
    連結:
  2. 黃翔瑜(2014)。「甲骨文失落的環節」產權淵源及其系爭之歷史考察。博物館學季刊,28(4),10-11。
    連結:
  3. 臺灣總督府編,年代不詳。加除自在臺灣法令輯覽,二冊,頁:93-95。臺北:臺灣總督府。
  4.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方課編,1930。本島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概況: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要項,頁:1-2、43。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方課。
  5.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編,1931。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概況調查資料,頁:1-231。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方課。
  6. 臺灣總督府編,年代不詳。加除自在臺灣法令輯覽,一冊,頁:134。臺北:臺灣總督府。
  7. MacGregor, N.(2012)。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UK:Penguin Group UK。
  8.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祕書處編(1968)。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有關法規彙編。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9. 王泰升(2012)。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出版社。
  10. 王泰升(2015)。臺灣法律現代化的歷程:從內地延長到自主繼受。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11. 王嵩山編(2005)。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2. 王福明譯、Duara, P.(2010)。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 年的華北農村。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13. 吉開將人(2004)。近代中國における文物事業の展開:制度的變遷を中心に。歷史學研究,789,58。
  14. 宋兆霖編(2013)。故宮院史留真。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5. 李子寧編(2009)。百年物語:臺灣博物館世紀典藏專輯。臺北:臺灣博物館。
  16. 李子寧編(1999)。臺灣省立博物館創立九十年專刊(1908-1998)。臺北:臺灣博物館。
  17. 李明珠訪編(2005)。文化建構: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8. 李乾朗(2014)。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記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19. 那志良(1993)。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臺北:作者出版。
  20. 那志良(1966)。故宮四十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那志良(1957)。故宮博物院三十年之經過。臺北:中華書局。
  22. 杭立武(1980)。中華文物播遷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林良哲(2009)。黃金六十兩買屋辦公。大墩文化,55,53。
  24. 林泊佑(2002)。國立歷史博物館沿革與發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5. 林秋芳編(2008)。世紀臺博.近代臺灣。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26. 林桶法(2009)。1949 大撤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7. 林會承(201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8. 林會承(2006)。臺灣新舊「文化資產法保存法」的比較。2006文化資產行政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9. 林衡道口述、鄭木金記錄(1987)。臺灣史蹟源流。臺北:青年日報社。
  30. 家永真幸(2007)。故宮博物院をめぐる戦後の両案対立(1949-1966 年)。日本臺湾學會報,9,97-98。
  31. 徐明松編(2013)。永恆的建築詩人:王大閎。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公司。
  32. 晁華山(2004)。世界遺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2000)。故宮跨世紀大事錄要:肇始、播遷、復院。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4.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2005)。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五十週年紀念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35.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1995)。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週年紀念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36.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2)。國立歷史博物館沿革與發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37. 張炎憲編(1991)。歷史文化與臺灣。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38. 張炎憲編(1988)。歷史文化與臺灣。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39. 張惠君譯、野島剛原(2012)。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40. 許淑君(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
  41. 許雪姬編(2011)。楊雲萍全集6 冊歷史之部四。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42. 傅朝卿(2012)。國際文化遺產保存與經營管理。研考雙月刊,36(1),40-51。
  43. 黃永川編(1995)。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週年紀念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44. 黃繼東(2013)。大陸國寶遷臺秘事。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45. 葉惠芬校訂編輯、蘇聖雄校訂編輯、林秋敏校訂編輯(2015)。陳誠先生日記(三)。臺北:國史館。
  46. 漢寶德編、呂芳上編(2011)。中華民國發展史:教育文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47.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1990)。臺灣光復四十五年專輯─文化建設篇─教育發展與文化建設。南投: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48. 蔣復璁口述、黃克武編(2000)。蔣復璁口述回憶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9. 蔡玫芬編(2006)。八徵耄念:國立故宮博物院八十年的點滴懷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50. 鄭巧君(2009)。戰後臺灣觀光事業:兼論觀光外匯之影響(1956~1987)。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51. 譚旦冏(1960)。中央博物院廿五年之經過。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被引用次数
  1. 甘眞綝(2018)。公有古蹟委外經營之法制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位論文。2018。1-201。